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诗偈三百首1:满船空载月明归》是台湾心理催眠大师廖阅鹏二十年禅修心得之大成,是禅学入门的最佳读本,是禅修进阶的理想指南。
书中,精心选择的禅学经典,画龙点睛的白话翻译,慧眼独具的现代诠释,方便易查的源流图解,还有三百首最著名的诗偈,字字珠玑,宛如音符在五线谱上欢欣雀跃。不可说的禅,在此以诗的语言说的明明白白!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北大教授、学者张颐武,心理咨询专家陶思璇倾力推荐。
图书 | 满船空载月明归(禅门诗偈三百首1) |
内容 | 编辑推荐 《禅门诗偈三百首1:满船空载月明归》是台湾心理催眠大师廖阅鹏二十年禅修心得之大成,是禅学入门的最佳读本,是禅修进阶的理想指南。 书中,精心选择的禅学经典,画龙点睛的白话翻译,慧眼独具的现代诠释,方便易查的源流图解,还有三百首最著名的诗偈,字字珠玑,宛如音符在五线谱上欢欣雀跃。不可说的禅,在此以诗的语言说的明明白白!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北大教授、学者张颐武,心理咨询专家陶思璇倾力推荐。 内容推荐 许多时候,不可说的禅,在禅诗里却以诗的语言说得明明白白。 《禅门诗偈三百首1:满船空载月明归》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 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禅门诗偈三百首1:满船空载月明归》由廖阅鹏编写。 目录 前言 1 罪福如幻起亦灭 2 无喜也无忧 3 不时心似冰 4 犹如斩春风 5 千古不留迹 6 我有一方便 7 他人骑大马 8 城外土馒头 9 处处逢归路 10 泣露千般草 11 世有一等流 12 不如林下贫 13 圆月上寒山 14 吾心似秋月 15 寒山月华白 16 明月清风是我家 17 圆满光华不磨莹 18 千年石上古人踪 19 心似孤云无所依 20 出家要清闲 21 一颗水精绝瑕翳 22 不与凡圣同躔 23 豁然自觉是真珠 24 有物先天地 25 空手把锄头 26 夜夜抱佛眠 27 身是菩提树 28 菩提本无树 29 如日处虚空 30 佛法在世间 31 菩提性宛然 32 心迷法华转 33 慧能没伎俩 34 无取无舍无憎爱 35 线断一时休 36 道体本无修 37 无端起知见 38 一道神光万境闲 39 一池荷叶衣无数 40 一任清风送白云 41 摧残枯木倚寒林 42 山中问答 43 过香积寺 44 终南别业 45 辛夷坞 46 空山不见人 47 寻隐者不遇 48 时有落花至 49 秋晚宿破山寺 50 寄法华寺简灵澈上人 51 寓言 52 乐禅心似荡 53 写真 54 宿天柱观 55 送朱放 56 题王僧院 57 池上莲花不自开 58 菩萨无烦恼 59 一切尽归如 60 寂寥无一人 61 我犹佯不知 62 心空及第归 63 莲花处处开 64 更无别路超生死 65 空拳只是婴儿信 66 护生须是杀 67 不是一番寒彻骨 68 满船空载月明归 69 鱼鼓颂 70 月下披云笑一声 71 大道虚旷 72 百年钻故纸 73 百尺竿头须进步 74 学道之人不识真 75 举手攀南斗 76 唯有虚空独湛然 77 安心偈 78 观江际小儿垂钓 79 三十年来寻剑客 80 一击忘所知 81 咏花 82 不持戒,不坐禅 83 青山总不知 84 无情说法不思议 85 我今不是渠 86 五位君臣颂之一 87 五位君臣颂之二 88 五位君臣颂之三 89 五位君臣颂之四 90 五位君臣颂之五 91 只到潼关即便休 92 过在寻他舌头路 93 宇内为闲客 94 木马逐风嘶 95 四禁偈 96 龙牙山里龙 97 学道无端学画龙 98 木食草衣心似月 99 学道如钻火 100 我路碧空外 101 破除烦恼重增病 102 得见此松老 103 禅子火急悟 104 万里无寸草 105 都缘无事可商量 106 金屑眼中翳 107 云门耸峻白云低 108 卷起帘来见天下 109 万象之中独露身 110 如今枕上无闲梦 111 直下犹难会 112 此日平生眼豁开 113 