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方先哲思想全书(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方先哲,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哲学体系,其中有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也有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由郝士钊编著的《西方先哲思想全书》按时间顺序,展示西方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及他们的思想,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纯粹的“形而上学”与意识形态上的论说,还有人文、政治、经济等等上的主张。西方很多哲学家被研究得多,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但因不同的视角和文化背景的作用,显得非常繁杂,对此,本书撷取他们最具影响的思想,或将他们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

编写此书,还可以使西方先哲的思想与中国先哲的智慧,共同反映人类灿烂的历史文化,让读者从先哲们伟大的精神文明创造中,感受和聆听到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历史演进方式与伴随历史前进的声音。

内容推荐

  西方先哲,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哲学体系,其中有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也有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但因不同的视角和文化背景的作用,显得非常繁杂,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本书《西方先哲思想全书》撷取他们最具影响的思想,或将他们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既有纯粹的“形而上学”与“意识形态”上的传世论说,也有人文、政治、经济上的明确主张。

《西方先哲思想全书》由郝士钊编著。

目录

米利都时代

 泰勒斯:水是最好的/2

 阿那克西曼德:每一方都“付出补偿”/3

 阿那克西美尼:气体控制灵魂身躯/4

古希腊时代

 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质/8

 克塞诺芬尼:人仿照自己创造了神/9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10

 巴门尼德:人的感官不可靠/12

 阿那克萨戈拉:头发有头发的种子/13

 留基伯:万物由原子构成/15

 恩培多克勒:植物界里也有性别/16

 芝诺:飞着的箭是不动的/18

 高尔吉亚:一切皆为虚妄/20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21

 修昔底德:历史就是当代史/23

 德谟克利特:暧昧的认识/25

 麦里梭:存在过的东西永远存在/26

 伊索克拉底:用体育和哲学训练身心/28

雅典三贤

 苏格拉底:真理只能有一个/32

 柏拉图:马会死,马的含义永恒/35

 亚里士多德:鸡死时,剩下鸡的物质/39

希腊化时代

 安提斯泰尼:“善”就是顺应自然/44

 狄奥根尼:每种通行的印戳都是假的/45

 狄摩西尼:非正义只能胜一时/46

 皮浪:像猪一样不动心/48

 伊壁鸠鲁:享乐乃至善之事/50

 芝诺:德性是终极目标/51

 阿基米德:我能撬动地球/52

 波利比阿:取鉴于前人的覆辙/54

 埃奈西德穆:放弃对任何事物作出判定/55

古罗马时代

 西塞罗:恶法不是法/58

 卢克莱修:无物能由无中生/59

 斐洛:哲学之间有共同的思想基础/60

 塞内加:保护人民是一个国君最伟大的美德/6l

 塞涅卡:服从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63

 普卢塔克: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64

 爱比克泰德:事物的构成跟我没关系/65

 马可·奥勒留:不真实的话不必说/66

 恩披里柯:将判定悬搁起来/68

 琉善:人人有同等的地位/69

 盖仑:自然灵气,生命灵气,动物灵气/71

 德尔图良:在理性之上,还有信仰/73

 奥利金:子是小于父的/74

 普罗提诺:世界横跨两极/75

 波菲利:恶是背离了真实的结果/76

 奥古斯丁:美是分等级的/77

 波伊提乌:不朽的神意/79

西方中世纪

 波爱修:“共相”是否真实存在/82

 阿尔·肯迪:真理寓于事物的存在之中/83

 埃里金纳:美在于神圣秩序的彰显/84

 法拉比: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85

 萨阿迪亚:神无中生有地创造了世界/86

 伊本·西那:物质世界是永恒的/87

 盖比鲁勒:通向启蒙的五大步骤/88

 安瑟伦:信仰寻求理解/89

 洛色林:只有个别行为的罪恶才是真实的/90

 安萨里:世界是在时间中被创造/91

 阿伯拉尔:信仰应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93

 彼得·伦巴德:用亚当的肋骨造女人/94

 阿维洛伊:物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94

 迈蒙尼德:真实信仰和必要信仰/95

 伊本·阿拉比:“小世界”和“大世界”/96

 格罗斯泰斯特:条件相同,需要愈少愈好/97

 圣方济各:向鸟姊妹传教/98

 大阿尔伯特:神学与科学和平并存/99

 罗吉尔·培根:共相只存在于个别之中/100

 波纳文图拉:在灵魂中也有质料/10l

 托马斯·阿奎那:通过上帝的创造物来认识上帝/102

 邓·司各脱:物质能不能思维/104

 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106

 马西利乌斯:律令分为人法和神法/107

 奥卡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108

 布里丹:理性的驴会饿死/109

 威克利夫:个人与上帝可以直接相通/110

 胡斯:有道德的农民比有罪的主教高得多/111

文艺复兴时期

 但丁:肯定知识和理性精神/114

 彼特拉克:可以追求尘世幸福/115

 薄伽丘:幸福在人间/116

 约翰·保尔:一切人生来本属平等/117

 尼古拉·库萨: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118

 洛伦佐·瓦拉:反对传统的经验学派价值体系/120

 达·芬奇:一切认识都从感觉开始/121

 米兰多拉:人是世间的奇迹与宇宙的精华/122

 彭波那齐:美德就是幸福/122

 马基雅维利:自由屈服于腐化/123

 托马斯·莫尔:社会对秩序和纪律的需要/125

 马丁·路德: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126

 闵采尔:用暴力实现社会变革/127

 加尔文:要为人民造福/128

 特勒肖:自然界的一切都具有灵性/130

 让·波丹:所处的时代是进步的/131

 蒙田:增加生命的分量/132

 布鲁诺:认识是从具体事物开始的/133

 康帕内拉:降生就是为了击溃恶习/135

 波墨:上帝自身包含着对立和矛盾/136

 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137

 伽利略:经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138

十七世纪

 赫伯特:启示的真理是存在的/142

 格劳修斯:公海自由的精神/143

 霍布斯:竞争使人求利/144

 伽桑狄:国家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146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147

 路易·勒卢阿:文化是循环发展的/148

 温斯坦莱:共同利用土地和享受土地/149

 李尔本:反对强迫自证有罪/150

 帕斯卡: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152

 波义耳:万物之源的元素有许多种/153

 普芬多夫:每个人都应当积极保护自己/154

 斯宾诺莎:感性知识不可靠/155

 洛克:所有思想反映人类的感官经验/157

 马勒布朗士:上帝的指令是人心的虚构/158

 牛顿:我站在巨人的肩上/159

 培尔:同理性一致的东西没意思/161

十八世纪

 莱布尼茨:禽兽纯粹凭经验/164

 维柯:天神意旨/165

 托兰德:理性是真正的第一法律/166

 沃尔夫: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167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169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170

