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企业突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内容
编辑推荐

我国为什么进入到高成本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如何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再造新的比较优势?为什么要由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企业如何拥有技术优势?……本书作者将给你一个详尽的答案!

目录

引 言/001

第一章:为什么要由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003

一、要关注和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005

1.我国为什么进入到高成本时代/005

2.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007

二、技术优势高于成本优势/008

1.技术优势是高成本时代的必然选择/008

2.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优势/009

3.新的成本优势有赖于技术优势/010

4.技术优势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011

5.技术优势能有效协调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012

三、挑战高成本时代的战略选择/013

第二章:企业如何拥有技术优势/015

一、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问题/017

1.传统技术方/017

2.高新技术方向/019

二、技术创新的切入点问题/022

1.全方位模式/023

2.知识技术化模式/024

3.技术产业化模式/024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来源问题/024

1.市场风险/026

2.道德风险/026

四、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问题/027

1.影响企业选择技术发展模式的内部因素/028

2.影响企业选择技术发展模式的外部因素/028

五、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筹措问题/029

1.利用自有资金/030

2.利用银行贷款/032

3.吸收直接投资/033

4.吸收风险投资/033

5.其他方式/034

六、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组合问题/036

1.自我开发模式/037

2.社会力量开发模式/037

3.综合开发模式/038

七、企业技术创新的团队问题/038

八、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问题/040

1.一体化技术发展战略/040

2.全面技术能力培养战略/04l

3.技术再创新能力提高战略/041

第三章:技术优势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043

一、选择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046

1.重基础而轻应用的科技发展模式/046

2.重应用而轻基础的科技发展模式/047

3.以吸收和消化国外技术为主的科技发展模式/047

4.全方位有效组合各种因素的综合发展模式/048

二、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发展格局/049

第四章:技术优势与技术创新体制/053

一、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055

1.提高科技人员的经济地位/055

2.提高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056

3.提高科技人员的社会文化地位/056

二、构造高效的实验经济/057

1.投资主体多元化/058

2.运行企业化/059

3.分配效率化/059

4.产出技术化/059

5.发展市场化/059

6.发展社会化/060

第五章:技术优势与技术创新资金问题/061

一、在国际化进程中积累技术创新资金/063

1.关注国际贸易/063

2.关注吸引国际资本/064

3.关注劳务出口/065

4.关注对外投资/066

二、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积累技术创新资金/067

1.调节社会分配格局/067

2.引导企业资金使用方向/068

3.完善法律制度/069

4.深化体制改革/070

5.创造良好环境/070

三、用金融市场积聚技术创新资金/071

1.完善间接融资市场/071

2.完善直接融资市场/073

3.开拓技术创新融资渠道的具体做法/076

四、最高效地使用和保护技术创新资金/077

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077

2.有效保护科技创新资金的利益/078

第六章:技术优势与技术开发问题/079

一、独创型技术开发/081

二、综合型技术开发/082

三、克服负效应的技术开发/083

四、消费需求型技术开发/085

五、军转民型技术开发/086

六、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087

第七章:技术优势与技术交易市场/089

一、构建良好的技术交易市场/091

二、技术交易市场的风险防范问题/093

1.市场风险/093

2.道德风险/093

三、技术交易市场的规范性问题/094

第八章:技术优势与科技创新管理政策/097

一、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099

二、动态结构的流动性原则/100

三、自动调节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原则/102

四、同整个社会活动相协调的原则/103

第九章:技术优势与技术产业化问题/107

一、选择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模式/109

1.技术产业化以市场化为基础/109

2.技术产业化以企业为主体/110

3.技术产业化以国情为出发点/111

二、构建有效的技术产业化融资体系/112

第十章:技术优势与技术创新的社会基础/115

一、形成强大的科学创新体系/117

二、形成雄厚的教育基础/119

三、形成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119

四、形成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120

第十一章:高成本时代与产业结构调整/123

一、调整制造业/125

1.尽快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125

2.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128

二、调整基础产业/131

1.推进基础产业的市场化/134

2.注重基础产业的技术升级/134

3.加速基础产业的有效整合/135

4.加速基础产业的产业化/135

5.注重维系基础产业的热点/136

三、调整高新技术产业/137

1.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及实验室经济的形成/141

2.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142

3.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143

4.组织形式的合理化/143

5.发展方向的多元化/144

6.发展主体的企业化/145

四、调整服务/146

1.传统服务/146

2.现代服务/149

3.精神产品服务业/155

第十二章:塑造新成本优势/161

一、节约型内部成本优势/163

1.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型的集约经营/165

2.环境污染型的粗放经营转向清洁型的集约经营/167

二、规模性内部成本优势/169

1.选择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169

2.寻求有效实现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途径/174

3.规模经济效益的最佳生产规模集中度/180

三、管理性内部成本优势/183

1.企业管理模式创新/184

2.企业管理轴心创新/193

3.企业管理体制创新/202

4.企业管理目标创新/206

5.企业管理手段创新/212

6.企业管理组合创新/218

第十三章:高成本时代与社会成本的降低/229

