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说中国五千年(民国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渊源流长,从诗三百到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近代白话自由诗,无不饱含着诗人浓烈的情感,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轨迹。《诗说中国五千年》以史为经,以诗为纬,将诗、史结合起来,以求能够以诗证史,辨伪存真,补史书之缺撼,还历史以真实,赏诗歌之优美,品历史之厚重。本书为民国卷。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各种题材的纪事诗,采取“因事系诗”体例,编著了这部书,试图从文史的切合点上寻找真实历史,欣赏诗歌艺术,传播知识,使广大文学爱好者通过系统阅读史诗认识一部中华五千年兴亡史,使广大史学爱好者从中领受诗歌艺术的社会感染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目录

一 风云多变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历史简介

(二)变化无常的政局

1 “二次革命”及其失败

2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3 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 军阀混战及其暴行

5 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护国战争与挫折

(三)社会经济生活

1 农村经济的破败

2 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 第二次国内战争(即十年内战)

(一)历史简介

(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1 对共产党人的血腥屠杀

2 黑暗的独裁统治

(三)共产党人的军事反抗

1 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武装起义

2 开辟红色根据地

3 反击国民党军队的大“围剿”

4 二万五千里长征

5 赣南游击队

(四)九一八事变与救亡运动

1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抗日救亡

2 一·二八事变与关内抗日救亡

3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4 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五)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

1 城乡人民的苦难生活

2 水旱灾害下的底层民众

3 匪患与社会动荡

4 东北同胞的苦难岁月

5 社会风俗与文化生活

三 八年的抗日战争

(一)历史简介

(二)众志成城的军事抗争

1 七七事变与平津陷落

2 上海抗战与南京失守

3 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

4 徐州会战与长沙大火

5 襄阳战役与中国远征军

6 国民党豫湘桂大溃败

7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三)国民党的腐朽统治

1 腐败的吏治

2 汪伪政权的建立

3 国共合作与摩擦

(四)国统区的社会经济生活

1 经济改革与财富集中 

2 人民的苦难生活

(五)解放区的政治与经济

1 整风运动与七大

2 国民党和日寇对解放区的围困和进攻

3 大生产运动

4 解放区人民的快乐生活

四 短暂的和平时期

(一)历史简介

(二)人们对和平的期待和努力

1 人们对和平的期待

2 重庆谈判

(三)国民党破坏和平与人民的反抗

1 国民党破坏和平

2 人民反对破坏和平

3 物价飞涨的国统区

五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三年内战)

(一)历史简介

(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1 腐败的吏治与独裁统治

2 中关商约与国统区经济

3 国统区人民的悲惨生活

(三)蒸蒸日上的解放区

1 解放区的人民生活

2 解放区人民对解放战争的无私奉献

(四)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事斗争

1 国民党的进攻及其失败

2 共产党的战略反攻

3 战略决战

4 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与蒋家王朝的覆灭

作者作品索引

试读章节

一 风云多变的北洋军阀

统治时期

(一)历史简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它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了中外反动势力所中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所谓中华民国,徒有其名,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反动的军事政治集团,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兴起,是由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的。它继承了李鸿章等人出卖国家和反人民的罪恶事业,又替蒋介石政权提供了军事独裁的操作榜样。北洋军阀的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北洋军阀从1895年“新建陆军”产生到1928年垮台,前后共计33年。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前后共计17年。这17年,中国政局动荡不安、变化无常,北京政府前后共更换了13任总统和46届内阁。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17年,从历史过程上看,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袁世凯当权时期:从1912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取得临时大总统职权,到1916年洪宪帝制失败袁世凯毙命,前后共计5年。袁世凯在1912年3月就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在1915年元旦公布了《大总统选举法》,改总统任期5年为10年,可连选连任,并有权指名总统的继任者。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遭到了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宋教仁被刺案件发生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掀起了“二次革命”。由于袁世凯的力量强大,也由于革命党内部的分歧,“二次革命”最后被袁世凯绞杀。反映二次革命及其失败的诗词较多,其代表作品有:《拒授“勋章”》、《感怀》、《感时》、《义旗》、《元旦》等。

袁世凯爬上了正式大总统的宝座以后,仍不满足,便加快了复辟帝制的步伐。为了取得日本对复辟帝制的支持,袁世凯竟然于1915年与日本签订了空前的卖国条约“二十一条”。为反对复辟和卖国,全国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对于复辟帝制与卖国,柳亚子的《孤愤》与毛泽东的《明耻篇》等诗篇表达了全国人民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卖国行为的愤怒心情。

第二阶段,袁世凯的继承者皖系首领段祺瑞当权时期:从袁世凯死后到1920年第二次直皖战争,前后共计4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几个派系,各自依靠不同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另外一些地方军阀在护国战争中借反袁名义纷纷宣布独立,乘机谋取地盘和权力,也以帝国主义为靠山,拥兵自重。这样,中国就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和相互混战争斗的动荡局面。当时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派军阀主要属两大军阀集团:北洋军阀集团和西南军阀集团。在北洋军阀系统中,势力最大的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就任内阁总理。段祺瑞出任总理后,对外依靠日本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武力统一”,并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因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掀起了护法运动,南方还成立了护法军政府,孙中山出任大元帅。但护法战争很快失败,皖系军阀地位巩固。由于军阀内部矛盾尖锐,终于引发了直皖战争。结果皖系失败,直系成为北京政府的实际掌权者。

