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湖南陶瓷考古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文集是2021年长沙召开的“长醴彩瓷与湖南陶瓷考古学术研讨会”的文章合集,主要包括瓷器的起源与成熟、湖南瓷窑的相关研究、古陶瓷的科技检测与仿烧、陶瓷考古的理论与方法等内容。《近百年来六朝瓷器研究述评——兼谈“陶”“瓷”之别》分三个阶段对近百年来六朝瓷器研究情况作了系统梳理和述评。《论岳州窑的装烧工艺》通过观察比对窑址、城址、墓葬出土岳州窑瓷器的装烧痕迹,将汉唐时期岳州窑装烧工艺分为六期,并分析了每一期装烧工艺的特点。《川渝地区出土汉六朝瓷器初步研究》《六朝长干里越城遗址出土岳州窑青瓷概述》《安徽境内发现的长沙窑瓷器研究》介绍了当地出土的来自于岳州窑、洪州窑、长沙窑等长江中游窑口的产品种类、运输路线及历史背景。《长沙窑釉彩的制作工艺探讨》《唐代的高温“釉上”彩与双层“分相乳浊”釉技术》《邛窑十方堂遗址出土五代“类物瓷”工艺研究》运用检测仪器对长沙窑或同时期的邛窑等窑口的产品进行了科技分析,着重探讨了高温彩绘瓷产品彩釉的施釉工艺及其形成机理。 目录 近百年来六朝瓷器研究述评的回顾与展望 张科 浙江地区汉代原始瓷窑址——兼谈上渚山窑址在瓷器起源上的地位 郝雪琳、郑建明 湖南东汉墓出土的蓝釉珠玑 李建毛论岳州窑的装烧工艺 杨宁波 四川地区出土汉六朝瓷器的产地、输入路线及相关问题 易立 六朝建康城长干里越城遗址出土岳州窑青瓷概述 陈大海、苏舒 试论唐代的高温釉上彩和双层釉技术 崔剑锋 长沙窑绿釉、红釉呈色特征及机理分析 侯佳钰、张兴国、胡颖芳、周润垦、李合、丁银忠、康葆强、雷勇 长沙窑釉彩工艺研究兼论古代釉彩演变 王恩元、张兴国、龚玉武、吴婧玮、朱逸冰、邱玮钰 安徽省内发现的长沙窑瓷器研究 陈超 邛窑十方堂遗址出土五代“类钧瓷”工艺研究 徐雪琨、黄晓枫、崔剑锋 江西萍乡南坑窑与赣湘青白瓷技术的传播 秦大树、李凯 简述江西古代陶瓷文明的发展特点——以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中心 张文江、李兆云 长醴彩瓷与湖南陶瓷考古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湖南陶瓷考古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博物馆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813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22 |
CIP核字 | 2023125113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3 |
宽 | 223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