 巴特勒:重新回到正统的信仰/171

 伏尔泰: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172

 摩莱里:道德的真正基础是自爱/173

 哈特莱:同时联想和相继联想/175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176

 马布利:私有制成为人类一切不幸的根源/177

 里德:人类不能侮辱和反对时代的智慧/177

 休谟: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178

 卢梭: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180

 狄德罗:物质能够自行运动/181

 鲍姆加登: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182

 孔狄亚克:我只会说我感到痛苦/183

 爱尔维修:人获得才智的能力是天生平等的/184

 霍尔巴赫:世界统一于物质/185

 亚当·斯密:一只无形的手/186

 康德:我们能知道什么/188

 莱辛:天才与艺术创造的完美结合/189

 伯克:在尊重人的地方成长/190

 罗比耐:基本原子都具有生命和灵魂/192

 孔多塞:人类不断进步/193

 杰斐逊:人生而平等且独立自主/194

 赫尔德:独特的东西才有价值/195

 拉马克:物种是可以变化的/196

 边沁:快乐就是好的,痛苦就是坏的/197

 葛德文:人的智慧完全是环境的产物/199

 乔治·卡巴尼斯:大脑分泌思想/200

 席勒:质问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201

 巴贝夫:人民的革命/202

 圣西门:经济按计划发展/202

 费希特:自我意识是一种社会现象/203

十九世纪

 施莱尔马赫:自己是一个小宇宙/206

 黑格尔:存在即道理/207

 欧文: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208

 傅立叶:妇女解放的程度/210

 谢林:绝对同一性/211

 叔本华:人生就是一种痛苦/212

 约翰·奥斯汀:实际上是这样的法/213

 巴贝奇:管理的机械原则/214

 孔德:社会同自然并无本质的不同/214

 爱默生:相信你自己的思想/216

 费尔巴哈:思想是人脑的属性/217

 约翰·穆勒:反对“多数的暴虐”/218

 施蒂纳:人都是利己主义者/219

 密尔:没有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220

 魏特林:私有制是罪恶之源/221

 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21

 蒲鲁东:财产就是盗窃/222

 别林斯基:不论证真理而只显示真理/223

 路易·勃朗: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225

 克尔凯戈尔:存在的层次/226

 巴枯宁:热衷于破坏同样是热衷于创造/227

 梭罗:简朴、简朴、简朴/229

 格律恩:科学社会主义/230

 马克思:各尽所能、各取所需/231

 恩格斯:为工人阶级实现权益/232

 斯宾塞:演变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233

 赫胥黎:人猿为祖先并不可耻/235

 车尔尼雪夫斯基:合理利己主义/236

 泰纳:种族、环境和时代/237

 冯特:集体意识决不在各个人的意识之外/239

 狄尔泰:从生活本身去认识生活/240

 托马斯·希尔·格林:人是道德的存在物/242

 马赫:世界仅仅是由感觉构成的/243

 布伦塔诺:心理对客体的指向性/244

 皮尔士:科学走在沼泽上/245

 威廉·詹姆斯:搜寻我们自己的脑海/247

 拉法格:不是正义观念引导人类前进/249

 柯亨:从“先验逻辑”出发/250

 阿芬那留斯:自然界只存在“纯粹经验”/250

 尼采:上帝死了/251

 布拉德雷:“绝对经验”是第一性的/253

 维弗雷多·帕累托:20/80法则/255

 弗雷格:真理是客观的/256

 鲍桑葵:美是一种情感的愉快的领悟/256

 文德尔班:“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258

 毛特纳:不能用语言去认识世界/259

 伯恩施坦: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60

 迈农:每一对象都具有“特性”/261

 罗伊斯: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262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263

 普列汉诺夫:以辩证方式加以运用的经济决定论/265

 维布伦:摆阔性消费/266

 迪尔凯姆:一切社会观念都具强制力/267

 柏格森:生命冲动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268

 约翰·杜威:从生活中学习/269

 迪昂:看到赤裸裸的实在本身/270

 韦伯: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271

二十世纪

 索绪尔:世界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274

 胡塞尔:一切问题都存而不论/275

