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战时繁荣(1937-1945年温州的经济贸易及其统制)(精)/鸣沙 |
内容 | 内容推荐 1937-1945年的温州,曾被称作中国东南沿海的“唯一口岸”、重庆国民政府经济“生命线”的起点。当地商业贸易在八一三事变后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政治与社会也产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本书以“战时繁荣”为线索,通过考察战时温州商业贸易的嬗变与政府统制经济的政策实践,探讨战争的复杂性,及其给地方社会乃至民众观念带来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冯筱才,1970年生,江西都昌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区域史等。著有《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唯一出海口”:温州口岸的贸易繁荣 战前温州的港口、交通与贸易 全面抗战初期的封锁与通航 广州沦陷前后的温州:东南“唯一交通口岸” 战时商业繁荣的出现 服务业之兴盛 “繁荣”背后的阴影 第二章 战时贸易统制政策在温州的实施 土产输出统制与温州 东南茶叶出口基地 “国宝”桐油的收购及输出 浙江物产调整与温州“八大公司” 进口商品管制与公卖制度 民生难题:粮食的贸易统制 第三章 战时温州的走私与缉私 全面抗战初期温州的走私 帆船走私与“跑单帮” 走私转运中心:黄华与洞头 地方缉私机构及利益纠葛 货物抢运:“走私”故事的另一面 商货税收与保证金之乱 第四章 替代:战时地方性工业品生产之兴盛 战时温州棉纺织业的发展 化工企业的创设 卷烟工厂的勃兴 战时替代与本地化工业生产 炮火、疏散与税收:工业家们的烦恼 第五章 战时经济影响下的地方社会变化 永嘉战时色:“商业气氛特别深厚” 繁荣与腐败:不同立场的批判 消费管制:生活节约运动 统制与社会冲突 物价腾升、政府对策与民众反应 战时地方新兴势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时繁荣(1937-1945年温州的经济贸易及其统制)(精)/鸣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筱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159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96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0 |
CIP核字 | 2023109214 |
中图分类号 | F752.96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4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