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会爱才是真爱/爱与幸福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会爱才是真爱》讲述了各位父母经常陷入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用各种方法去教育孩子。其实,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如何做好父母”。
作为父母,你是否会经常遇到下面的情形:你很爱孩子,对孩子很好,孩子却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磨蹭、不认真写作业、对人没礼貌、不爱劳动、对手机游戏成瘾、厌学等。你去解决孩子的上述问题,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孩子出了问题,根源是父母没有做好,是父母的爱出了问题,是父母的角色出现了缺位、异化。
在书里,作者告诉各位父母,父母只有爱对了,孩子才会变得优秀。而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践行。本书详细讲述什么是爱对了,即什么是真爱,以及如何做才是真爱,并给各位家长一份真爱“路径图”,让孩子在正确的爱和正确的教育方向上,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幸福。
目录
序 亲爱的父母们,你们可能真的做错了
第一章 家庭教育的本质、方向和意义
一、思考五个问题
二、什么是教育
第二章 教育孩子第一步:弄清究竟什么是幸福
一、从我的故事开始说起
二、究竟什么是幸福
三、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四、通往幸福的“黑线”之路,是否真幸福
第三章 孩子出了“问题”,根源是父母的爱出了问题
一、父母是否成功解决过孩子的问题
二、是父母遇到了问题孩子,还是孩子遇到了问题
三、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请先“四问”自己
四、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问题是用来超越的
五、关注“人事志”,问题迎刃而解
第四章 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找到正确的方向
一、问题只是现象,不是真相
二、是什么让父母这样去爱
三、在“怕”和“要”中解决孩子问题的父母,会培养出什么生命状态的孩子
四、残酷的真相
五、父母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
六、这真的是父母和孩子想要的人生吗
七、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为什么
第五章 父母要打破“只想办法,不找原因”的思维惯性
一、让父母头疼的手机问题,是手机问题吗
二、怪圈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三、如何打破怪圈模式
第六章 真的爱≠真爱:会爱才是真爱
一、真的爱≠真爱
二、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
三、幸福家庭六步走
第七章 真爱如何“习学”
一、改变如果很容易,人人都会是智慧父母
二、“师法财侣地”,缺一不可
三、路径是关键:父母做对四件事,孩子才会真优秀
四、环境可以改变人
五、永循真理,坚守正道:让教育和人生回归“立德树人”的正道
序言

亲爱的父母们,你们可能真的做错了
“家庭教育”是什么?
就是“如何教育孩子”,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个答
案。这好像成了大多数人潜意识里的“惯性认知”。大
多数的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

这样的“惯性认知”,会让许多人在家庭教育中,
犯下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方向性错误。
这本书,就是写给这些含辛茹苦、焦虑担忧的父母
的。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想告诉亲爱的父母们:在如
何教育孩子上,你们可能真的做错了!
我涉足教育领域20多年了,提出爱与幸福理论也有
18年了。无数的案例,无数的父母与孩子的经历,用活
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家庭教育的方向错了,家庭
教育就会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正如著名思想启蒙者卢梭
的那句名言:“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没有受教育的儿童
离智慧更远。”
“家庭教育”是什么?它的正确答案是:如何做好
父母!
“如何做好父母”与“如何教育孩子”,这两者是
同一个话题吗?当然不是。
“如何教育孩子”,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如何做
好父母”,重心是在父母身上。正确的家庭教育,到底
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是以父母为中心?这一点值得大家
好好思考。
在亲子关系层面,爱与幸福理论的第一个基本理念
就是:父母爱对了,孩子才优秀!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只有一件事——告诉人们如何
做人。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优
秀的人;孩子学会做人,需要父母言传身教。
如此一来,球好像就踢回到父母这一边了。父母是
不是应该首先想一想:我做好父母的角色了吗?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
样说过:“教育孩子,就是成人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

近二三十年来,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很多父母
花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精力、财力……结果孩子的各
种问题却层出不穷,这是为什么?许多父母把家庭教育
与学科教育画上了等号,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报培训班
,以提高孩子的成绩和技能,可孩子的幸福感越来越低
,家庭问题也凸显出来,这又是为什么?
