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书画精神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中国书画中若干重要问题,通过书画一体的发展历程考察,对书法的文化观念与艺术演进、中国画的观念嬗变、文人意识兴起以及艺术语言的特征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书中既有从文化史视角对书画史嬗变的考索,又有以核心观念为切入点对艺术精神的探求;既有对古老文献的新阐释,又有对艺术作品的“文本细读”;既有对书画家精神世界知识考古的语境还原,又有对书画作品语言体系的动态追踪。
本书与作者所著的《书画》(中华文化元素系列第一辑),具有一定互补意义,前书重点在阐释书画文化的全面知识体系,本书则侧重于一些重要问题的学术考察,对于中国书画精神的内涵探讨将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张建军,男,汉族,博士、教授,美术学、艺术理论及文艺学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访问教授、高级研究学者。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务处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院长,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特聘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中国画论史》等12部专著,在《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书画及诗词作品散见于中外报刊。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学术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多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书画篆刻一体化精神史
第一节 画者文之极:作为文化精华的中国书画
第二节 中国书画观念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诗画一律:诗与画的关系史
第四节 书画本同:书画篆刻交融史
第五节 文房雅兴:文人士大夫与书画文化
第二章 从观念到技术:中国书法的文化思考
第一节 由“书画同源”到书法观念的思考
第二节 权力场与思想史中的李斯书法
第三节 士大夫意识与书法自觉
第四节 制度、技术、观念:中国篆刻的体系
第五节 从碑帖之争到碑帖融合
第三章 复古与创新:中国书法的艺术演进
第一节 追寻高古:章草书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 为什么说王羲之书法是不可超越的
第三节 力度之美——李世民、李邕对行书的开拓
第四节 书法现代性与作为艺术的书法“诗语”问题
第五节 当代书法、篆刻与书法现代性
第四章 传神与写意:中国画精神之旅
第一节 中国画传神论的思想史背景
第二节 “传神”论:从“增补”到“在场”
第三节 “传神”与“气韵生动”
第四节 传神到写意:苏轼、黄庭坚与米芾
第五节 中国画论中“写意”观念考察与辨析
第五章 诗性的浸入:中国画家的意识索隐
第一节 早期士夫画家与早期绘画中的文学牲因素
第二节 宗炳、王微与山水画精神
第三节 诗画一律的观念前史
第四节 情感、品格与笔墨:悍南田
第五节 职业化文人画家的艺术理念:龚贤的画论
第六章 作品与文献的互证:中国画观念与语言的考察
第一节 《历代名画记》与上古至唐代绘画文化
第二节 图式·气韵·用笔·风格
第三节 山水画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法的总结
第四节 绘画中的诗、语言、思
第五节 中国画论中“逸”之观念流变与本义辨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书画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建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46765
开本 16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578
CIP核字 2022062864
中图分类号 J212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5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