 塞缪尔·亚历山大: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276

 怀特海:说服逐渐取代征服/277

 米德:“自我”源于社会相互作用/279

 李凯尔特:价值凌驾于一切存在之上/280

 桑塔亚纳:只有审美价值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280

 舍斯托夫:爱才是生活的法则/282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83

 杜里舒:生命自主/285

 阿德勒:创造性自我/286

 普里查德:行为的内在善性在于它的动机/287

 罗素:活力、勇气、敏感、智力/289

 摩尔:承认自己身体的存在/290

 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29l

 秦梯利:教育永远是自我教育/292

 荣格: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293

 马丁·布伯:你我建立相遇关系/295

 凯尔森:国家即法律秩序/296

 石里克: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297

 纽拉特:科学假说不完全依赖于观察/298

 哈特曼:以分析获得世界的理解/299

 马里坦:科学并不认识存在/300

 加塞特:我是我和我的环境/302

 雅斯贝尔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实现自我/303

 巴什拉:家是我们第一个宇宙/304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305

 维特根斯坦: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307

 马塞尔:自己存在的起点是“信念”/308

 海德格尔:技术带来不可抗拒的危险/308

 卡尔纳普:对象语言与元语言/310

 布兰夏德:共同的理性/311

 英伽登:艺术活动是纯粹意向性行为/312

 霍克海默尔:合理社会的推动力/313

 苏珊·朗格:艺术表现的是人类情感/314

 赖尔:还一切事物本来面目/315

 拉康:自我是一种超现实的幻象/316

 内格尔:人最能恰当地表现自然固有的构造/318

 波普尔: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318

 阿多尔诺:维护个人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319

 萨特:他人即地狱/320

 哥德尔:上帝扮演人格化的角色/322

 梅洛·庞蒂:我就是我的身体/324

 马斯洛: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325

 蒯因:经验证据不充分/327

 波伏娃:实现自由是女性解放的目标/328

 西蒙娜·薇依:信仰不是拿来炫耀之物/329

 艾耶尔:一个句子被经验验证的意义/330

 加缪: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331

 法农:殖民主义助长了种族歧视/332

 福柯:权力是贯穿整个社会的“能量流”/334

试读章节

泰勒斯: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约前624一前547或546),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思想家。

泰勒斯最重要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水做的,他说:“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还说:“水是最好的。”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这既不是一眼从表面就能看出来的,更不是脱离观察而纯粹出于想象。生成水的原料——氢气,现在我们认为是一种化学元素,所有其他元素都可由它合成。万物为水的观点是一个十分卓越的科学假说。

泰勒斯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细阅读了尼罗河每年涨退的记录,还亲自查看水退后的现象。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后,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还在淤泥里留下无数微小的胚芽和幼虫。他把这一现象与埃及人原有的关于神造宇宙的神话结合起来,便得出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

对泰勒斯来说,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埃及的祭司宣称大地是从海底升上来的,泰勒斯则认为地球就漂在水上。

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这一说法在当时非常流行。

泰勒斯曾用磁石和琥珀做实验,发现这两种物体对其他物体有吸引力,便认为它们内部有生命力,只是这生命是肉眼看不见的。由此,泰勒斯得出结论:任何一块石头,看上去冰冷坚硬、毫无生气,却也有灵魂蕴涵其中。直到公元前300年,斯多葛派哲学家还用泰勒斯的实验来证实世间万物因有生命而相互吸引。

