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说庄子/话说国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子就是那棵立在荒野上的大树,他不是车船能省脚力,不是灯火可以照亮道路,也没有结出可以果腹的果实,但他为行旅劳顿之人,撑起一片阴凉,让你休憩片刻。

如果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没有了这一棵棵大树、一朵朵小花,那久行旅本身才真成了一种无意义的苦役……

本书以现代眼光,轻松笔调,富有创意的文化写作,具有美感的插画表现重构庄子。仿佛与圣人同行。

内容推荐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称庄子为“神人”。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本书以现代眼光,轻松笔调,富有创意的文化写作,具有美感的插画表现重构庄子。仿佛与圣人同行。

目录

第一话 庄子肖像:拒绝被凿开的混沌

第二话 庄子说伦理: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第三话 庄子说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本身

第四话 庄子说情感:少给我们一些被感动的机会

第五话 庄子说治国:无为而治与看不见的手

第六话 庄子说战争:蜗牛角上的争斗

第七话 庄子说技术:全球化的反对者

第八话 庄子说知识:无心才能得道

第九话 庄子说工作:勤奋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第十话 庄子说死亡:生命的新阶段

第十一话 中国政治中的庄子:清谈误国与文明的幸存

第十二话 中国世俗生活中的庄子:事不关己与中国式的自由

第十三话 中国宗教中的庄子:仙风道骨与冷月禅心

第十四话 中国文学中的庄子:鹏程万里与晓梦蝴蝶

第十五话 中国艺术中的庄子:明月入怀与气韵生动

后记:与你无关的呓语

试读章节

“相濡以沬”作为一个成语已经被使用两千多年了,大家常常用它来描述真挚持久的感情。然而,当庄子最初提出这个词的时候,他并不欣赏这样的情景。

俗话常说:“患难见真情”,而庄子认为宁可不让那些考验真情的患难出现。

有一个年轻的丈夫,他的妻子和一个已婚的男人私奔了,他非常不解。因为他和妻子是共同经历了重重困难才走到一起来的。女孩的母亲反对他们在一起。女孩就和男孩私奔了。后来家里找到了他们。女孩像言情剧里一样,“扑通”跪在了母亲面前,还膝行两步,抱住母亲的腿说:“妈妈,您就答应我们吧。”他们终于结了婚。可不到一年的时间,妻子就和别人跑了。

心理学专家帮丈夫分析说:这个女孩是希望生活有种言情剧的浪漫气氛。所以才会演出下跪、膝行这样的戏剧情节。当时她喜欢和这个男孩在一起,是因为有种“患难见真情”的刺激。但婚后成了一种日常的平庸的生活,她就受不了了。而和一个已婚男人的婚外情,成了新的刺激。于是她选择了出走。

苦难中的情感有种感人的力量,但为了被感动,而不断制造苦难,那么情感本身就不存在了。

今天确实有许多年轻人受到言情娱乐这个行业的影响,一直在憧憬一种惊天动地的爱情。社会文明的进步,已经把许多自由恋爱的障碍清除了。于是这些年轻人就自己制造一些障碍。但是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苦难中,当矛盾解决,生活进入平静期时,人会不会感到空虚失落呢?

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情侣之一,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徐陆的爱情经历重重坎坷,终于走到一起。可随后而来的并不是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白发苍苍”。陆小曼不喜欢日常生活,她需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然不可能满足于成为一个相夫教子的主妇。而徐志摩当年喜欢陆小曼的那些特征——爱好自由,不为世俗观念束缚等等,都只是在不稳定的状态中才焕发光彩,而家庭生活需要的安定祥和与这些都格格不入。最终他们的家庭纠纷导致了徐志摩35岁早逝。

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最是强调安详宁静的。所以庄子最不提倡的就是轰轰烈烈,惊世骇俗或者含辛茹苦,相依为命。

在庄子看来如果生活中出现巨大的苦难,那一定是社会政治黑暗,倒行逆施的结果。例如我们看到的经典的文艺作品中冲破重重阻碍的爱情,大都是反抗封建礼教的,而封建礼教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没有必要为了搭建伟大爱情的舞台而留着这块布景。

除了爱情之外,情感还包括亲情。亲情也是时常感动我们的。但我们有没有在感动的同时想一想,使我们感动的亲情往往也是在极端的苦难中显现出来的。

一位“感动了中国”的青年,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和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他稚嫩的肩膀过旱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从读高中时,他就把这个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异地他乡上学,如今已经照顾妹妹整整12年!