自遣 114 拟古别离 115 有时鬼笑两三声 116 禅客相逢只弹指 117 觉知如幻幻无为 118 何须待零落 119 起来天地还依旧 120 贵买朱砂画月 121 扬子江头浪最深 122 西方净土,且无酒酤 123 幽鸟语如篁 124 永日萧然坐 125 学道如钻火 126 老病是为依托 127 大功不宰 128 道贵如愚 129 荒草寻幽径 130 满目青山 131 学道须是铁汉 132 山居 133 退步原来是向前 134 一钵千家饭 135 我有一布袋 136 全露法王身 137 言下忽知非 138 桃花依旧笑春风 139 一梦 140 贻老僧 141 驴马也升天 142 老病 143 野老无心见贵人 144 乘舟西上 145 明月清风付与谁 146 大冶洪炉 147 昨夜云随风雨去 148 观潮 149 题西林壁 150 宿东林寺 试读章节 1 罪福如幻起亦灭 毗舍浮佛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景德传灯录》卷一页十五 【白话新唱】 身体是由地、水、火、风构成的 心理是与外境相应而产生的 如果没有外境也不会有心理的种种感受 同样的 人们心理上的罪恶与幸福的感受 也是这般因缘和合产生的幻觉 只是幻觉而已 也会随着因缘消灭而消灭 智慧猛利的人一了解到只是幻觉而已 立刻能不为罪恶所忧,不为幸福而喜 【分析与鉴赏】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紫柏真可,很重视这首昆舍浮佛偈,常常教人持诵。他认为这首偈是“去来诸佛心印,禅之真源”,曾说过:“吾持此偈二十余年,已熟半句;(若)熟两句,死生事无虑矣!” 本偈最后说:“罪福如幻起亦灭。”其实,把任何相对义代入“罪福”,都能成立,例如大小、明暗、天堂地狱、涅架轮回……一切都是如幻起亦灭。用这样透彻的智慧来观照人的身与心,世界的事与物,莫不如此。 单单只是提醒自己: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消失,幸福终究会结束,红颜毕竟会老去,英雄毕竟会白头,人生自古谁无死?就足以使人眼明心清,对眼前的遭遇起了不同的感受。 人们常沉迷于眼前之境,往往也是因为没把事物必将起亦灭放在心上,只看见刀刃上的蜜,没看见蜜之下的刀锋。 至于看清真相后,个人如何抉择生命情调,那是个人的决定了。 2 无喜也无忧 摩孥罗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景德传灯录》卷二页三十五 【白话新唱】 我们的心随着外面千变万化的境界转变 这个能转变流畅的心就是极深的奥秘 只要随着外境流转时能够认得自心本性 这样无喜也无忧就是解脱 【分析与鉴赏】 当你起心动念寻思:“到底什么是禅呢?”这时不要再推理下去,反而该倒转寻思的对象,回到自已的念头上:“到底是谁在寻思‘到底什么是禅’呢?” 能够思考推理的心,本身就是佛性的显现,当你有任何起心动念时,佛性已参与其中。倘若你再寻思“到底什么是佛性”,不正是戴着眼镜找眼镜吗? 随着因缘河流,一路漂去,无妨。如果一定要说:我要向东,我要向西,我要逆流而上……那反而是大我执、大我慢。 但是随流要认得本性,否则与一般被业风吹东吹西的轮回众生有何差异? 同样生活在世界脉动中,同样受物质世界的律则束缚,悟道者与未悟者的差别即在于前者知道而无为,后者不知道而想有所作为。 一样被水果刀在手指上削出一道血口,悟道者未必能少掉肉体疼痛之苦,他只是比凡人更清楚肉体、痛苦的虚幻。在痛苦之时,也明显体验到疼痛亦是佛性的妙用,而能做到“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3 不时心似冰慧永 高山飞瀑沫,野寺少燃灯, 坐对玲珑月,不时心似冰。 出处不详 【白话新唱】 高山上瀑布奔流 清凉圆润的泡沫飞翔在空中 天色虽然黑暗了 无人拜访的寺庙也没有点上灯火 我独自坐在瀑布旁 望着近在眼前的月亮 晶莹剔透 那就是我的心 无论红尘有多少喧嚷 这里依然宁静 【分析与鉴赏】 无人的高山,无人的野寺,黑暗的夜色,孤僧独自月下禅坐。没有文人丝竹的雅乐,但有瀑布澎湃的声浪,没有诗人浪漫情怀,但有道人清澈如冰的心,与天上明月相辉映。