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霍金/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史蒂芬·霍金是自爱因斯坦以来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他在黑洞、大爆炸与量子宇宙学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物理学界的崇高地位。在大众眼里,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尽管他是一位天才科学家,写出了杰出的畅销书《时间简史》,但是他被限制在轮椅上,不能说话也不能写字。

本书为“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系列之一,生动记述了史蒂芬·霍金的一生事迹。以活泼轻松的文辞、丰富多彩的形式讲述了他一生为寻求科学真理、攀登科技顶峰、致力发明创造的奋斗历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科技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内容推荐

科学家是一座“故事富矿”。不论是飘着长髯的达尔文,还是留着小胡子的爱因斯坦;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居里夫人,还是透射出睿智目光的钱伟长;不论是在科学的大海边拾贝的牛顿,还是歪着脑袋、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不论是如痴如迷沉醉于“发明梦”的爱迪生,还是漫山遍野识草辨木的李时珍……不分国别,不论古今,不分男女,不论专业,科学家们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破解一位位科学巨匠成功的奥秘。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是一套让人受益无穷的书,是步入科学殿堂的向导,在轻松的故事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是招募科学后备军的不露声色的征兵广告。

本书讲述了史蒂芬·霍金的故事,诠释了科学精神,歌颂了先辈风范,展现了顶峰风光,激励读者登攀。本书将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会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从科学家那里得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目录

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叶永烈

一本星图

德伦的宫殿

聪明的倒数第三名

疯狂科学家的房间

泰晤士河

引力坍缩

宇宙在膨胀

大爆炸的奇点

快乐的哲学家

黑洞不黑,它在蒸发

为了伽利略

有限无界,无始无终

病魔肆虐

宇宙最后的秘密

试读章节

一本星图

在英格兰的土地上,泰晤士河静静地流淌着。这河流,无论是在烟雨重锁、风动树摇的日子,还是在旭日喷薄而出、紫霞万里的时刻,都是这样优雅沉静。它是英国千年文化的母亲。

从伦敦城沿河溯流而上30千米,可见一群尖阁林立的古建筑。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大学城牛津。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正弥漫在地球上。几乎整个英国都被纳粹德国的飞机炸成了断壁残垣,只有作为不列颠文化骄傲的牛津、剑桥,因为英国与德国之间的一纸协议,逃过了战火的蹂躏。根据这个协议,德国不轰炸牛津和剑桥,英国不轰炸德国的文化名城海德堡和哥廷根。

为了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出世,法兰克·霍金夫妇从战火纷飞的伦敦来到了和平宁静的牛津。几年前,他们都毕业于这里,法兰克·霍金学医,妻子伊莎贝尔学的是哲学和经济。

如梦的岁月,仿佛依旧。伊莎贝尔腆着肚子走在波光粼粼的泰晤士河边。极目远望,绿草连绵;近处,榆树的枝叶随风摇曳,冬日的阳光在树叶之间闪烁跳动。转过了几个街口,伊莎贝尔来到布勒克威尔书店。她轻轻地对肚子里的孩子说:“乖孩子,妈妈今天给你买一本会让你喜欢的书,好吗?”伊莎贝尔感到孩子在肚子里踢了两脚。她不由得笑了:孩子好像听见了自己说的话。

伊莎贝尔走到一排书柜前,伸手取下了一本书。一看,是一本星图,她想:好吧,就买这本。

1月8日,史蒂芬·霍金出生了。

窗外,阳光明媚,鸟鸣啾啾,这是英格兰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伊莎贝尔抱着出生几天的儿子,不断用手指拨弄着他红红的小脸蛋儿,嘴里嘟哝着:“我的宝见儿,长大以后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好吗?喔——把眼睛睁开让妈妈看看。”

小史蒂芬有点不耐烦,撅了撅小嘴,皱了皱眉头,呜了一声,惹得爸爸笑了起来。爸爸对妈妈说:“你瞧,他不满意你哩!”

“胡说,你看我的!"伊莎贝尔从枕头下面抽出一本书,一边轻轻地拍着小史蒂芬,一边轻声地讲,“乖乖,你瞧,这颗最亮的星星是天狼星;北边这颗星是北极星,你迷路时,它会给你指路哩;哦,还有这颗很漂亮的大星星……”

也许母亲的声音感染了小史蒂芬,也许这机灵的小家伙迫不及待地要看看那些神奇的星星,他的眼睛使劲地动了动,睁开了。

“快看,法兰克,他睁眼了!”妈妈惊呼起来,“多美的蓝眼睛啊!”她赞叹道。

爸爸俯下身子,情不自禁地吻了儿子一下,小史蒂芬把眼睛又闭上了。伊莎贝尔嗔怪地瞪了法兰克一眼,埋怨地说:“瞧你!”

