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分享教育的意蕴
内容
内容推荐
分享教育是什么?很难用一句两句话来下定义。本书以意象表达的方式把分享比作树、比作旅行、比作水、风、光、歌,旨在表达在分享教育内涵的建构、以分享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的展开、环境的营造、教师的成长、集团的发展等方面,作为深爱教育的一位实践者、思考者的不断追问、反思、实践与提升。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校生活变革的小学生分享品行养成研究》(课题编号:DHA120246)的主要研究成果。
目录
前言 我与分享教育
章 分享如树
――我理解的分享教育
引子 校园里有棵“银杏树”
初识银杏――一次岗位变动
远观银杏――一次意外住院
敬仰银杏――一份发展规划
节 为什么是分享教育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
一群老师给我的启迪
一天总值日的体悟
第二节 分享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本书的启迪
一场论证会的价值
一次“探航”的经历
第三节 师生眼中的“分享”
从“精勤”到“分享”
正是分享好时光
师生说“分享”
第四节 我理解的分享教育
分享教育的逻辑意义
分享教育的价值取向
分享教育的文化内涵
分享教育的研究框架
分享教育的哲学表达
第二章 分享如旅
――给孩子们100种经历
引子 校园里有这样的“一天生活”
学校生活“变一变”
主题学习“玩一玩”
课程整合“做一做”
学生评价“改一改”
节 给孩子们一段温暖的记忆
为什么是“100种经历”
“100种经历”的研究过程
“100种经历”的研究成效
第二节 让孩子们去触摸历史
从神话的窗口看世界
在银杏树下
打开民间艺术世界
第三节 在了解社会中成长
我上学啦
我要做个好孩子
走进老常州
第四节 走,亲近自然去
拥抱春天
发现秋天的足迹
第三章 分享如水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
引子 我喜欢这幕剧
“我是学习的主人”
你是分享的“源”吗
节 “分享”渗进每个课堂
我们追求的分享课堂
从教学行为到学习行为
第二节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
有效分享的课堂在这里
站得高,蹲得下,点得准
走进想象的世界
第三节 “课堂”不只在教室
去“国防园”啦
小学生走进“高职校”
我们的“田野课堂”
第四章 分享如风
――时时处处有分享
引子 校园里有了分享展厅
给孩子们多一点展示空间
孩子们开办个展啦
让展厅成为孩子们分享的平台
节 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
分享园――孩子才华展示的天地
分享长廊――学校智慧分享的平台
拍墙课程――我的学校我做主
民俗街区――弥漫“家乡的味道”
第二节 让每一个角落都有“教育”
阳光驿站:我来说说心里话
生命教育:让空间充满体验
书香长廊:“诚信”静静弥漫
第五章 分享如光
――令人骄傲的教师团队
引子校园里的“三连冠”光环
一等奖背后的故事
专题式的校本教研
节 让团队散发分享之光
我们这样进行分享――实小有个分享论坛
我们这样开展研究――工作室里分享智慧
我们这样进行评比――分享团队是个家
第二节 重新定义“优秀”
青年教师的定位――做最好的自己
中年教师的追求――让优秀成为习惯
老年教师的境界――都是为了孩子
第六章 分享如歌
――我谈教育集团发展
引子“这里的土壤有营养”
化被动为主动
来一次“恳谈会”
节 集团化办学是一种分享
走一条一体化办学之路
建立新的管理机制
第二节 “学会分享”是一种双赢
集团“母体”的分享价值
集团校区的分享意义
第三节 集团办学因分享而走得更远
“同”中追求“异”
走一条“文化引领”的集团办学之路
后记意蕴恒久远,分享在路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分享教育的意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文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969302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22.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