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自我实现者比较能够,而且喜欢独处。” 独处而不寂寞,心灵在极高的精神天空翱翔,这是人类极少数的心灵贵族才能悠游的境地。 不过,任何人都有这份潜能,无论何时何地,能够一念向内心深处望去,深深望去,都有机会窥见美丽的心灵星空。 佛性、佛慧是人人本有的,不需刻意修来,拨开污垢就可以见到了。即使只是一念,集中了很想一窥究竟的诚意,汇聚成激光一般,虽然光束微细却能量强大,就能打破万年黑暗,让内在智慧的光透射出来,然后无明污垢的全盘崩溃也将势在必行,不可逆转了。 从烦恼到解脱,往往只是一念之间。 P1-6 序言 为未来人类的心灵做灯焰 林清玄 有时候我的工作必须离开台北,有时到远地去演讲,有时到外地旅行,我总是习惯在行囊中带几本书同行。由于对禅宗修行情有独钟,每次总想带一些禅门的书籍,可惜大部分时间都会令我废然而叹,不知道要带什么书。 因为我发现市面上有关禅门的书,多少有一些缺失。最普遍的缺失是年代不明、传述失真、叙述零碎,使人无法回到禅师所处的年代与时地,去体会当时的情境。 另一个普遍的缺失,是版本的老旧,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格格不入。有的典籍甚至还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版,光是要破解程序的密码,就浪费许多的时间。 还有一个缺失,是不管语录、公案或诗偈,都是一再传述,有的以讹传讹,有的已距原文甚远,加上传述者的译解不甚精确,不但无法使人明了,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迷雾。 基于这些原因,我在深心里希望,关于禅门丰富的著述,应有一种年代翔实、传述真切、叙述统一、编辑清明、译解精确的好版本。其内容则应至少涵盖公案、语录、诗偈三种。如果仿《唐诗三百首》的编纂方法,各选最精要、美好、动人的三百篇,对于向往禅宗的现代人,不只可以做为工具书、床头书,甚至可以随身携带,不管到天涯海角、山林水湄,都可与禅师的心灵思想贴近而汇通。 这个心愿埋藏在我的心里许多年,但自己没有时间和能力完成它。有一回和阅鹏兄聊天,忽然灵机一动:“坐在我眼前的不是最好的人选吗?”于是,斗胆代众生请命,恳求阅鹏兄来完成这个工作。万万没想到,阅鹏兄答应了,使我感动了很久的时日。 我说阅鹏兄是不二人选,一来是因为他浸淫佛学、禅宗甚久,对佛禅都有深入精妙的见解。二来是他受过现代学院的训练,学养精湛,懂得做学问的方法。三来是他有长时间的编辑经验,对编辑、版本有超凡的识见。 当然,最重要的是,阅鹏兄性情专注、择善固执,能埋首于典籍做长时间的奋斗。虽然拉他来做这么庞大艰巨的工作,有点于心难安,但只要对后来学禅的人有所帮助,有时出卖老友,也只好在所不计了。 如今,经过两年的奋斗,阅鹏兄果然编出了《禅门公案三百则》《禅门语录三百篇》《禅门诗偈三百首》三部庞大而撼人的作品,完全符合了我多年前的心愿。并且由于他的创发,比我们讨论时还要完备清楚。有许多遗落在时间之河的精采内容,都由他淘沙拣金地找了出来,令人读了感动不已。 如果说这一套书是目前讲公案、语录、诗偈最好的版本,实不为过。读这套书时,不仅为阅鹏兄的用心努力感佩,也深觉这是众生的福分,不论对已学者的查检、对未学者的阅读都有重大的贡献。 现在成书在即,阅鹏兄找我为这套书写几句话,我除了欢喜踊跃、赞叹作礼之外,实在不能置一词。想到宇宙黯暗、人天长夜,禅门的风格与思想犹如夜空中的明星、人世里的光照,不仅在古代可以启发人心,在现代可以风月常新,一定也可以突破时空,为未来人类的心灵做灯焰。 因此,这套书必有它永恒的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满船空载月明归(禅门诗偈三百首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廖阅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168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