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课程就是用“课”的方式去规范或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专业实践,或者说,教师用设计好的“课”的文本或方案影响或指导学生学的过“程”。 课程改革是一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专业实践,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变革过程,从“新课程”走向更新的课程,亦是课程变革的常态。 我们选择这些词,是因为它们对作为一种实践的新课程至关重要。这些词代表着新课程的关键观念与关键实践,这些观念与实践对于课程实施者“领会”“运作”新课程至关重要,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体验”到的课程是否或接近课程理想。 作者简介 周文叶,浙江温州人,1981年出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持教育部教育科学项目“中小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研究”等,共同主编出版(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与教案》,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1.核心素养 2.学业质量标准 3.学习任务 4.课程内容结构化 5.综合学习 6.跨学科主题学习 7.项目化学习 8.深度学习 9.情境学习 10.学科实践 11.因材施教 1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13.大单元教学 14.“教-学-评”一致性 15.过程评价 16.综合评价 17.增值评价 18.学业述评 19.协商式评价 20.表现性评价 21.新技术支持的评价 22.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