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可能老板会把你叫到办公室,然后微笑着通知你如下内容:
1.抱歉,你提的这个问题目前我没有时间考虑。
2.对不起,我认为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列入我的工作计划之中。
3.你真认为你的想法很优秀吗?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
当然,等待我们的也许还有更为糟糕的答案。虽然我们自己感觉这一建议“含金量”非常高,但是抱歉,我们的想法再好,老板也把它评价为“垃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老板“有眼不识金镶玉”吗?
当然不是这样!事实上,也许你的想法真的不错,但是非常可惜,老板并没有优先考虑。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建议具有“低优先权”!
可能你会感叹,这又不是在万恶且专制的封建社会,虽然老板是一把手.但也不用关起门来搞“一言堂”吧。事实上,老板考虑问题不像你处理自己的事情那么简单。试想一下,身为老板,曰理万机,每项任务的执行者都要向他请示,每个手下的经理都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向他汇报,再加上他还要处理许多重要而关键的事情,你的问题一再往后排,不断被推移处理的时间,到了最后,显然只能被他“忽略”掉了。
在职场上,每个人的职位是一道门槛,资历也是一道门槛,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呈送到老板心中,就要跨过这两道槛。可惜,这两道槛是无形中的,是设在老板心中的,并不是你简单地推开老板的门就可以办到的。
汉宣帝任命丙吉当朝廷的丞相。有一次,他外出参加聚会,众人纷纷劝酒,结果他喝得酩酊大醉。当时,他手下的侍卫就侍立在一旁,小声地劝他不要再喝了。但是却被丙吉狠狠骂了一顿。而过了一会儿,当他手下的西曹主管上前劝说的时候,丙吉则接受了他的建议,放下酒杯退席。
难道侍卫说错了吗?明明侍卫和主管提的建议内容相同啊!其实,这件事并不在于侍卫说了什么,而在于是谁说的。侍卫人微言轻,自然难以引起丙吉的重视.而他手下的主管则地位高得多,进言的时候自然具有相当重的分量。
在公司里,老板也是如此。同样的问题,老板会考虑先征求手下各部门主管的意见,如果这些主管们意见不一致,他会更加信赖自己平时器重的主管。我们常常会说某某是老板面前的“红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人在老板的心中排成了一个长队,他按自己的规则来进行取舍。越是他青睐的人,说话的分量也就越重。
如果你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那么抱歉,可能老板根本就没有时间听你把话讲完。
也许你会不服,觉得老板水平不高。试想一下,能成功坐上老板位子的人,便已经表明了他们属于精英一族,这些人的头脑岂会如你所想的那样简单?
心理学家们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些领导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一拥有“领域”思想。当老板发号施令的时候,尤其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下属的要求时,无疑是这种思想“作怪”,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作为领导的尊严和地位。
以我的亲身经历而言,老板曾无数次地拒绝过我的建议,有时会因为这些建议而冷落我,甚至会狠狠地打击我。我曾一度怀疑,老板是不是在认真对待我的观点,是不是在认真对待公司的工作,是不是在认真对待每一位下属……
P4-5
进入职场多年,我经历过的职场案例难以计数,但是有一件事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是一次职业培训课。那次课堂主讲的题目是关于人际关系和沟通的。当时,课堂上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中级以上的经理,其中有一位姓林的经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当众说道:“其实,坐在这里听课的人不应该是我们,而应该是老板!”此言一出,课堂上的学员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接着便爆发出会意的笑声。
确实,在我们的心中,与老板沟通属于“技术难点”。曾经有很多的员工在面对同事的时候侃侃而谈,可是一站到老板的面前却噤若寒蝉,这主要是因为想让老板听从自己的意见,太难了。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方案,可能花费了好几个月,但是老板的否定,往往只需要两三秒的时间,这真是一件让人难堪的事情。
林经理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公司里担任部门经理,属于老板器重的左膀右臂。可是有一次,当他胸有成竹地向老板介绍自己的新想法时,老板却对他劈头盖脸地来了一顿猛训:“这件事情我不早就向你安排好了吗?你现在为什么又冒出来这么多不靠谱的念头?难道你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接着,老板根本不容许他解释,一抬手将他辛苦做了一个多月的策划案撕了个稀烂。
想到自己的心血被老板全盘否定,林经理气不打一处来,而且这个过程发生得太快,老板根本就没有看他的策划案内容,只扫了一眼题目就做出这种决定,确实令人心寒。
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林经理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几天之后,秘书的一句无心之言,才让他恍然大悟。原来他进入办公室之前,老板刚刚接到市场部打来的电话,一位合作多年的重要客户居然被竞争对手公司抢走了。这个消息让老板火冒三丈,而他所做的策划正是准备提供给这个老客户的。现在客户流失,老板自然没有心情再看他的“心血之作”,而满腔的怒火无处发泄之际,林经理的出现,自然成了最现成的出气筒。
虽然如此,林经理还是觉得,作为老板,不听取下属意见不说,还如此无法克制,把怒气迁怒到下属身上实在不是理智的行为。
听过林经理的遭遇,确实感觉他有点儿冤,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谁都有偏于主观的时候,在职场上不按牌理出牌的老板太多了,如果我们非要计较,能计较得过来吗?
