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崛起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永嘉学派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域特征非常鲜明的学派,其主要成员都是温州籍人士,其学说在南宋思想界有相当的影响,在宋、元文献中,永嘉学派多次被论者与朱、陆之学相提并论,黄震就以朱熹、陆九渊、陈亮、陈傅良为南宋学术的四大家,而叶适“混然于四者之间”,其中陈傅良、叶适都是永嘉学派的成员。从永嘉学派诞生之日起,对它的研究和评价无不以程朱理学为参照系,似乎永嘉学派的理论特色只能从与理学的比较中才能彰显,在历史上,只有当人们发现理学不能应对时代的新挑战时,才想起永嘉学派的独特价值。这种研究路线延续至今,基本上仍居于主流地位。可喜的是,新的研究风气也在渐渐改变这一格局。本书作者便对100多年来的永嘉学派作了详细的概述。

目录

绪论 近百年永嘉学派研究概述

第一章 唐五代及北宋前期温州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唐五代及北宋前期温州区域政区与人口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及北宋前期温州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唐五代及北宋前期温州区域的文化发展

第二章 北宋中后期:制度转型诱发的知识流动

 第一节 “人物”视角中宋代温州文化地位的变迁

 第二节 科举视角中宋代温州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 北宋中后期制度转型带来的机遇

 第四节 游学与程学知识的流动

 附 周行己生平杂考

第三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高宗朝温州士大夫群体研究

 第一节 秦桧与温州士大夫的关系

 第二节 反秦桧的温州士大夫

第四章 薛季宣和制度新学的开创

 第一节 薛季宣与温州官僚集团

 第二节 薛季宣的宦海仕途

 第三节 薛季宣的学术与思想

 附 郑伯熊生平杂考

第五章 陈傅良与永嘉学派科举之维的张扬

 第一节 陈傅良的生平

 第二节 陈傅良与科举

 第三节 陈傅良的经学及其与朱熹的交涉

第六章 叶适:其说不能自白

 第一节 思想的失语

 第二节 水心后学:叶适辞章 之学的大众化和异化

第七章 南宋后期科场中的永嘉学和朱子学

 第一节 朱子学向温州的传播

 第二节 南宋后期朱学与科举的情形

第八章 融会中西,通经致用——永嘉学派的近代命运

 第一节 强国与敬乡:复兴永嘉学的两种动力

 第二节 汉宋之间,独树一帜

 第三节 作新国学,躬行西学

第九章 当代温州区域经济的崛起与永嘉学派文化新使命

 第一节 当代温州区域经济的崛起

 第二节 永嘉学术——当代温州区域经济崛起的文化命脉

 第三节 反思——永嘉学派文化的新使命

附录一 明修温州方志宋代登科录考实

附录二 薛季宣《春秋经解旨要》辑佚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崛起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安金//王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67438
开本 32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3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44.92
丛书名
印张 1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