法兰克笑了起来:“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欣赏儿子的漂亮眼睛。”他翻开那本书,问妻子,“你哪儿来的这本星图?”

“记得那天我替医院工作后,他们赠给我的书券吗?我后来到布勒克威尔书店,一眼看见了这本书,就买来了,给儿子作启蒙教育。”

爸爸哈哈大笑说:“哪有孩子一睁眼就看星图的。”

伊莎贝尔也笑了起来:“我看那店里也没有其他什么适合孩子睁眼就能看的书嘛!再说,这星星不是最简单的事物吗,就那么一个亮点。”

爸爸欣赏妈妈的巧辩,说:“有道理!有道理!”

伊莎贝尔也不知道,当时她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当然,她当时也不知道儿子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宇宙物理学家。这本书,倒也真是一个征兆。所以,许多年以后,法兰克的妹妹对伊莎贝尔说:“看你,还真是未卜先知哩!”  伊莎贝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做过查税员,后来又去做秘书,遇到了法兰克,爱上了他,两人结了婚。史蒂芬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这时,牛津是这样优美安静,俨然一位恬静的少女,安详而温柔,没有呼啸而下的炸弹,没有染满血渍的担架,没有呜叫着奔驰往返的救护车。在这个血腥的年代,这里真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世外桃源。

“亲爱的,你说,我们的儿子长大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伊莎贝尔看着儿子,心里充满了母性的温柔。

“那得看你希望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丈夫专注地望着儿子柔嫩的脸蛋,他在儿子脸上寻找着,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我要他成为一个科家学!”伊莎贝尔说。

“唔,我……我要他成为一个医生,也去读我们的母校——牛津大学。”法兰克激动起来总有些口吃,“希望我们的儿子以后不会再看到战争和杀戮,希望人类能学会善用知识,善用科学。”

此后不久,霍金一家回到了他们原来的家——伦敦以北的海格特。

海格特这个城市住了许多科学家和学术界的名流。霍金夫妇常与这些朋友来往,大家一起聊天,讨论和研究问题。

法兰克兴趣广泛,天性喜欢研究。按伊莎贝尔的说法,他选择医学研究作为职业只是偶然,实际上他可以选择任何领域作为研究的对象。

1937年,法兰克获得了一笔研究资金,以进行非洲睡病虫的研究,因此,他每年都要到非洲去几个月。每当他带着新奇的东西从非洲回来的时候,全家都充满了笑声,接着便是几天的狂欢。

对一切事物都要穷根究底,这是法兰克传给儿子的禀性。他甚至觉得,儿子在某些方面好像更特别。到底是哪些方面呢?他一时还说不上来。

小史蒂芬慢慢地长大了。他的动作有点笨拙,不够灵巧,身体也有些单薄,但他的表情却非常丰富。他深陷的眼窝里常有光芒在跳动。他喜欢说话,来到霍金家的人常可以听见他大声地说话,大声地笑,有时自个儿也说个不停。说得快了,就会有点结巴,让人感觉他的思维太快,嘴跟不上大脑。他对每一件事总要刨根问底,弄清来龙去脉。他爱缠着妈妈问这问那,妈妈有时实在回答不了,就大声地求援:“法兰克!快来回答你宝贝儿子的‘为什么’!”

法兰克这时就会笑着走来把儿子带走,然后耐心地给他讲解。

那时候,流行许多科学育儿的图书,霍金夫妇跟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有点迷信这些理论。他们买了许多这种书,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来培养儿子。

按书上的说法,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社交方面的训练,也就是说,应该上幼儿园了。于是,伊莎贝尔和法兰克就把小史蒂芬送到了梅格特一个非常好的幼儿园。不料,小家伙一点儿也不合作,妈妈走后,整个上午,他一直在那里号啕大哭,把老师搞得毫无办法。中午妈妈来了,看他那样,心疼得要命,赶快把他带回了家。此后的一年半里,妈妈再也不提让儿子上幼儿园的事了。

那正是战争惨烈的时期。有一天,妈妈带着史蒂芬和不到一岁的妹妹外出,傍晚回家时,只见离家不到100米的地方,一个巨大的弹坑还在冒烟,几十米半径内,房屋全部被摧毁,许多救护人员在瓦砾中忙着寻找受伤的人和死者的尸体。

举目望去,霍金家的房子看起来还没有大的损坏。妈妈像疯了一样抱着妹妹、拉着史蒂芬往家里跑去。有人在大声喊着妈妈的名字,史蒂芬一看,正是满脸尘土的爸爸。妈妈还在急急地往家里跑。史蒂芬使劲地扯了扯妈妈的手,她这才回过头来,看见了法兰克。她跑上去,紧紧地抱住丈夫,不断地说:“亲爱的,吓死我了……你还好吗?没伤着哪儿吧?”

