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尚书古文疏证(上下)(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清初阎若璩所撰《尚书古文疏证》是一部对传世《尚书》所谓“古文”部分辨伪之作。阎若璩积三十余年之力,继承朱熹、梅鷟等人的研究并博稽群书、条分缕析,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文异同等多方面考证,得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是后世伪作的定论。本书不但在学术考据上有承上启下之功,梁启超复许之为“诚思想界之一大解放”(《清代学术概论》五)。 作者简介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於明崇祖九年(一六三六年),卒於清康熙四十三年(一七〇四年)。其先世居山西太原,後徙居江苏淮安。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应徴博学鸿词科,落第後在徐乾学处参与修《一统志》《明史》等书。着有《尚书古文疏证》八卷、《毛朱诗説》一卷、《四书释地》六卷、《释地余论》一卷、《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鐕丘刘记》六卷等,其中《尚书古文疏证》是最重要的一种。 目录 上册 出版説明 尚書古文疏證原序 黄宗義 尚書古文疏證後序 間 詠 尚書古文疏證識 間學林 尚書古文疏證校閱姓氏 卷一 第一 言兩漢書載古文篇數與今異 第二 言古文亡於西晉亂故無以證晚出之僞 第三 言鄚康成注古文篇名與今異 第四 言古文書題卷數篇次當如此 第五 言古文武成見劉歆三統歷者今異 第六 言古文伊訓見三統歷及鄭注者今遺 第七 言晚出泰誓獨遺墨子所引三語爲破綻 第八 言左傳載夏日食之禮今誤作季秋 第九 言左傳德乃降之語今誤入大禹膜 第十 言論語孝乎惟孝爲句今誤點斷 第十一 言孟子引書語今誤入兩處 第十二 言墨子引書語今妄改釋 第十三 言左傳引夏訓語今彊入五子之歌 第十四 言孟子引今文與今合引古文與今不合 第十五 言左傳國語引逸書皆今有 第十六 言禮記引逸書皆今有且誤析一篇爲二 卷二 第十七 言安國古文學源流真僞 第十八 言趙岐不曾見古文 第十九 言安國注論語與今書傳異 第二十 言古文孝經以證書 …… 下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尚书古文疏证(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阎若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2058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2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2023-02-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86 |
CIP核字 | 2023009459 |
中图分类号 | K221.04 |
丛书名 | |
印张 | 4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55 |
高 | 7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