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音乐与声音研究(第5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音乐与声音研究》辑刊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创办。辑刊关注音乐与声音相关的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问题,旨在汇聚国内外在该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与前沿实践经验。本辑内容分为五部分:声音理论、声音实践、音乐传播、表演研究和电影音乐。所录文章从多个视角围绕音乐、声音、媒介、教育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李俊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主持了“高校传媒实验平台与广播影视业界平台的互动研究”“中外影视生产与传播中声音的价值与功能比较研究”“北京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音乐治疗有效性研究”“民族音乐产业创新人才交流平台”等省部级科研项目,负责了“新世纪录音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视唱练耳教学软件”等教改项目。出版了《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和《电视剧音乐》等著作,发表了《音乐艺术与电视传播》《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化之路》和《电影音乐三题》等论文。开设有乐理、视唱练耳、广播音乐节目制作、音乐编辑、邂逅交响乐等课程。 目录 声音理论 “歌剧本性”溯源:统合声音与意义的“人声” 王 敦 声音艺术与生态 王 婧 声音实践 迈向可持续的声音艺术实践 佩尔马格努斯·林德伯格(PerMagnus Lindborg) 钟文 译 女性声音行走:香港的中国内地女性移民与公共空间 桂仁 池城良 音乐传播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音乐传播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曹军军 赵志安 雷华捷 品牌建构过程中音乐应用的参考框架:简论英国广播中心的品牌音乐导航器 魏隽轩 李洋红琳 冯丙奇 校园音乐人作为数字劳动者的“接活儿”危机与福祉: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姚 萌 张 谦 对中韩流行音乐教育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 王 韡 表演研究 “身体构图”理念和肌电图仪(EMG)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光群 “表演的表演”:播客空间中青年主播群体的自我呈现研究 杨 璠 电影音乐 印度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张雅能 希区柯克电影声音风格研究(1929—1964) 汪月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音乐与声音研究(第5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俊梅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358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3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首版时间 | 2024-03-01 |
印刷时间 | 202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6 |
CIP核字 | 2024023221 |
中图分类号 | J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