一、提高政府效率与降低企业社会成本/231

1.完善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231

2.政府管理社会经济应遵循的管理原则/237

二、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与降低企业社会成本/240

1.有效界定政府功能与市场经济作用的相互关系/240

2.市场经济的市场规则的充分作用/247

三、消除乱收费和降低企业社会成本/257

1.坚决禁止行政乱收费/258

2.坚决清理行政审批收费/258

3.坚决禁止各种所谓赞助费/259

4.坚决禁止向非公有经济企业乱收费/259

5.坚决禁止交通运输方面的乱收费/260

试读章节

形成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所谓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就是指社会应该为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组织形式。技术创新同任何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一样,都有其自己的组织形式。从目前的技术创新现状来看,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社区化与园区化,对于这两种组织形式,不能孤立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关键是要看哪一个最适合于技术创新的需要。也就是说,要选择最适合于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应该说,凡是适合于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就是合理化的组织形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人们非常强调园区化这种组织形式,当然,这也是对的,但是,现在许多人把科技园区误认为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将科技园区称之为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实际上科技园区并不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器,而是技术创新的一种组织方式。

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可能采取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社会化形式,也就是不为科技的发展专门开辟一个相对集中的社区,而是将技术创新分散于各社区之中,是和社会上原有的社区融为一体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园区形式,即专门为技术创新开辟一个相对集中的发展区域,叫科技园区。因此,人们在讨论搞园区化还是搞社区化的时候,也就是谈在技术创新中到底是采取社区方式还是采取园区的方式时,实际上是讨论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的选择,而不是说园区就是孵化器,所以,把科技园区讲成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器,这是不对的。

尤其应该看到,即就是就科技园区来说,我们的科技园区也还没有进入真正的产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半政府功能,也就是园区把政府批给自己的地拿出来开发,通过卖地的方式获得开发的资金,结果园区开发完了,园区的开发主体也就寿终正寝了。有人形容这种情况说:就好像一个人只有一辆火车而没有铁路一样,为了使火车跑动,就只好卖车皮修路,卖一节车皮,用换来的钱修一段铁路,火车走一段又没有路了,那就再卖车皮来修路,最后的结果是路修好了,但火车也已全部卖掉了。由此可见,如果科技园区的开发不是一种产业,也就是不是实行企业化开发,那么最后是很难保证园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际上科技园区的开发也是一种产业,全世界现在有一种称之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化的研究课题,也就是说,园区开发往往都产业化了,即企业化开发了,因而可以称之为科技园区经济,或科技园区产业。

可见,科技园区根本就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而仅仅是技术创新的一种组织方式,而且,这种组织方式今后不应由政府出面承担其组织功能,而是应慢慢地走向企业化,实行产业化开发。也就是说,有些公司未来可能专门开发科技园区,成为科技园区开发型的企业,例如当中关村开发完了,就再到其他的地方去开发,从而高科技园区开发完全是一种产业,是企业的投资行为。

总之,我们应该注重科技园区这种技术创新形式,但是不能任意夸大它,还应重视社区形式,实行园区形式与社区形式的有效组合。P120-121

序言

2003年"非典"之后,我感觉到我国的低成本时代即将结束,高成本时代即将到来,因而我国企业不可能再依靠成本优势即低成本而生存和发展了,必须要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2004年我国经济的资源约束性经济过热,即煤、电、油、汽的能源紧张和交通运输紧张等资源约束推动我国经济过热,以及后来我们迫不得已所进行的旨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的宏观调控,使我进一步感觉到我国低成本时代的结束而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性的价格竞争,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国际因素也会推动我国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必须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所以自2003年以来,我一直就这个问题在进行跟踪和研究。我原来判断,我国的高成本时代恐怕要到2015年左右才能到来,没有想到提前十余年而到来了。高成本时代的过早到来,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当然政府也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全方位地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调整我们发展经济的思维和方法。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再造新的比较优势?我根据自己的研究,这几年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些论文,并在不同会议上做过有关的演讲,例如2005年在浙江省民营企业转型论坛、深圳市民营企业论坛、常州市民营企业转型论坛、中国企业战略创新论坛等会议上专门就这个问题发表了演讲。到目前为止,已大致形成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较为系统的认识,有了一个基本的思维框架。为了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转型,使中国企业能在高成本时代较快地由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我将自己的这些论文及演讲录音整理稿,依据其内在的逻辑性,编辑成了此书,供大家在研究和讨论问题中借鉴。

我的总体思维逻辑是:应对高成本时代中国企业和政府必须做好四件事:一是全方位推动技术创新,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二是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结构调整而降低成本和实现技术优势;三是推动企业从外部成本优势而转向内部成本优势,再造新的成本优势;四是大力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因为企业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因而当生产成本上升的时候,就必须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本书正是按照这样的总体思维逻辑来安排结构的,即首先从各方面论证技术优势形成问题,然后再分析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而应对高成本时代的问题,接着分析新的成本优势的再造问题,最后分析降低企业社会成本的问题。

魏杰

2005年7月于清华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企业突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78466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