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学妙用胡雪岩经商处世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胡雪岩生逢乱世,却能于乱世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于官场、商场、洋场,“游刃于官与商之间,逐追于时与势之中”,成为富甲天下的商贾奇人,其经营智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理性看待胡雪岩,他的奋斗,他的为人处世,他对商道独到的理解,都可以给当代的商界人士和众多想要实现个人价值的读者以诸多启示。

本书用文字还原历史,从人脉、借势、用人、诚信、变通、商道、思谋、眼光等方面入手,对胡雪岩为人处世的智慧作了详尽的剖析和总结,告诉你一个商界奇才的经商智慧和处世之道。

内容推荐

《活学妙用:胡雪岩经商处世之道》写了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地位,堪与中国古代“商圣”陶朱公范蠡相媲美,后人誉之为“亚商圣”。读胡雪岩,可察生意之道;品胡雪岩,可感做人之精;学胡雪岩,可悟商战之法。

目录

第一章 讲方法:笼络人心,广结善缘

 1.送人成仙,经营靠山

 2.礼要送到对方的心上去

 3.抬人铺路,助人如助己

 4.送礼要不留“痕迹”

 5.给人出路,为自己留后路

 6.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

 7.留下面子,拢住人心

 8.花花轿儿人抬人

 9.亲疏之间,掌握分寸

 10.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11.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12.一举多得,多方交友

第二章 巧用势:善假于物,借力成事

 1.巧借局势,造就商神

 2.移花接木,借鸡下蛋

 3.借洋势力发展自己

 4.依靠官势,自立门户

 5.敢想敢干,乘势而行

 6.借助官势做自己的招牌

 7.背靠大树,迎难而上

 8.巧借东风,借力登天

 9.商场借势,左右逢源

 10.替人分忧,人为所用

 11.驾驭时局,占尽先机

第三章 有本事:以人为本,成就霸业

 1.大胆用人,放手干事

 2.网罗人才,为己所用

 3.用真情赢得人心

 4.不拘一格,用人所长

 5.生意第一,感情第二

 6.不遭人妒是庸才

 7.忍痛割爱,奖励人才

 8.不拘泥于一点,全面看人

 9.用人所长,抑制其短

 10.发挥感情在生意中的积极作用

 11.互为知己,互为所用

 12.尊重人才,以财“买”人

第四章 重品牌:诚信待人,信誉至上

 1.以诚待人,坦白做事

 2.树立名气,打响品牌

 3.用诚实无欺来“擦”亮招牌

 4.坚守信用,善始善终

 5.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6.诚信示人,肝胆相照

 7.充实感情,聚积信任度

第五章 懂灵活:善于变通,随机应变

 1.未雨绸缪,谋而后动

 2.用钱“生”钱,开拓进取

 3.变化之中把握机缘

 4.看准时局,随势而变

 5.迅速勇敢地抓住商机

 6.灵活变通,游刃商场

 7.乘势而行,让机会变成财富

 8.在等待中寻找战机

 9.头脑灵活,铜钱眼里翻跟斗

 10.巧妙“变通”,善打“擦边球”

第六章 走正道:以德生财,义中取利

 1.正道取财,遵守商德

 2.心底坦荡,以义服人

 3.重情义,轻钱财

 4.广交朋友,互相帮衬

 5.为民族利益与洋人斗法

第七章 善谋划:目光长远,深谋远虑

 1.打通官场,为以后铺路

 2.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3.立足长远,真不二价

 4.眼光精明,预察先机

 5.心态平和,保持平常心

 6.目光长远,先取势后取利

 7.巧妙斡旋,购枪贷款

 8.回避冲突,不抢同行饭碗

试读章节

胡雪岩字光墉,原籍安徽绩溪。自幼家境贫寒,生计无靠,特别是他父亲胡鹿泉死后,为了养家糊口,胡雪岩更是被迫到杭州城的“信和”钱庄当学徒。当时的钱庄也称钱铺或钱店,是晚清时期中国金融业的主体。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开埠通商,钱庄生意日趋红火。钱庄内部分工大体有内场、外场、信房和库房,等级森严,职员视上一级是否有空缺而决定升迁。胡雪岩进钱庄学生意,是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由于他聪明机敏,能说会道,很受东家的赏识和信任,三年满师之后,就成了这家钱庄的伙计(营业员)。胡雪岩经常单独负责催款收账,从未出过任何纰漏,又被“大伙”(相当于经理)张胖子看中,让他分管“外场”。“外场”俗称“跑街”,主要从事联络客户、放款和兜揽存款的业务。