我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在那个年代,我们的
父母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视家庭教育,也没有那么重视如
何教育孩子。但他们有自己的正事,热爱祖国,热爱工
作,孝顺父母,对邻里友善。我记得我的父亲没事的时
候,会拿着笤帚把家属楼的楼道扫得干干净净。他也要
求我们去扫,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都是邻居,扫
一扫。”这类生活的点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
我知道了什么是做人。他们好像没有教育过我们,却真
的教育到了我们。
因为,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会优秀。
父母做对了,做好了,就给了孩子正确的成长方向
。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是“如何做好父母”的“
结果”,或者通俗地说,教育好孩子,就是做好父母的
副产品。
“如何教育孩子”是“末”,“如何做好父母”是
“本”。本末不能倒置。所以,在这本书里,大家需要
学习的,是如何做好父母,而不是如何教育孩子。
爱与幸福理论的第二个基本理念是:少想怎么办,
多问为什么!
当孩子出现厌学、休学、辍学、染上网瘾、自闭、
叛逆等状况之后,父母们是不是会焦急万分地寻找解决
办法——怎么办?他们会求助于各种课外辅导、心理咨
询,甚至病急乱投医,把孩子送到那些号称有“奇效”
的培训机构。而结果呢,往往收效甚微,或者
适得其反,让父母们大失所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是检验父母做得是否正确
的镜子。孩
子出了问题,往往证明父母的角色缺位、异化了,
父母没有做到正
确的事情。那父母应该做到的正确的事情又是什么
呢?是爱对孩子。
如此,孩子才会走上优秀之路。
爱是什么?爱是无条件有原则的,是温暖有力量的
;爱的本质
是利他。所以,我们爱与幸福坚定地相信:在中国
人的家庭系统和
家庭关系中,爱就是化解一切问题的良药!
父母可以思考一下:你们爱对孩子了吗?你们给予
孩子的,是温暖和力量,还是要求、焦虑和恐惧?这就
引出了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
习学”。
爱与幸福理论的第三个基本理念是:爱是一种能力
和水平。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践
行,最终拥有爱的能力和水平。简单地说,就是会爱才
是真爱。
父母们,当你们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孩子身上时
,对不起,你们还没有学会爱孩子,因为你们已经丢失
了父母的角色和定位;当你们每天都在为了孩子的成绩
、升学、就业、情感而着急、担心和焦虑时,对不起,
你们还没有学会爱孩子,因为你们给不了孩子渴求的温
暖和力量;当你们试图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复
制自己的成功和价值时,对不起,你们不但没有学会爱
孩子,反而将他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中国人的家庭教育,在我看来,就是“施教者学会
做人,并帮助受教者学会做人的过程”。
导语
你爱对孩子了吗?
你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
你给予孩子的是温暖和力量,还是要求、焦虑和恐惧?
你让孩子解决问题,是为了孩子优秀,还是为了自己舒服?
你去解决孩子的问题,为什么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
你真的是在孩子吗?
其实,真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践行。
郑委老师用爱与幸福理论告诉我们: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习学。
书评(媒体评论)
刚开始听到郑委老师说,孩子的问题绝大多数
是家长的问题,我还不以为然。孩子不认真写作业
,就喜欢玩手机,难道也是我们家长的问题?读完
郑老师的书,我才知道给孩子对的爱,从根源上理
解家教问题,孩子的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北京家长
我为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胆小、不善表
达、不爱运动等焦虑,听了郑委老师的课,我才意
识到,如果想让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敢于表达、
爱运动等,家长要以身作则,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其实是要我们学会如何做好父母,如何
让自己成长,然后带动孩子成长。
——杭州家长
在郑老师的课上,他问家长们是否说过“我都
是为你好”这样的话。 我突然想到这是我经常跟孩
子说的话。我觉得,我是孩子的妈妈,怎么会害他
?读完书,我才幡然醒悟:我给他的爱是我以为的
爱,而不是他需要的爱,怪不得我越说为他好他越
远离我。在书中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爱,真爱该怎
么做。
——武汉家长
我们家是六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个人转,虽然不
是要什么给什么,但也是把他放在了一家的中心位
置。上了郑委老师的课,我才知道一个家庭如果围
着孩子转,孩子要么会变得无德,要么会变得无能
。无德,他会自私自利;无能,他会遇到事情就退
缩,变得情绪化。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广州家长
精彩页
第三章孩子出了“问题”,根源是父母的爱出了问题
第二章讲到的七种可能是不是正是当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真的是孩子出了问题吗?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幸福。我相信,所有的父母也都会说:我不想培养出功利、内卷、内耗、摆烂、叛逆、躺平、享乐的孩子。可是,孩子却出现了上述七种中这样或那样的状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不会一直有一种执念:我发现家庭的问题,如果把家庭的问题解决了,我家就会幸福;我发现孩子的问题,我帮助孩子把问题解决了,我的孩子就会变得优秀。真的是这样吗?
