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墨子/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墨子,中国古代反对武力威胁、倡导和平发展的思想大家!墨子何许人也?我们能够确切知道的是他名叫翟,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6年至公元前400年前后,应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本书介绍了墨子的生平和著作,以及墨子的哲学思想,对兼爱、非攻理想的追求,同时研究了墨学的文化特色和当代文化价值。

内容推荐

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汉书·艺文志》载录《墨子》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通行的注释本有清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等。

本书是关于介绍墨子一生的评传。

目录

一、群雄并起,乱世奇葩——墨学产生的文化渊源与社会背景

二、弃儒立墨,行义不倦——墨子的生平事迹与止战游说

三、薪尽火传,后来居上——墨家后学的派别及活动

四、包罗万象,独树一帜——墨家的主要著作

五、探求真知,异彩纷呈——《墨经》的主要成就

六、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家的经济思想

七、兼相爱,交相利——墨家的伦理思想

八、非攻救守,积极防御——墨家的军事思想

九、尊天事鬼,神道设教——墨家的宗教学说

十、强教强学,言传身教墨家的教育思想

十一、唯物师祖,精思巧辩——墨家的“三表法”

十二、任人唯贤,倡导统一——墨家的政治思想

十三、由盛而衰,否极泰来——墨学的衰亡与复兴

十四、绵延千年,精神不灭——墨学的影响

试读章节

在墨子出生时,他的家乡所在的小邾国已成为鲁的属国。鲁国保存周礼最多,又是儒家学说广为流传的地区。因此,墨子自幼便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曾经投身孔门,学习过儒术。《淮南子·要略》就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这从《墨子》书中可以明显看出,它对《诗》、《书》中的内容有反复引述,《春秋》中的人物、典故也随处可见。此外,它对《礼》、《乐》的内容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判并加以吸收。由此可见,墨子内心对儒家学说应该是十分向往的。

然而,墨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贱民”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再走儒者的老路。由于出身平民,墨子从小就能接触社会底层的沧桑百态,年少时的学艺经历又让他切身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于是他很早便萌发出改变不合理现实、挽救天下苍生于水火的人生理想。他发奋学习,希望能从儒家的学说中寻觅出救世之道。但是孔子死后儒家分派,很多弟子都陷入在“洒扫、应对、进退,,这些繁琐的礼仪之中,而较少关心人民的生活。这些不顾民生的礼仪使墨子越来越反感,他开始地意识到,仅靠这些烦扰的礼仪来拯救天下并不现实,而有了“礼仪倾扰而不悦,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这样的感叹。于是,他毅然背离儒家,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墨家。

创立墨家学派之后,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为平民百姓的利益四处奔走,很快就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学派的规模迅速壮大,墨家学说的影响也日益深远。在那个风行招贤养士的年代,各国君主也都想借助墨子的力量为其服务。为了解万民于倒悬之苦,墨子一方面广招弟子传授自己的学说,另一方面则不辞疲倦地奔走于各国诸侯之间,四处游说。

当时,楚国曾与越国在长江上进行水战,越国利用有利地势,多次打败楚国。公输盘(即鲁班)从鲁国南游到楚国后,为楚国制造了新式兵器 钩镶,楚国因而大败越国。公输盘在墨子面前自夸钩镶的灵巧,并讽刺墨子说:“在船战时我有钩镶可以击败敌人,不知你的‘义’能否做到呢?”墨子说:“我的‘义的钩镶’比你的‘钩镶’要好上百倍。我的‘钩镶’以义为核心,用兼爱来‘钩’,用恭敬来‘镶’。使人们互相关爱、恭敬,才能互相得利。现在你用钩来阻止别人,别人也用钩来阻止你;你用镶来推开别人,别人也用镶来推开你。彼此互相钩镶,就是互相残害。你这样的钩镶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此次对话虽然将公输盘驳斥得哑口无言,但也使墨子意识到,仅靠大声疾呼“非攻”并不能抑制住侵略,必须以实际行动来阻止不义之战。因此,他带领弟子花费大量精力研究防御理论和制作防御器械,积极从事抵抗侵略的战争。当他听说公输盘又为楚国制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时,便立即动身前往楚国。一路上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走了十天十夜,终于到达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

见到公输盘,墨子劈头一句就说:“北方有人与我作对,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想请你帮我杀了他。”公输盘听后脸色很不高兴,没有作声。墨子见此接着说道:“您别不高兴,我愿意奉赠十镒黄金作为报酬。”公输班面有怒色,严肃地说:“我讲道义,从来不无故杀人。”墨子趁机将话题切入:“好!你讲道义,不杀无辜之人。那为什么要帮助楚国制造云梯,让他们去杀害无辜的宋国人呢?”公输盘顿时哑口无言,愣了半天才说:“你说的是有道理,可是我已经答应了楚王,不能出尔反尔啊!”墨子便道:“那好,你带我去见见楚王吧!”

“久仰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此次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楚王见面就问墨子。

“请原谅我的愚昧,有一件事情我不明白,特地来向大王请教。现在有一个人,他自己家里有华丽的车子,却老想偷邻居家的破车。自己有华丽的衣服,却总想偷别人的粗布烂衫。自己家有山珍海味,却还想偷吃邻居家的粗食糟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墨子不紧不慢地问。

“那他肯定是得了喜欢偷窃的怪病。”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

“对啊。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贵国地方五千里,有大片生产珍奇异兽的湖泊和土地;宋国只有方圆五百里,连山鸡野兔都很少见到,这不正像锦绣之衣与粗布烂衫吗?贵国像香樟、楠木之类的珍贵木材也都应有尽有,宋国连比较高大的树木都不生长,这不正像华丽的车子和破烂的车子一样吗?那么大王去攻打宋国,和那位得了偷窃怪病的人有什么两样呢?我私下认为您的这种做法不太明智,只会伤害道义,被天下人耻笑。”

楚王无言以对,想了半天,说:“先生的话没有错,但是公输盘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宋国是非打不可了。”

“大王以为有了公输盘造的云梯就能攻城取胜了吗?恐怕不见得吧!不信我和公输盘演示给你看看。”墨子胸有成竹地说。

于是墨子解下腰带比作城池,用木片比作防守的器械,与公输盘在楚王面前比试起来。公输盘九次改变了攻城的方案,墨子九次沉着应对。绞尽了脑汁的公输盘,最后还是没有攻破墨子的防守。P10-14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备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日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个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墨子/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杰文//张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5324
开本 32开
页数 1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4
丛书名
印张 4.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3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