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梭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在金钱和生活方面,他们一直是很乐意帮助我的,我拒绝也拒绝不了;尽管我有时候在接受他们的帮助时说话不甚得体,他们也从不因此就减少对我的帮助,仍继续不断地问我还需要什么。这种热情,简直弄得我受不了。我不需用的东西太多,而我最喜欢的东西,他们却拒绝给我。他们还没有和我交心,还没有对我吐露过真情。我看:他们之所以对我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就是为了省得拿出他们的心。

二十七

由于他们对我绝口不谈他们自己,我只好对他们谈我,尽管我已经谈了许多。

二十八

有那么多其他的关系把他们拴在一起,有那么多人安慰他们说不要担心我,所以我走了他们也没有发现。他们之所以对此感到不满,其原因,不是由于他们因为没有我便感到难过,而是由于他们知道我本人并未因为没有他们而感到痛苦;他们没有料到我在乡下因为没有他们而感到的苦恼,比我在城里因为有了他们而感到的苦恼少得多。

二十九

我认为,真正的善行只能是那些对我的幸福有所增进的事情;只有这种善行,我才对之深表感谢。馈赠金钱和礼物,是无助于我的幸福的。我之所以对人家百般纠缠硬要送我的某种馈赠终于接收,是因为我急于想得到休息,而不是因为我想得到某种好处。不管别人送的礼物值多少钱,也不论送礼物的人费了多少心,由于我接受礼物之后付出的代价比他还多,所以,我只能感谢那些值得感谢的人,而他们也不应当忘记我对他们的情谊,这就是说,我的贫穷无碍于我的为人。我绝不到处去寻找施恩的人和施舍的恩惠。我常常向人郑重申明这些观点,我的做法是对的。至于真正的友谊,那是另外一回事。两个朋友,一个给点财物,另一个收下对方给的财物,这没有什么关系;共同的财物从这个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个人的手里,这不要紧,只要双方都牢记彼此的友情就行了,其他一切,可以通通忘记。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很穷,而他的朋友却很富,他们之间也可以按这样的原则行事。不过,在对待有钱的朋友和没有钱的朋友方面,我的做法是不同的:我让有钱的朋友登门来拜访我;而没有钱的朋友,则由我去登门拜访他。有钱的朋友应当使我忘记他的富有。一个朋友只要能想方设法使我不把他的富有当一回事,我又何必因为他富有而躲避他呢?

三十

我甚至不喜欢向人打听我去办事的街道在哪里,因为,去向人家问路,就得靠人家的指点。我宁肯瞎转悠,走两个小时的冤枉路,也不去问人。我随身带一张巴黎的地图,依靠这张地图和一个小望远镜,我终归可以找到的。尽管我被弄得满身尘土,精疲力尽,而且,走到那条街的时候,又迟到了,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我没有欠任何人的情。

三十一

过去的痛苦,一过去我就把它忘记,而过去的欢乐,我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其味无穷。我把我现在的苦难全都归之于我自己的过错,而把我过去的著作看得如此之与我无关,以致当我领取著作的报酬时,我觉得是在享受另一个人的成果。在这方面,奇怪的是:当某一个人窃取我的心血的结晶时,我的自爱之心就会觉醒起来。我觉得,尽管由于他人的窃取我变穷了,但我手中拥有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如果他还给我留下点东西的话。他这样做,除了我个人的过错以外,又使我增添了一分对一切不公正的做法的愤怒;趁我正在生气的时候对我采取这种做法,这简直比不公正还不公正。P10-12

后记

卢梭的著作开始传入中国,是戊戌变法的时候。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同文译书局出版了他的《民约通义》即后来的《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从1898年到现在的九十多年间,卢梭的几部主要著作,如《忏悔录》、《爱弥儿》、《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新爱洛伊丝》等都陆续译成了中文,而且每本书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译本。一个作家的作品,在另一个国家连续九十多年不断有译本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少的例子。

读过《忏悔录》的人都知道,卢梭青少年时候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全靠他自己刻苦的努力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正如他自己所说:除了国王的宝座他没有坐过以外,其他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他都经历过。因此,他了解社会各阶层人的心,洞察社会的积习和政治腐败的原因,每有著述,都能表达广大的普通人的心声,切中时弊,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也遭到统治阶级的嫉恨和迫害。一个默默无闻的卢梭因著书立说出了名,也因著书立说屡遭厄运,甚至连一个安身之处都难以找到,颠沛流离,穷困一生,1778年7月4日夜11时,这位“名满全欧”的作者入土的时候,给他送葬的,只二三邻人和住在附近的一群农民。晚风习习,农民手中的火把时明时灭,景况十分凄凉。

作为一个作家,卢梭把他的笔看得很神圣。他从来不为写作而写作。1761年1月12日,他给马尔泽尔布的信中说:“如果我是为写作而写作的话,我认为,人们是不会看我的书的。”译者在选译这本《卢梭散文选》的时候,常常想到作者的这句话,因此,所选的篇目,尽量做到每篇都有一个有益于读者的中心思想,或一两句有启发于读者的嘉言。例如,选他的《日内瓦公民让一雅克·卢梭的遗嘱》,就有感于作者《遗嘱》中的第一句话:“我希望我死的时候和我在生之日一样贫穷。”是的,世上如果多有几位卢梭这样安于清贫,敢说真话,一心为读者的利益写作的作家,是读者之福。又如选他的《论公众的幸福》,就有感于作者提出的: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幸福的社会,要看该社会的道德生活是好还是坏。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如果一个社会有宏伟的物质建设而无良好的道德生活环境,人欲横流,奢侈成风,尔诈我虞,不能平平安安地生活,这样的社会,虽有千百种现代化的设施,也不能说是一个“幸福的社会”。今天的社会活动家,如果能留意于此,在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方面多花心思,则不仅功在当代,而且是做了一件造福后世的事情。