一、父母是否成功解决过孩子的问题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孩子出生后,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可能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能头疼的是:
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
没有养成好习惯的问题;
爱生病,怎么让孩子不生病的问题;
早教的问题;
……
孩子上了小学,父母开始头疼:
写作业的问题;
迟到的问题;
上课不认真的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成绩好坏的问题;
不爱运动的问题;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问题;
……
孩子到了青春期,不管之前的问题有没有解决,父母可能又要
面对新的问题: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的问题;孩子关闭房门,不愿和父母交流的问题;孩子叛逆的问题;孩子早恋、失恋后痛苦不堪的问题;孩子人际关系不好的问题;孩子爱攀比的问题;……
孩子年龄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中高考、大学、就业、恋爱、婚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不是觉得自己时时刻刻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问学员三个问题:
第一,你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是否曾努力地解决过孩子的问题?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都曾很努力、很尽心尽力地去解决。
第二,你们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成功解决过孩子的某个核心问题?
他们的回答大多是这几类:第一类:好像是解决了。第二类:我想了各种办法,都没用,没成功解决过。第三类:在我的努力下,孩子表面上接受了、改变了,实质是把这个问题隐藏起来了。第四类:孩子小的时候,问题小,就去解决小问题,孩子越来越大,大的问题慢慢出现,就去解决大问题去了。
第三,问题到底是越解决越少,还是越解决越多?
他们的回答如下:变少了(有此回答的人还是极少数的)。变多了(如此回答的人,比上一个回答的人要多一些)。没想过,不知道问题是变少还是变多,只是觉得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更多的是这样的回答)。随着孩子长到十六七岁或者二十多岁,家长可能会说:“唉,就这样吧。我怎么就生了这样的孩子,反正我都管过了,就这样吧。”可是,孩子曾经并不是这样。
回想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他是不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特别爱学习?回想孩子小的时候,他是不是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很愿意听父母的话?回想12岁前的孩子,他是不是很努力地想满足父母的所有要求?什么时候孩子不再是这样了呢?他为什么不再这样了呢?原因可能是父母太想解决孩子的问题,一直盯着孩子的问题,认为盯着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孩子就会变优秀。正在阅读本书的父母们,请你们也回答一下这三个问题:
1。
你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是否曾努力地解决过孩子的问题?()是()否
2。
你们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成功解决过孩子的某个核心问题?()有()没有
3。问题到底是越解决越少,还是越解决越多?
()越解决越少()越解决越多
()没想过,不知道是变少还是变多,只是觉得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父母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家庭生活一直在“看见问题—解决问题—又看见一个问题—继续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模式”中,不停地循环往复?这背后有一个逻辑: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指出来,并要求别人改正,别人就进步了!如果这个逻辑真的成立,那家庭教育岂不是简单至极?!父母可是最擅长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并且指出来的。我们把这个看似很正确,实质却是错误并不符合规律的逻辑称为变态逻辑。
换言之,就是父母用控制与要求,压制和阻断了孩子自己发现缺点和不足的内在动力,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表面上看是很有逻辑的,是站得住脚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相信,有这样想法,并坚决去执行的家长,都是“抓狂”的。
案例
我夫人从小弹钢琴,女儿没有出生前家里就有钢琴。我女儿从小就对钢琴很感兴趣,幼儿园的老师特别喜欢她,在幼儿园教她弹琴,她回家也练琴。
刚开始练琴的时候,我夫人还能保持“让孩子玩玩”的心态,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出现了问题,女儿开始不喜欢弹钢琴了。
我发现,在我女儿练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会爱才是真爱/爱与幸福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35165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23-12-01
首版时间 2023-12-01
印刷时间 202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42
CIP核字 2023233253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