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拿破仑(天才的指挥官)
内容
编辑推荐

拿破仑是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肖城破落贵族家庭。他在战略战术上的巧妙运用,已达军事指挥艺术的极境。大革命后的法兰西,在拿破仑的塑造下,成为当时欧陆的霸主。

本书介绍了拿破仑的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在近代军事史上,拿破仑无疑是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他在战略战术上的巧妙运用,已达军事指挥艺术的极境。大革命后的法兰西,在拿破仑的塑造下,成为当时欧陆的霸主。本书详述了拿破仑的崛起与历次战役及用兵艺术,让读者一窥拿破仑最神秘的天才所在。

目录

第一章 早年(1769-1792)

第二章 军事遗产

第三章 火的洗礼(1793一1795)

第四章 闪击(1796)

第五章 伦巴第的征服(1796)

第六章 利沃里与威尼斯的征服(1797)

第七章 远征埃及(1798-l799)

第八章 执政与马伦哥(1800)

第九章 从执政到称帝(1800-1805)

第十章 乌尔姆与奥斯特里茨(1805)

第十一章 耶拿战役(1806)

第十二章 波兰与东普鲁士(1806-l807)

第十三章 帝国全盛时期(1807-1808)

第十四章 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1809)

第十五章 两面作战(1810-1812)

第十六章 覆亡的开端(1813)

第十七章 穷途末路(1814)

第十八章 从厄尔巴岛到滑铁卢(1814-l815)

附录一 拿破仑的元帅名单

附录二 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若说伟大军事指挥官是深受其早年教养和环境的影响,这也并非一种公理。英国威灵顿公爵(原名Arthur’关系。他所受的教育都极为平凡,而成绩也不优秀,到17岁才用钱买到一个步兵少尉的官阶(译注:类似我国明清时代的捐官)。照他的出身看来似乎不太可能成为一代名将。

但是法兰西未来皇帝的情形则完全不同。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Napoleone Buonaparte,拿破仑为名,庞纳帕特为姓,以上是其意大利语的原始拼法)出生于科西嘉岛(Corsica)的阿雅克肖(Ajaceio)。该岛15个月前还是热那亚共和国(Genoese Republic)的属地,根据条约刚刚割让给法国并由法军占领。科西嘉人是一个独立而顽强的民族,他们不喜欢热那亚人,更不喜欢他们的新主人。在保利(Pasquale Paoli,1725-1808)的领导下,他们继续反抗法国人的占领,其程度比起过去对热那亚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拿破仑的父亲夏尔(CarloBuonaparte)和他的母亲莱蒂齐亚(Letizia Ramolino)都加入了保利所领导的抵抗运动。当拿破仑出生时,他们全家实际上正处于颠沛流离之中。拿破仑是次子,长子约瑟夫(Giuseppe)要比他大1岁。

莱蒂齐亚是一位性格坚强的美丽女人。虽然她是一位慈母,但对于子女的教育却很严格,假使她认为必要,便会毫不犹豫地实施体罚。她的严格训练与其丈夫的放任态度恰好成二对比,毫无疑问,青年的拿破仑在性格上深受其影响。在未来的岁月中,他对于“母后”始终深表敬爱,在其事业将近结束的艰苦阶段中,她也始终成为其精神上的坚强支持者。

同时也可以说许多科西嘉人的特有性格也深入了这位未来皇帝的骨髓。那是一种强硬独立的岛国人民性格。科西嘉人的家族观念极强,拿破仑一生也深受这种传统思想的拖累。尽管他的兄弟姊妹都无能而奸险,但他却始终感到有责任和他们共享富贵。他的兄弟(和妹夫)性格都不稳定,对于他是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

科西嘉人本性爱好互相猜忌和政治权谋,在拿破仑的行为中也确实显示出此种趋势。拿破仑不仅在对敌人或同盟者的谈判中爱耍手段,对于他的部下也从不肯坦诚相待,他有惯于挑拨离间的毛病。最后,他的度量狭窄,这也是一种岛民的固有天性。

1769年,法国人终于击垮了科西嘉人的抵抗,叛军领袖保利逃往英国;但夏尔却与征服者讲和,并成为法国总督马比夫(Cornte de Marbeuf,172l—1787)的上宾。由于追溯其祖先的家世,夏尔在l770年被法国当局认为有贵族的血统,并给予其特权。从而,9岁的拿破仑和他的长兄约瑟夫,都被保送前往勃艮第奥顿(Autun)的一所教会学校求学。拿破仑只在奥顿停留了3个月,但他努力学习并勉强学会够用的法语,尽管依然带着一种显著的科西嘉口音。其双亲希望约瑟夫接受教会的训练,而拿破仑接受陆军的训练。次年(1779),又是靠马比夫的影响力,拿破仑获得法国王室的奖学金,前往香槟(Champagne)布里埃纳(Brienne)的军官幼校(Cadet school)接受免费教育。

一共有12个这样的军官幼校散布在法国境内,其目的是给予贵族子弟预备教育,好让他们可以获得军官的任命。每所学校约有候补生100名,一半是自费的,一半是公费的。两种学生都必须有贵族出身的证明,这种出身可以追溯到2个世纪前,而公费生又要经过一次考试。录取名单由军政部决定,学校行政则委托教会代管。