第三阶段,直系首领曹锟、吴佩孚当权时期:1920年7月,直系战胜皖系后,奉系与直系为争夺中央权力又矛盾激化,终于在1922年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打败了奉系,从而独霸北京政府。1923年曹锟以贿选当上了总统,其实权转移于其下属吴佩孚手中。吴佩孚以洛阳为中心,在美、英支持下,提出“武力统一”中国的主张。南方军阀则高唱“联省自治”反对武力统一。1924年9月开始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冯玉祥的倒戈,直系失败,直系政权瓦解,其前后统治共4年。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大小军阀混战数百次,人民的灾难异常深重。

第四阶段,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时期: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系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北京政府。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领。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奉系不断入关,与其他派系军阀不断混战。奉系全盛时期,势力发展到江浙一带。1928年作战失败。同年6月,张作霖在撤回沈阳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12月,其子张学良宣布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奉系军队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至此,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北洋军阀的相互混战和残酷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马君武的《读史杂感》、周恩来的《次嗥如夫子伤时事原韵》、傅斯年的《心悸》、刘半农的《拟拟曲》、刘大白的《卖布谣》和闻一多的《荒村》等诗篇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历史事实。P1-3

序言

在中国绵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文学艺术的主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寓意含蓄、便于吟诵,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诗经》三百篇,语言质朴优美,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状物纪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从孔子编定之后,一直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儒家学派把它看成是经典,反复进行研读,得其一奥,即足成名家。《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楚辞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到近代白话自由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优秀的作品极为丰富。古典诗歌创作由最初的抒情言志和状物纪事逐渐发展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个流向,其中纪事诗以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感染力,备受社会重视。如汉魏乐屙中的《陌上桑》、《羽林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情韵悠长,脍炙人口;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更是千古绝唱;明清以来李东阳的《花将军歌》,李梦阳的《玄明宫行》,魏源的《江南吟》和《都中吟》,黄遵宪的《聂将军歌》和《哀旅顺》等,诗歌艺术直追前人,均为不朽之作。

编辑纪事诗集是我国学术的优秀传统。南宋计有功广罗唐代诗歌资料,勒成巨帙,最先编成《唐诗纪事》,继有厉鹗的《宋诗纪事》,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陈田的《明诗纪事》,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等。这些纪事作品的时间前后衔接,体例相近,而目的却不尽一致:有的旨在钩沉发微,“以诗证史”;有的意在品藻得失,“以史证诗”;有的只是为了保存一代诗人逸闻趣事和作品。《唐诗纪事》是计有功有感于一代作者事迹泯灭而作,共搜罗了1150位诗人的主要作品和本事,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缺点在于不注资料出处,且选录标准不够严格,无本事的诗篇占有很大数量;《宋诗纪事》是厉鹗有见于后人忽视宋词的艺术价值,为扭转文风而作,他所谓的“事”仍然不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事件,而是专指作者创作诗歌的佚事,兼及诗家评论,近似于一代诗歌总集;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体例师承厉氏,惟辑录标准掌握得比较严格,非纪事诗不入选;陈田的《明诗纪事》亦宗法厉氏,重点仍是搜罗一代诗人故事,间也收录部分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长诗,而“无事可纪”的作品仍占有较大篇幅;邓之诚以史家治诗,对于收入《清史纪事初编》的六百家诗人生平经历均有精确考订,采录两千余首诗,取舍标准颇为谨严,无事可纪的作品概不收录。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所选录的作品不限于名家,“但取其事”,可惜只收录了顺治、康熙两朝纪事诗;钱仲联教授主编《清诗纪事》,于体例则兼取各家之长,引用各种书籍一千余种,收录作者五千余人,编成巨著,一代诗人逸事与重要纪事作品网罗殆尽。以上这些诗集在体例上均系因人系诗,吟诵同一事件的作品散编在各卷之中,由于卷帙浩繁,检索起来很不便利。

“以史证诗”是我国的优良学术传统。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尝谓:“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日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黄宗羲:《万履安先生诗序》,载《南雷文定》前集卷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历代正史大都经过统治者的周密涂改和粉饰,以假乱真,故布疑阵,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使人能够接近历史的真实。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精选了各种题材的纪事诗,采取“因事系诗”体例,编著了这部书,试图从文史的切合点上寻找真实历史,欣赏诗歌艺术,传播知识,使广大文学爱好者通过系统阅读史诗认识一部中华五千年兴亡史,使广大史学爱好者从中领受诗歌艺术的社会感染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是书编撰,发凡起例,力求各卷统一,而由于多人分工负责进行,在细节上很难完全划一,敬请读者原谅。另外,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祈高明指正。

作 者

2006.5.2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说中国五千年(民国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庆琦//岳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11474
开本 16开
页数 5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8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32.75
印次 2
出版地 河南
230
15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