林经理的发言引起了许多学员的共鸣,有的人甚至怂恿他为此辞职。在我看来,虽然辞职未尝不是一种向老板示威的方法,但绝对不是最好时方法。放弃多年打拼得到的位置,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事实上,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懂得在何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更为重要,这才是让自己取得职场进步的关键。 老板为什么不听你的?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有几个前提条件需要我们彻底弄明白:
你了解你的老板属于哪一种类型吗?
你的建议是否真的具备客观性和建设性?
你的建议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
你提建议的时机是否合适?
是否还要重新寻找机会沟通?
你是否对老板的某些做法带有情绪化反应?
你在老板心中的职场印象分如何?
面对这些问题,你是否学会了冷静和反思?一定得搞清楚老板不听你的根源所在,是建议本身成熟与否的问题,还是别有玄机。
不管根源如何,我们得明白一点,面对老板,我们没法去改变他们,只能改变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学会逆向思考,因为寄希望于老板改变本身的行事风格和人格特质无异于痴人说梦。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去适应老板的办事节奏,跟上他的脚步。懂得欣赏老板可能对你而言没有必要,但懂得如何同老板沟通和相处的艺术却至关重要,须知在老板面前说话不得体,冒犯对方的尊严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老板在公司里掌握着我们的职场命运,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学会如何与老板打交道。如何让老板“听我的”是很多人的职场沟通瓶颈,如果能了解一些与老板沟通的技巧,肯定会轻松通过这个瓶颈。
同样的意思,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机下表达出来,结果会有天壤之别。如果我们想让老板采纳自己的建议,首先就要把握住他的需求,就像一位推销产品的营销员,把自己的“建议”合理地推销给他。我们要学会像卖保险的人游说自己的客户一样随机应变。或者采用暗示,或者采用旁敲侧击,或者采用开门见山,或者采用类比,甚至你还可以向老板撒娇……
一言以蔽之,无论是时机、态度、立场,甚至采用不同的切入点,都会影响到你和老板谈话的结果。你和老板之间的谈话过程中,细心揣摩他的心思,认真观察他的神态,体会他的语调,你才能明白老板的心声,才能更加有利于去掌控老板,只要你的方法运用得当,老板自然就会“听你的”!
老板听你的,舞台才是你的。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在职场中拥有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平台。太多的人才华橫溢,却怀才不遇,就是因为输在不懂如何跟老板说话上,要知道,老板也是人,不是神,也不一定人人是伯乐,他一定会发现埋头苦干的你。我们更要改变与老板对立的错误观念,摒除“畏上”心理,要知道老板是企业的掌舵人,他拉你一步,胜你自己走十步,因而他更是你腾飞的跳板,而不是绊脚石。可见,身处职场,于得好,还得说得好。只知道埋头苦干,只能沦落为人力,干得好,同时会说话,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是左右逢源的真人才。
由何芳著的《这样做老板听你的(精)》会教你迅速掌握一门与老板沟通的技巧,它将有助于你在职场上行走于坦途大道;它将辅佐你更明确的了解老板的意图,准确无误地执行老板的命令;它将让老板认真对待你的观点,不再拒绝你的建议;它将为你的职场前进之路扫清障碍,一往无前!
为什么你和同事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升职的却是他而不是你?为什么你竭尽全力按老板的指示行事,却总也受不到他的青睐?其实道理很简单,你没有学会让老板关注自己,更没有在老板面前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由何芳著的《这样做老板听你的(精)》讲述了如何与老板交流,怎么与上司沟通,是每一个职场人必备的“升职圣经”!如果你对自己的前途负责,如果你关心自己的命运发展,如果你想让老板为自己加薪,翻开这本《这样做,老板听你的》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