泰勒斯言谈幽默并非常有哲理。有人问他:“怎样才能过着有哲理和正直的生活?”他回答:“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又有人问他:“你见过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寿的暴君。”还有一个人问他:“你做出一项天文学的发现,想得到些什么?”他回答道:“当你告诉别人时,不说它是你的发现,而说是我的发现,这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阿那克西曼德:每一方都“付出补偿”

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5),出生于米利都。他是一位发明家兼实干家,是第一位地图绘制者,还是第一位以散文而不是以诗歌写下观念的哲学家。他有个非常有名的句子流传至今:“万物诞生之源亦为其结束之因,在相遇时,它们为先后对彼此之不公,互相赔偿赎罪。”

阿那克西曼德是泰勒斯的学生。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但是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水会变成万物,水和其他的物质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水的存在也需要被解释,而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无限者”。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开端,而“无限”没有开端,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他还认为,地球是一个自由浮动的圆柱体,人类处于圆柱体一端的表面之上,而我们的世界只是无数世界中的一个。

阿那克西曼德的著作中只有一个命题保存下来。所以,后来一些作者的报道就成了有关他的发现的主要记载。这个命题把水或火之类的对应特殊物质的消长比喻为人类社会中的善恶报应。例如,无论是冷或热,都不会永远胜过对方,而是每一方都“付出补偿”,以便在它们之间维持平衡。他认为,世界是由一种被称为“无限”的不可察觉的物质形成的。这个不可察觉的物质阶段是处于分离成诸如热和冷、干与湿等对立的性质之前,因而它体现了一切现象最初的统一。阿那克西曼德的这种说法,显然只是一种猜测和想象,但却是最早试图用物质本身来说明宇宙起源和状况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论。这种原始进化论是与传统宗教相对立的。他非常之伟大。

阿那克西曼德的卓越成就之一,他比达尔文早23个世纪提出进化论。阿那克西曼德的理论认为,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的陆地动物都是从类似鱼的祖先演化而来的。最早的生命形态是在原始的温暖与潮湿的互动下自发产生的,第一批生物在类似树皮的外壳保护下,栖息于海底。干地出现后,有些生物面临必须适应新环境的问题。阿那克西曼德再度证明他能跳脱人类中心说的限制,自由地思考。他认为,人类跟其他所有的陆地动物一样,也是自水中生物演化而来的,只有一点不同:婴儿出生时非常无助。因此阿那克西曼德推测,他们在有能力于陆地生存前,必然是由其他种类的海洋生物养育。

阿那克西曼德显然并未建立成熟的进化理论,所以无法解释所有生物的传承,这部分就留待达尔文来完成。

P2-4

序言

西方先哲重思想,中国先哲重智慧,他们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文化。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人们就喜欢思考和审视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苏格拉底对“知识对象”的思考,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沉思,还有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以及叔本华对“意志”的关注,尼采对“悲剧”的反思等等,西方先哲思想各异,所碰撞的理性火花不仅精彩,而且一次次地灼痛了人类自身的灵魂。

理性的思考、思想的审判,形成了具有鲜明思辨色彩的哲学,构成了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其中包括: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热爱思辨的哲学家,通常都很关心各种形而上学问题,热心于探讨有关世界的本质等问题,并试图创造出无所不包的体系以解决所有问题。

对于我们,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是论文写作中内容安排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所以,今天,我们仍值得关注和了解西方先哲的思想。

由于自由与多元,使得西方哲人形成了强烈的怀疑精神,因为他们的思想常常具有颠覆性。对认识本源的颠覆、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颠覆、对传统方法论的颠覆等等。康德、尼采、海德格尔、休谟等等都是颠覆性的思想家,他们的怀疑论,掀起了一场场思想界与哲学界的革命;还有马克思,他所揭示的道德谎言与尼采主旨不同却又类似,颠覆性也很强;另外,维特根斯坦,对形而上学的打击非常大。

由于中国先哲重智慧,因而在理性认识上的二元对立和非此即彼的态度,常常导致两难问题的困境。所以,今天我们学习西方先哲思想,首先要解放自身,以开阔的胸怀去接纳。要把对立的两极联系起来,而不应把二者割裂开来;使对立的两极互补,而不应使二者相互排斥;在对立的两极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掌握恰到好处的分寸。

西方先哲,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哲学体系,其中有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也有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本书按时间顺序,展示西方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及他们的思想,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纯粹的“形而上学”与意识形态上的论说,还有人文、政治、经济等等上的主张。西方很多哲学家被研究得多,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但因不同的视角和文化背景的作用,显得非常繁杂,对此,本书撷取他们最具影响的思想,或将他们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

编写此书,还可以使西方先哲的思想与中国先哲的智慧,共同反映人类灿烂的历史文化,让读者从先哲们伟大的精神文明创造中,感受和聆听到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历史演进方式与伴随历史前进的声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方先哲思想全书(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士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4034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4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