“我挺好的。别着急,我正在协助救护伤员。”  一家人回到家里。家里窗户的玻璃全碎了,幸亏这房子很结实,没见有什么大的损坏。爸爸说:“下午三点,爆炸发生的时候我正在整理资料,离窗户比较远。这是一枚V—2火箭,爆炸时简直惊天动地,冲击波呼啸而来,玻璃碎片四处飞散,我们这房子晃了好几下。幸好是白天,人们大多出去了,只有几个人伤亡。”

小史蒂芬望着爸爸,心里在想:爆炸的力量真是很惊人啊!

晚上,他问爸爸:“为什么会有人要杀人呢?”

爸爸沉思了一会儿,说:“儿子,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很愚蠢,他们认为可以用死亡来威胁、控制其他人。”

“炸弹为什么会爆炸呢?”

“那是因为在炸弹里有一种特殊的叫炸药的物质。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变化成了另外的物质,同时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这就产生了爆炸。”

小史蒂芬很感兴趣:“能量是什么呢?”

爸爸摸着小史蒂芬的头说:“你这个问题还不好回答呢!简单地说,能量就是我们感觉到的‘热’,其实,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别的方式。”爸爸停了下来,觉得这种说法对小孩子来说太难理解。

思索了一下,他接着说道:“说到底,能量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能量,它们是同一种东西。只是我们感觉它们时,用了不同的方式。你记住,它们会互相转化。”

对小史蒂芬来说,爸爸的话太深奥,但小史蒂芬天生喜欢深奥复杂的东西。他常站在这个巨大的弹坑边上,想象爆炸那一刹那,物质发生变化,放出能量,热扩散开来,摧毁四周的一切。有时,他会一个人在这里待上很久,想很久。

直到战后好几年,这个V—2火箭留下的巨坑都没有被填上,它成了小史蒂芬和伙伴们玩耍的地方。

这也是史蒂芬首次思考“爆炸”的地方。

P1-10

序言

谁都喜欢听故事。记得我小时候总是央求爸爸妈妈:“给我讲个故事!”

故事具有那么大的魅力、魔力,是因为故事有着生动的情节、有趣的细节。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一再重印,深受小读者的欢迎,并在2008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五十年十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这些成功就在于这套书是一个专门讲述科学家故事的“故事会”,是一位擅长讲述科学家故事的“故事大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在普通人的眼里,科学家仿佛总是一板一眼、高深莫测,总是工作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实验室里,是一群最没有故事的人。我曾经细细查看过《科学家辞典》,发现科学家的生平介绍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学一博士一教授一贡献”。然而,《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却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于科学家刻板、冷漠的印象,原来科学是那么有趣,科学探索如同福尔摩斯破案,科学发现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科学之路如同密林小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可以说,科学家是一座“故事富矿”。

不论是飘着长髯的达尔文,还是留着小胡子的爱因斯坦;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居里夫人,还是透射出睿智目光的钱伟长;不论是在科学的大海边拾贝的牛顿,还是歪着脑袋、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不论是如痴如迷沉醉于“发明梦”的爱迪生,还是漫山遍野识草辨木的李时珍……不分国别,不论古今,不分男女,不论专业,科学家们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破解一位位科学巨匠成功的奥秘。《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用一连串的故事,诠释科学精神,歌颂先辈风范,展现顶峰风光,激励读者登攀。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还道出一个真理:科学无世袭。科学摈弃一切因循守旧的框框。科学的勋章可以奖赏给任何一个人,不论你是初生之犊还是年已花甲,不论你是清贫子弟还是富家儿女,不论你是七尺男儿还是纤纤女子,不论你是无师自通还是学历高深,条件只有一个——用你的才智创立新学说,发明新技术。科学无世袭,科学的皇位人人可坐。谁努力谁就可以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是一套让人受益无穷的书,是步入科学殿堂的向导,在轻松的故事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是招募科学后备军的不露声色的征兵广告。愿这套书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会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从科学家那里得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2009年4月4日于上海“沉思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霍金/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赛加
译者
编者
绘者 叶牧天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546400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16.14-49
丛书名
印张 4.83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171
12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