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丰子恺的故事/魔法象
内容
编辑推荐

《魔法象》特邀国内外知名作家、学者为孩子撰写的系列传记文学作品,向8~14岁孩子介绍不同领域名家的人生故事。名家品格,高山仰止;名家故事。励人心志。让孩子从名家故事中汲取养分,心怀理想,勇敢成长。

《丰子恺的故事》为吴浩然著的关于丰子恺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丰子恺的故事》是一部写给少年儿童的关于丰子恺生平及其思想的传记型文学作品。丰子恺是中国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雍容恬静,广为流传。本书作者吴浩然研究丰子恺的著作及生平多年,写出了这本传记型作品,带领小读者走近丰子恺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1 风雨惇德堂

 2 “小画家”

 3 负笈从师

 4 东渡日本

 5 子恺漫画

 6 《最后的吻》

第二章

 1 杨柳湾收徒

 2 译作撞车

 3 “开明人”

 4 画广告

 5 缘缘堂得名

 6 建造缘缘堂

 7 三访马一浮

第三章

 1 不当亡国奴

 2 桐庐负暄

 3 萍乡过年

 4 “割须抗敌”

 5 崇德书店

 6 归家避之

 7 警报声中

 8 “艺术的逃难”

 9 星汉楼与沙坪小屋

 10 喜事一桩

 11 访梅兰芳

 12 富贵于我如浮云

 13 告窃画人

 14 台湾之行

 15 我今已来师已去

第四章

 1 自学俄语

 2 “白首今又译‘红楼’”

 3 改写《送别》歌

 4 当选画院院长

 5 三见周总理

 6 对面不相识

 7 饮水思源

 8 “阿咪”事件

 9 张冠李戴

 10 未了情缘

 11 “思想汇报”

 12 潇洒风神

第五章

 1 关于“TK”

 2 文笔生涯的“初恋”

 3 缘缘堂的焦门

 4 烟不离手

 5 酒不离口

 6 与周作人

 7 与巴金

 8 共读《人谱》

 9 《瞻瞻底车》

 10 红了樱桃

 11 《二十五史》失而复得

 12 缘缘堂的金笔

 13 杨柳之缘

 14 功德圆满

试读章节

1 风雨惇德堂

石门是浙北古镇。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打仗,越国为抵御吴国进攻,在此垒石为门,石门因此而得名。隋朝时开凿“京杭大运河”,从今北京通州直至今杭州,流经石门时拐了个一百二十度的大弯,因此当地人又称石门为“石门湾”。石门湾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这里水网密布,物产富饶,蚕桑染织业发达。后河的木桥旁坐落着一家老屋——丰同裕染坊。这座染坊,便是大艺术家丰子恺的出生之地。

丰家祖籍浙江金华汤溪镇,为诗书礼乐世家。明末清初,丰家迁至石门,从此安居在这里。丰子恺祖上虽靠染布维持生计,但对染坊经营之事并不擅长,一直生意惨淡。丰子恺祖父名小康,排行第八,因病早逝。祖母沈氏,人称“沈八娘娘”。沈八娘娘对儿子丰鐄寄予厚望,希望他一心求学,考取功名,在仕途上一展才华,以光门庭。但事与愿违,丰鐄连续三次去杭州应试,都未考中,心情十分抑郁。

此时,他与妻子钟云芳已生下6个女儿。按照旧社会的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加“屡试不中”使原本心情糟糕的丰鐄更加郁闷。1898年11月9日,妻子又将生产,丰鐄特别渴望妻子能生个男孩延续香火。妻子临盆前,丰鐄在惇德堂外焦灼地踱来踱去,忐忑不安。不多时,屋里突然传来婴儿清脆的啼哭声,这个丰家唯一的男孩带着众人的期盼终于降临人间。丰鐄中年得子,欣喜若狂。他视男孩为宝玉,给孩子取乳名为慈玉。慈玉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丰子恺。

丰子恺的诞生给丰家带来了欢乐,也为三次落第的丰鐄增添了再次应试的动力和信心。1902年,38岁的丰鐄再次踏上赴杭州应试的征程。

考完回家,丰鐄并未抱太大希望,依旧每天喝酒解闷,哄儿子玩耍。有一天,邻人来报,说在东高桥上看到官府的报事船向这边开来,锣声阵阵,船上人高喊着:“木场桥丰鐄中举了。”

丰鐄起初不以为然,想是邻人有意捉弄,并未相信。但没多久,报事船已到后河,锣声也渐行渐近,只听众人高喊:“丰鐄接诰封。”丰鲼这才如梦方醒。

报事人来到悖德堂,通知丰鐄迎接喜报。家里人急忙摆好香案,把屋内简单布置了一番。丰鐄这时穿戴整齐,戴上红缨帽,行三跪九叩之礼。沈八娘娘从头上取下金挖耳,将诰封挑开。报事人便开始宣告喜报:“贵府老爷丰鲼高中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第八十七名举人。”简单的迎接仪式结束后,丰家又恭恭敬敬送走了报事船,准备张灯结彩,好好庆贺三天。附近的乡贤文人、亲朋好友闻此喜讯纷纷前来祝贺,丰家人忙着迎来送往,热闹非凡。

但好景不长,庆贺的酒席过去没几天,沈八娘娘不幸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按照清朝规定,丰鐄须在家守孝三年,无法进京会试当官。然而就在这期间,科举制度废除了,他当官的厚望从此化为了泡影。