如果这个时候的胡雪岩安于现状,满足于此,或许几年或许十多年后便会小有家产,然后娶妻生子,也可安度一生。然而,素来胸有大志的胡雪岩并不安于现状,他从小就怀有建立非凡之功的抱负,只是苦于身份卑贱,没有本钱,而无法实现远大抱负。因此,尽管他平常在众人面前总是笑容可掬,但内心却总是郁郁寡欢。

胡雪岩深知,“朝里有人好做官”,不管是当官还是经商,要想升官发财,背后就必须要有靠山。因此,“朝中人”不仅是下面做官者的靠山,也是纵横商海者的靠山。在晚清“官本位”的社会,做生意不能没有自己的靠山,没有靠山就没有了依靠,而没有了依靠,是不能做成大生意的。

对于胡雪岩所处时代的生意人来说,有了靠山,也就有了保护伞,买卖也就可以做得关节通畅、得心应手。好靠山必须官大权重,至于是在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那倒无所谓了。要发迹就必须靠官吏支持,但仅仅凭他一个钱庄小伙计的身份,要想与现成的官吏拉上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胡雪岩一心想做大生意,但要做大生意得有大靠山,否则生意是做不起来的。可是,一个没有背景又缺少银子的钱庄伙计,要到哪儿去找这样的大靠山呢?胡雪岩的眼光与常人不同,一般人都是眼睛向上,只盯着那些正红得发紫的官员,而胡雪岩则眼光向下,找那些虽处低位但却深具潜力的小官儿,这些小官儿有前途但没钱,胡雪岩在适当的时机帮了他们一把,他们自然把胡雪岩看成是伯乐,一辈子都记着他。有朝一日,等这些小官儿发达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胡雪岩自然也会跟着有好日子过。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心想通过经营官场靠山而发达的胡雪岩,终于发现了可以实现梦想的阶梯——王有龄。

胡雪岩一生事业的发达,起始于资助王有龄进京“投供”,他的第一个官场靠山,就是王有龄。如果没有胡雪岩的拼力相助,王有龄将会永无出头之日,而没有王有龄的支持,胡雪岩也不可能在商场迅速崛起。而且,胡雪岩在帮助王有龄的时候,他们之间应该说还是素不相识,胡雪岩也并不能确切地知道王有龄是否一定就有日后的发达,考察他当时的处境,这一举动无异于一场令人惊诧的人生豪赌。然而,正是因为有了最初这一“知其不可赌而赌之”,才有了后来世人瞩目的“红顶商人”。

王有龄,字雪轩,出身于官宦世家,福州人,其父为浙江候补道,在杭州一住数年,没有委任过什么好差事,因老病侵,心情郁闷,客死异乡。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钱,运灵柩回福州,需要好大一笔盘缠,而且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亲戚,王有龄就只好寄居杭州。

由于境况不好,而且举目无亲,王有龄整天无所事事,空怀一腔重整家道的宏愿。由于心情不好便每天在一家名叫“梅花碑”的茶店里穷泡,一壶“龙井”泡成白开水还舍不得走,中午四个制钱买俩烧饼,就算是一顿饭了。

三十几岁的人,落魄潦倒,无精打采,叫人看了反感,可架子还不小,经常是两眼朝天,那就更没有人愿意搭理他。只有胡雪岩例外,略通麻衣相的胡雪岩,发现王有龄是个财富大贵之相,特别是通过与王有龄的攀谈,胡雪岩了解到王有龄的身世,虽然落魄不羁,却出身官宦世家,便认定此人将来定会发达。胡雪岩敏锐地意识到,此人乃自己跻身上流社会的绝好阶梯,所以他就有意识地与王有龄结交。可那王有龄虽然心里很明白,自己乃穷困潦倒之人,但为了掩饰内心极度的自卑,平素特别爱摆官宦子弟的酸架子,老是拉不下面子与胡雪岩交往。然而,越是不可为越为之,胡雪岩绝不会轻易放弃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这天下午,正赶上杭州城一年一度的清明大集,原本生意冷淡的茶楼挤满了人,胡雪岩去的时候,茶客满座,店小二只好将他和王有龄“拼桌”。两人直喝到太阳西下,肚内早就饿得咕咕儿直叫。于是胡雪岩对王有龄说:“走,我请你去摆一碗。”“摆一碗”是杭州的土语,意思是小饮几杯。

王有龄虽婉言谢绝,但招架不住胡雪岩的再三相邀,兼之饥肠辘辘,很长时间没见着荤腥儿了,也就答应出去“摆一碗”。

酒至半酣,闲话也聊得差不多了。胡雪岩忽然提高声音直截了当地说:“王兄,我有句话早想问你。我看你是有本事之人,而且我也略懂点麻衣相术之法,看你颇具富贵之气,为何却自甘潦倒,终日消磨于酒肆茶店之中?”

