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书信集,其中写给子女的家书有一百三十余封,内容涉及生活、交友、治学、立业、成家等各个方面,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和真切感情。在这些家书中,梁启超时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与子女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引导子女全面发展,体现了梁氏宽严相济、温和开明的家风。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各自成才,其中更有三位院士,可谓成就惊人。本书中的书信、文章便充分展现了当年梁启超教育子女的理念与智慧,值得当下父母学习和借鉴。
图书 |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书信集,其中写给子女的家书有一百三十余封,内容涉及生活、交友、治学、立业、成家等各个方面,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和真切感情。在这些家书中,梁启超时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与子女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引导子女全面发展,体现了梁氏宽严相济、温和开明的家风。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各自成才,其中更有三位院士,可谓成就惊人。本书中的书信、文章便充分展现了当年梁启超教育子女的理念与智慧,值得当下父母学习和借鉴。 目录 第一篇 致 孩子们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 1916年 1919年、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附 诗二首 词三首 第二篇 致 妻子李蕙仙 1898年10月29日 致 李蕙仙 1898年11月19日 致 李蕙仙 1898年11月26日 致 李蕙仙 1898年12月10日 致 李蕙仙 1899年3月13日 致 李蕙仙 1899年5月3日 致 李蕙仙 1900年5月20日 致 李蕙仙 1900年6月30日 致 李蕙仙 第三篇 家世与亲人 三十自述 从军日记 哀 启 我之为童子时 悼 启 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 第四篇 家教与讲学 读《孟子》记 论女学 导语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个个不凡,成就卓著。 长子梁思成被誉为“中国建筑之父”;次子梁思永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五子梁思礼是梁启超子女中的第三位院士,也是一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顺、梁思忠、梁思庄、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宇也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 梁启超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堪称古今融合的典范,而他的教子良方可以从他写给子女的家书之中总结出来。 本书就是一部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书信集,其中写给子女的家书有一百三十余封,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和真切感情。在这些家书中,梁启超时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与子女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引导子女全面发展。 这些家书蕴藏了梁启超独特的教育理念,展现了梁氏宽严相济、温和开明的家风,相信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启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1078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2023-09-01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0 |
CIP核字 | 2023112642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