年轻的拿破仑在10岁前进入了布里埃纳幼校,在那里求学到15岁为止,奠定了他所受教育的基础。他是一个勤勉有为的好学生,尤其是在数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成绩极佳。他本来想进海军,但他母亲不赞成,于是决定学炮兵。他性格孤傲,和同学感情不佳,有落落寡合之感。他不久就把法语说得很好,但却仍略带科西嘉口音,这一点也引起了同学的讥笑,同时他们也瞧不起那种牵强附会的贵族身份。拿破仑还有一个障碍就是太穷,不善理财的父亲无法提供他零用钱。甚至于他的名字也成为讥笑的对象,因为那是在法国所少见的。假使换了一位意志比较不坚定的孩子,这些障碍将使其精神受到重大的打击,但它们却恰好增强了拿破仑克服障碍和发挥个性的决心。他不特没有自卑感反而傲视侪辈。

幼校的课程有写作、法语、拉丁语、德意志语、历史、地理、数学、图画、音乐、跳舞和剑术。有些教师是教士,但大多数技术课程是由世俗教员来负责。纪律相当严格,5年间除父母之丧外无任何假期。15岁时,拿破仑获得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Ecole Militaire)的保送,这所学校位于巴黎的三月广场(Champ de Mars)上。这是他军事教育第二阶段的开始,那里比较专门化,但并不教授军事史和战术。

在军官学校中有126名学生,也是自费和公费各半。他们准备进入各兵种,包括海军在内。其中想进入炮兵的有25人。拿破仑在那里人缘还是不太好,不过比过去要稍微随和一点。一般学生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获得任官的资格,但拿破仑却拼命用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就已通过考试。于是在1785年9月,他获得炮兵少尉的任官资格,那时他只有16岁,和他同时任官的其他三位候补生都比他大。他的主考官恰好是著名数学家纳普勒斯(Pierre Simon Laplace,1749—1827)。

与拿破仑同时毕业的炮兵候补生当中有两个人值得一提:马吉斯(Alexandredes Mazis)和菲利波(Louis—Edomomd De Ph6lipeaux)。7年后王室退位时,他们都辞官出走。马吉斯是拿破仑在军校中最亲密的友人,以后也同入一个炮兵团。菲利波则常与拿破仑敌对,在离开法国后,他在英军中当到了上校,在1799年5月亚克(Acre)围城战中,曾与史密斯准将(Commodore Sidney Smith)协力击败拿破仑。

离开军校后,拿破仑被派往拉费纳炮兵团服务,驻在瓦朗斯(Valence)。在3个月的见习期间,他曾做过一切士兵的工作,直到1786年1月才正式接任军官职务。他当时可谓一贫如洗,年俸仅1120法郎,除了薪饷和津贴外就再无其他收入。他的第一次任职极为短暂,在1786年9月,他以家有急事为由,请假回到故乡科西嘉。

拿破仑的家庭的确非常困苦。其父夏尔已于1785年2月逝世,给家庭留下了大量的债务。受到马比夫的鼓励,夏尔曾种植大量的桑树,并期待政府的补助,因为法国当局很想在这个岛上发展养蚕业。但是这笔补助费却成为泡影,使得他的遗孀几乎陷于绝境。为种桑树就已负债约9000法郎,而且还有6个较小的孩子(3男3女)嗷嗷待哺。幸亏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亚具有坚强的性格,否则日子将难以为继。P1-3

序言

歌德认为拿破仑传奇像圣约翰的启示录一样:“每个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回事,但无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许多崇拜者都为拿破仑唱过赞歌,而无数的史学家都曾发掘其一生事业的事实,以至于已经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供进一步的钻研。问题是大家都研究,但困难却是如何将许多的结果拼成一张正确的图画。大多数较好的传记家所重视的,常为拿破仑的政略而非战略。李德哈特曾指出在军事思想领域中拿破仑并非一位原创性的思想家,但李德哈特也并非发现此种事实的第一人。

事实上,无论在战略或战术中拿破仑都不曾创造任何新思想;而他本人也的确不曾以此自命。假使他曾经如此,他也许就能使部队不至于一再受到惨重的损失,直到其最后一战为止。但他对于战争的指导却的确是高手;他在这一行业中要算是最优秀的巧匠,他对于手中现成的工具和技术知道如何作最有效的利用,虽然不一定是最经济的。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描写一个作为军事指挥官的拿破仑。不过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战略与政略是如此密切交织在一起,所以事实上在分析这一方面时很难避免触及另一方面。就这种情形而言,他的事业与克伦威尔颇为相似——拿破仑本人曾精密研究过克伦威尔的传记。当然,无论在政治或军事方面,比起克伦威尔,拿破仑都是一个更为伟大的天才。不过,本书主要是叙述拿破仑生涯的军事方面,而且也主要是为研究战争的人而写的。

我这本书是以两种假设为基础:第一,诚如上文所指明,拿破仑在战争的艺术或科学中并非一位创新者:第二,可以引述魏菲尔元帅的说法,“将才,不像诗人,是培养的而非天生的”。我在本书第一章中即已尝试证明此一定理。在那一章,我详述拿破仑的早年教养和训练,尤其是他的自我教育,因为毫无疑问,其早年的环境和经验,对于其性格与能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第二章叙述拿破仑所承袭的军事思想与组织,也是其战争指导的基础。其余各章依照编年的顺序说明他的历次战役,以便分析他指导战役的方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拿破仑(天才的指挥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马绍尔·科沃将军
译者 彭志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59234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5.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