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内在的自我 马斯洛谈幸福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马斯洛生前未出版作品,豆瓣评分8.8,110个豆列推荐,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幸福,支持儿童成长,促进亲密感,感受挚爱的存在。
内容推荐
在如何看待自我方面,也许没有任何一位心理学家可以超越马斯洛对我们的影响。他关于自我实现、创造性以及幸福感等极具震撼性的观点不仅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影响深远,而且影响了健康、教育、管理理论、组织发展等领域。
在亚伯拉罕·马斯洛著的、爱德华·霍夫曼编的《寻找内在的自我(马斯洛谈幸福)》中,马斯洛将与读者一起分享他包罗万象、新颖有趣的研究和思考。
1.重新认识幸福
我们也许应该把幸福重新定义为攻坚克难时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够使自己回过头来认识到自己原来很幸福(尽管当时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优选方法就是,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份有价值的工作或事业之中。
2.支持儿童成长
儿童需要强有力、坚定、有决断力、自尊以及能够自主的父母。只有这样强有力的父母,才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公平、合理、有秩序、可以预测的世界。
3.促进亲密感
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是较为的,破坏和剥夺亲密关系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疾患。因此,我们有必要与疏离进行抗争,重新找回缺失的亲密感。
4.感受挚爱的存在
在真正的爱情之中,我们不会把爱人和任何其他人进行比较,而是用顺其自然和接纳的方式去尊重和欣赏对方。
目录
中文版序
推荐序
前言
亚伯拉罕·马斯洛小传
第一部分 人格、成长与治疗
1 我早期对文化与人格的理解
2 幸福心理学
3 对自我实现理论的批评
4 接纳存在之爱中的挚爱
5 高峰体验的健康意义
6 审美需要初探
7 儿童的、控制和安全需要
8 约拿情结:理解我们的成长恐惧
9 悲剧心理学
10 是与否:关于乐观现实主义者
11 生理上的不平等与自由意志
12 人本主义生物学:“完满人性”对精英论的启示
13 生活在高阶价值观的世界中
14 重拾感恩
第二部分 心理学的再审视
15 人性的本质
16 高级动机和新心理学
17 欢笑与泪水:心理学遗失的价值
18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
19 科学、心理学与存在主义
20 心理学能为世界做什么
21 被忽略的心理学革命
第三部分 管理、组织和社会变迁
22 超越自发性:对伊萨兰学院的批评
23 通过T小组建立共同体
24 促进友谊、亲密感和共同体
25 定义美国梦
26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新政治
27 关于美国政治的进一步思考
28 沟通:有效管理的关键
29 对邪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由主义的溃败
30 领导、下属和权力:致亨利·盖格的信
31 报纸的动机层次
32 美国管理的动力
致莱因的信
致B.F.斯金纳的信
致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信
致谢
参考文献
书评(媒体评论)
和德鲁克的书一样,本书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豆瓣读者

第一次接触到马斯洛,他将心理学提到了哲学和社会学的高度,很有趣。
——豆瓣读者

这本书虽然是马斯洛去世后出版的,但是非常有真知灼见。无论是关于幸福、权力还是悲剧的论述,都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意见,而是融进了马斯洛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豆瓣读者

作者的若干观点让本来心情灰暗的我顿时感觉明亮起来。其中几篇,作为排解困扰和理清思路的向导还是很不错的。
——豆瓣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内在的自我 马斯洛谈幸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597414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6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