卢梭出身平民,尽管曾一度出入于巴黎的上流社会。但他始终热爱大自然。他的书“传遍了各个城市”,但他本人却“转来转去都局限在几处小小的树林中”。他在大自然中思考,在大自然中写作。文如其人;无论是大部头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还是两三千字的短文或一二百字的片断,他都“行文不讲究匀称,完全听其自然,有时候紧凑,有时候松散,有时候措词斟酌,有时候措词又欠考虑;有时严肃,有时诙谐”,此种写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正是他“一生历史的反映”。卢梭的这种笔调,在这本集子所选的文章中随处都可看到。

这本集子共选译卢梭的散文二十七篇,大部分是译者1993年旅居巴黎和在尼斯雅克琳·玛蒂尼约尔(Mlle.Jacqueline Martignolles)家中作客时译的;《一个孤独的散步人的梦》四篇是1994年回北京后译的。

《一个孤独的散步人的梦》是卢梭在世时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他写完《忏悔录》和《对话录》之后开始写作的,因此,心情轻松,无论叙事、叙景和叙情,都娓娓道来,抒情的意味最浓。可惜这部作品没有写完,写到“第十次散步”,未终篇作者便猝然长逝。

卢梭一生有两件事情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一件事情是所谓“玛丽蓉丝带事件”。在一个富人家当仆役的少年卢梭偷了主人的一条丝带,被发现后,他谎称是女佣玛丽蓉偷来送给他的,致使这个小姑娘受到了损害。这是一件有亏道德的事情。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坦白承认此事后,遭到了一些人的猛烈攻击。另一件事情是:他写了一本论教育的名著《爱弥儿》,书中开篇第一卷就讲的是儿童教育。然而,这位谈儿童教育的作者却不教育自己的儿童,他把他自己的几个孩子——他与戴莱丝同居非婚生的孩子——都送进了育婴堂,因此人们指摘他言行不一。对于这两件事情,人们不断攻击他,他也不断为自己辩解,直到晚年写《一个孤独的散步人的梦》的时候,还分别在“第四次散步”和“第九次散步”谈及二事,因此,在这本选集中选译了这两篇文字,看他晚年对这两件使他内疚了几十年的事情如何剖白。

在法国文学的发展中,卢梭有一大功绩,那就是:他把对山川、湖泊和幽谷等大自然景物的描写纳入了文学作品。他的第一次尝试,是在他的《新爱洛伊丝》,他在这本书中对大自然美丽风光的描绘,工笔之细腻,对后来的夏多布里昂(《勒内》)和巴尔扎克(《幽谷百合》)等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说卢梭在《新爱洛伊丝》中对大自然风光的描绘偏重于写景的话,他在《一个孤独的散步人的梦》“第五次散步”中对圣皮埃尔岛的风光的描写则侧重于写入,写人对景物的感受。景物是静止的;人是活动的,有思维的,是人赋予大自然的风光以生命力。在卢梭的笔下,不仅人在景中,而且还调动大自然的山川林木,听从人的安排,为人的心境服务。这样描写,就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

最后,在这本选集中还选译了这部作品的“第十次散步”;这是书中文字最短的一篇,然而也是作者内心的感情流露最真挚的一篇。作者用朴实的笔调表达了他对华伦夫人的爱,表达了他对“妈妈”恩情的无限怀念。可惜这篇追忆昔日情侣的文字没有写完,作者就离开了人间。他对这位曾影响他整个人生历程的善良的妇女还有些什么想说的话没有说?译者不敢妄加揣测,只好留待有不同的爱情经历的读者去猜想……

李平沤

1995年5月于北京经贸大学芍药居塔楼

目录

我的画像

致马尔泽尔布总监先生的四封信

《忏悔录》草稿

在朗读《忏悔录》前发表的谈话

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我的态度

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的遗嘱

享受人生的方法及其他

一个孤独的散步人的梦

《纳尔西斯》序言

论口才

关于一本书的写作方法

论妇女

圣德尼大街的一对夫妇

论暗中由女人引起的重大事件

对一位神甫进献的忠言

论文

给萨娜的书信

一个胸襟开阔的人的思想和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心中的想法

荣誉和美德

论公众的幸福

奢侈、商业和工艺

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关于祖国

论贵族

论风俗

斯巴达和罗马这两个共和国的比较

拉西第蒙的故事

译后记

内容推荐

卢梭曾以其真诚的《忏悔录》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他的《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等也同样引起强烈的反响。然而卢梭却是不幸的,他虽因写作而著名,可写作却使他屡经坎坷。于是,孤独、寂寞的卢梭总是在倾述,一方面阐述他的思想观点,一方面倾述他的心灵,以渴望世人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本书选译了二十七篇卢梭的散文,其中大部分系第一次译成中文。这些作品较全面地概括、反映了卢梭的思想脉络及心灵与性格。

编辑推荐

这本集子共选译卢梭的散文二十七篇,其中,《一个孤独的散步人的梦》是卢梭在世时的最后一部作品。

在这本选集中还选译了这部作品的“第十次散步”;这是书中文字最短的一篇,然而也是作者内心的感情流露最真挚的一篇。作者用朴实的笔调表达了他对华伦夫人的爱,表达了他对“妈妈”恩情的无限怀念。可惜这篇追忆昔日情侣的文字没有写完,作者就离开了人间。他对这位曾影响他整个人生历程的善良的妇女还有些什么想说的话没有说?译者不敢妄加揣测,只好留待有不同的爱情经历的读者去猜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梭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让-雅克·卢梭
译者 李平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4620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64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5
14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