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是如何构成的?如行的?他们又是如何打仗的?这些疑问,本书为您一一解答。本书从士兵入伍讲起,详尽阐述了士兵的、将帅的选拔、作战所用的冷热兵器、安营扎寨、粮草运输、病以及兵学理论等诸多问题。本书试图还原中国古代军队的真实面貌,揭示中国古代军队为众多读者所不知、所不熟之“秘”。
图书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中国古代军队 |
内容 | 内容简介 古代军队是如何构成的?如行的?他们又是如何打仗的?这些疑问,本书为您一一解答。本书从士兵入伍讲起,详尽阐述了士兵的、将帅的选拔、作战所用的冷热兵器、安营扎寨、粮草运输、病以及兵学理论等诸多问题。本书试图还原中国古代军队的真实面貌,揭示中国古代军队为众多读者所不知、所不熟之“秘”。 前言 军队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产物。军队不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产生的。由于军队是国家存在的支柱之一,人们对军队多怀着敬畏心态,对军队生活充满了神秘之感,后来军队集团与其他社会集团之间的距离也愈来愈大。 在上古时代,人皆为兵,个个军队之事是“全民”之事。所谓“全民”,当然是指全体自由民,奴隶是不算正式的社会成员的。在封建社会前期,虽然仍是义务兵役制占主体,但毕竟是少数人被征发为民与军队已经隔了一层。到封建社会后期,以召募为主的职业兵普遍发展起来以后,军队与普通社会群体的差别就更为悬殊,人们对军队社会生活的认识也就不同一般了,对也另眼相待。宋代对有“尺佬”之谓,即隶于尺籍之人。所谓“尺籍”,按汉代之制,凡有杀敌,即绩记于一尺长的竹板上,后来演变为军籍,以区别于民户版籍,表明军民之间的这种隔阂、差别越来越深了。 其实,军队生活既为社会生活之一,也同样具有一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反映出这个时代对社会物质和精神的要求。与其他社会生活所不同的是,它始终笼罩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之中,充满了火药味。就古代军队生活的具体内容而言,则罗万象、十分广泛的。从手中所使用的武器、身上的甲胄,到军队的组织、类别、成分、、后勤、作战形式等,都关乎军队生活的荦荦大端。而统治者如何御将驭兵,军将士卒的身份、地位及其心态的变化,也都反映出古代军队与社会政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上述内容外,本书也涉及军队生活的其他方面,即指正规的军事化生活之外的内容,比如之间或军民之间的经济活动,婚姻、家庭等个人的私生活,更可展示军队社会之百态,诸如此类,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研究、揭示古代军队生活,是有意思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社会生活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而不断变迁,时代的发展又使得文化传统绵延不绝,历史巨澜的冲刷,使不同时代的军队生活方式迥然不同,常令人深感惊讶。同时,文化传统的积淀,又造成不同时代军队生活中彼此相通的内容,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这些都给后人观察历史、观察社会带来一定的启迪。这也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所在。 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者水平的所限,本书中难免有一些疏漏之处,对于历史的见解也难免有个人之见,欢迎广大读者在发现不足之处时,能够批评指正,和编者共同商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中国古代军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雨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4856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0000 |
出版时间 | 2022-09-03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29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3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