王有龄听罢,微微一怔,嘴里慢慢嚼着油饼,两眼望着远处,是那种说不出来的茫然落寞。

“叫我说什么好呢?”王有龄转过脸来直视着胡雪岩,长叹一声,然后缓声道:“胡兄,你不是不知道,现在不光是做生意需要本钱,就连做官也需要本钱啊。我乃一贫贱落魄之人,没有本钱,还能谈什么抱负?”言语间甚是凄凉无助。

“做官?王兄哪儿找官做?”

几杯酒下肚后,王有龄已无平时的沉稳之相,叹息道:“不瞒你说,先父在世之日,曾替我捐过一个‘盐大使’之职。”

胡雪岩最是机敏,一看他的神情,就知道此话绝非虚言,赶紧笑道:“哎哟,原来是王老爷,失敬,失敬。”

P3-5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上,商界有两位圣人,一位是陶朱公,另一位就是胡雪岩,所以流传着“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的说法。正如鲁迅先生对胡雪岩的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可以说,胡雪岩是中国近代商界的集大成者,是时代俊杰,商海精英。

胡雪岩生于公元1823年,在他生活的62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位皇帝的王朝统治。而这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无能的阶段,对外屈辱丧权,对内残酷盘剥,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很多富贵人家都不能确保祖宗的遗产,或破产、或被抄,沦为穷人。而胡雪岩却在这种情况下,以一个钱庄学徒的身份,从一无所有,经过不懈的努力,赤手空拳创建了“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终于成为影响朝野的红顶商人、清末首富。他的成功是一种奇迹,也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智慧,迄今一百余年,仍然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他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不是靠命运,也不是靠祖宗荫庇,完全是靠自己,整个过程都是自己所控制的,所以,胡雪岩的成功经验经过分析和归纳,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学习。

时势造英雄。“奇”世造就了胡雪岩这个商界圣人。归根究底,胡雪岩的奇迹,得益于他的人生哲学:“能大能小是条龙。”他说过:“治我损我,拆我的烂污,那是行不通的,甚至让你没有好下场,但是你只要尚有可用的地方,饭总是大家一起吃的。”胡雪岩以自己独到的处世哲学、大智大慧,生财有道,用之有道,身处浊世而不染,与当时乌烟瘴气、腐化堕落、尔虞我诈的官场、商场而言,胡雪岩无异于雪山顶上圣洁的雪莲。古往今来,堪称一代儒商、一代商圣的,恐怕只有胡雪岩当之无愧。

我们都知道,为人处世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如果过分讲究原则,丁卯分明,有棱有角,难免会碰钉子,为周围的人所不容,甚至仇视,正如俗话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是,一个人如果过于圆滑,斤斤计较,老想着揩别人的油,甚至为了蝇头小利而和别人闹得面红耳赤、天翻地覆,必然树敌太多,无真心朋友。而胡雪岩却凭借其绝顶聪明的商人头脑,以睿智的风范,实现了大智大慧与宽容、谦逊、干练的最佳结合,形成了独到的处世哲学,即“能大能小是条龙”。他说过:“体察了人心的喜怒哀乐,顺随了人们的爱憎欲恶,做到了这两点,万事无不可遂,人心无不可得。”胡雪岩做到了大智慧与宽容、谦逊的结合,待人接物,既有知难而进的斗志,又有冷静蕴慧的平和;既有多为他人着想的虚怀若谷,又有严以律己的光明磊落。逆境时,不为己忧,不悲观失望;顺境时,不忘他人,不得意忘形。胡雪岩平常的为人处世,便是其人生哲学的生动写照。

胡雪岩生逢乱世,却能于乱世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于官场、商场、洋场,“游刃于官与商之间,逐追于时与势之中”,成为富甲天下的商贾奇人,其经营智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理性看待胡雪岩,他的奋斗,他的为人处世,他对商道独到的理解,都可以给当代的商界人士和众多想要实现个人价值的读者以诸多启示。

本书用文字还原历史,从人脉、借势、用人、诚信、变通、商道、思谋、眼光等方面入手,对胡雪岩为人处世的智慧作了详尽的剖析和总结,告诉你一个商界奇才的经商智慧和处世之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学妙用胡雪岩经商处世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银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99456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