丰鐄十几年如一日为考试刻苦攻读,终于如愿中举,却因家中变故无缘仕途,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世事难料,也无可奈何。迫于生计,他只好在家设私塾教书,年幼的丰子恺也在座下学习。

母亲的去世和仕途无望使原本虚弱多病的丰鐄积郁成疾,于1906年不幸离开了人世。

丰鐄去世后,孤儿寡母的日子更加艰辛。为光宗耀祖,不耽误丰子恺的学业,母亲钟云芳顶着生活的重压又把他送到了于云芝先生的私塾继续读书学习。

P3-5

序言

目前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和主要的交通枢纽,我们都能看到丰子恺的漫画。他的漫画简洁生动,清新自然,意味深长,既有古典诗词的美妙意境,又不失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和气韵。这种画风在民国时期广受欢迎,老人和孩子甚至文盲都能看得懂,丰子恺也因此声名远播,被漫画理论家誉为中国近代漫画的鼻祖和抒情漫画的创始人。

丰子恺一生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在众多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漫画闻名于世,散文、音乐研究、译作等也十分出色,如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音乐著作《音乐入门》和他翻译的日本名著《源氏物语》等,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丰子恺并非天才,况且他在世时,经历了中国几个艰难和动乱的历史时期,其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这些成就与他勤奋好学和善于钻研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

在校期间,丰子恺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在西湖边写生。在日本游学时,为练习曲子,他拉小提琴至深夜,曾被房东警告多次。为搜集绘画素材,每到一处,他都随身带着速写本,方便写诗和记录有感触的场景。回家后再根据所记反复琢磨,绘成作品。他几乎一生都保持着这个习惯,新中国成立后他去黄山旅游、去江西考察、到北京开会均是惜时如金,笔不离手。正因如此,他才有那么多著作面世。

丰子恺特别注重学习的方式方法。一到日本,他便开始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他在洋画研究会学习绘画,同时去东亚预备学校进修日文。他还大量阅读日本和欧洲的古典文学名著。后来他发觉自己所带的钱财难以支持他在学习上的广泛涉猎,也觉悟到各种学问的深广,倒不如在东京到处走走看看,呼吸一下这里的艺术空气。于是他便利用课余时间去观看展览、游览名胜古迹和跑图书馆等。这样一来,他不仅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更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日本的旧书摊上,他发现了竹久梦二的画集,一下便被这种画风所吸引,回国后便开始尝试中国风的漫画创作,于是,子恺漫画诞生了。丰子恺没有见过日本画家竹久梦二本人,更没有经过竹久梦二的亲授,只是通过欣赏作品汲取营养,触类旁通。这就说明,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丰子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他的博爱。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他的漫画里没有明星和领袖,有的只是邻居大婶、小商小贩、目不识丁的叫花子等。这些被旧社会看不起的穷人,却被丰子恺画到了作品里。于是很多人认为他的画有伤风化,难登大雅之堂。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大浪淘沙,同时代不少画家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人们淡忘,而丰子恺的画却依然保持着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呢?细细想来,丰子恺的画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如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悲欢离合,饱含着作者的悲悯仁爱之情、忧国忧民之思。  丰子恺还是一位童心未泯的“小大人”。他认为儿童是世上最真的人。儿童性格直率,没有大人们所谓的人情世故,所以说话都说“真话”,做事没有功利心。画家认为这是人性的闪光点,值得颂扬。他的儿童漫画贴近儿童生活,是儿童思想、天性和情绪的真实反映,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对社会进行了有力的讽刺。

说到丰子恺,有一部书不得不提,那就是《护生画集》。《护生画集》画的都是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故事。动物、植物和人一样,也是地球上有生命的一分子。但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的恶念和贪念,动植物的生命惨遭践踏,不少物种已濒临灭绝或业已绝迹。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护生画集》教我们关爱生命,常怀慈悲,树立大爱精神。

丰子恺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永不屈服。面对日本侵略者,他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开始了八年艰辛的逃难生涯。在逃难过程中,虽曾有过多次升官发财的机会,但他从未附庸权贵,而是用画笔顽强地与侵略者做斗争,保持着一颗大义凛然的爱国之心。这是作为一位艺术家最难能可贵之处。

《丰子恺的故事》讲述的是丰子恺从少年直至终老的人生故事。这既是一部传记式的故事集,也是一部反映大千世界和人生百态的社会之书。

走进《丰子恺的故事》,走近大师的人生,相信这本书会对小读者们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启迪。

吴浩然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朱自清(著名作家)

我觉得,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作漫画、写随笔的缘故,我所喜欢的,乃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如果在现代要想找寻陶渊明、王维那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罢。他在庞杂诈伪的海派文人之中,有鹤立鸡群之感。

——吉川幸次郎(日本汉学家)

以儿童为师,以自然为友,以“赤心国”和“明心国”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国”,不忘初心,作善知识。丰子恺先生一生的故事和作品,不仅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单纯、烂漫和完整的童心世界。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种亦诗亦哲、童心即佛性的生命境界。

——徐鲁(诗人、作家)

这是我们家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真实的烙印。

——丰一吟(画家、翻译家,丰子恺幼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丰子恺的故事/魔法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浩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95952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1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2017054858
中图分类号 K825.72-49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