但我们想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要让这样一个家庭12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困中?救助贫困家庭和个人不是我们社会的责任吗?究其原因我们的经济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努力改变的,而不应该是感动一下就完了的事情。

更奇怪的是当他成名后,写了一本书,本来准备用版税改善一下生活状况时就立刻遭到舆论的质疑。最后他不得不把別人捐赠给他的钱都用来捐助別人,版税也被他用来救助贫困学生。

难道我们为了让自己满足一下被感动的心理需求,就这么残忍地希望贫穷的家庭永远贫穷,用苦难上演一出出活剧供我们观赏吗?

台湾一位著名作家曾不无遗憾地说:张爱玲不该出走,留在大陆,她可以深刻写出“文化大革命”来。可是他有没有想过如果张爱玲不走,她能熬过那些非人的岁月吗?有人就指责傅聪先生的出走是“没有和同时代的人们一起,承担民族的苦难”。

然而有时承担苦难会不会就是助长苦难的一种方式呢?

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申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在宥》

二战后期,希特勒给德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但德国人民还是承受着,但这种承受,除了使战争造成更大伤害,还有任何意义吗?

在日本的鹿儿岛,有一个神风敢死队的纪念馆。每年有许多日本人来到这里,纪念这些敢死队员。这些去寻找感动的日本人,为什么不去追问:为什么这些年轻的生命会死去?

我们今天甚至可以肯定,如果这些敢死队员拒绝为本来就不应发生,而且必然要失败的法西斯战争,做无谓的牺牲。那么全世界人民遭受的苦难都会少一些,而日本人民也不会遭受原子弹轰炸这样巨大的苦难了。

庄子告诉我们:少给鱼儿相互濡湿的机会,多问一问,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抽千湖泊里的水?

在庄子的眼中,理想的世界是鱼儿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是淡淡的,因为,所有的支持系统,已经由合理的社会架构提供了,不需要用一种自我牺牲的方式来帮助別人。这才是和谐的社会理想啊!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于武王之师。赤张满稽曰:“不及有虞氏乎!故离此患也。”门无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乱而后治之与?”

赤张满稽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病而求医。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瞧然,圣人羞之。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天地》

那么人是不是就不需要感情呢?《山木》中庄子讲了另一个故事:

孔子问桑零道:“我两次在鲁国被驱逐,在宋国受到伐树的惊辱,在卫国被人铲除足迹,在商、周之地穷愁潦倒,在陈国和蔡国间受到围困。我遭逢这么多的灾祸,亲朋故交越发疏远了,弟子友人更加离散了,这是为什么呢?”

桑零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孔子说:“我会由衷地听取你的指教!”于是慢慢地离去,闲放自得地走了回来,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弟子没有一个侍学于前,可是他们对老师的敬爱反而更加深厚了。

有一天,桑零又说:“舜将死的时候,用真道晓谕夏禹说:‘你要警惕啊!身形不如顺应,情感不如率真。顺应就不会背离,率真就不会劳苦;不背离不劳神,那么也就不需要用纹饰来装扮身形;无须纹饰来矫造身形,当然也就不必有求于外物。’”

庄子指出,感情应该是顺应天性,发乎内心的。不需要刻意地与人亲近。越是亲呢得不得了的关系,越容易被背叛。

为什么感情骗子总是容易得手,就是因为总有人对感情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P56-63

后记

与你无关的呓语

有个名叫孙休的人,登门拜访扁庆子,惊叹不已地询问:“我安居乡里,没有人说我道德修养差,面临危难也没有人说我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里却从未遇上过好年成,为国家出力也未遇上圣明的国君,被乡里所摈弃,受地方官放逐,而我对于上天有什么罪过呢?我怎么会遇上如此的命运?”

扁子说:“你不曾听说过那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身体力行吗?忘却自己的肝胆,也遗弃了自己的耳目,无心地放纵于世俗尘垢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不求建树的环境中,这就叫做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所建树而不自得。如今你把自己打扮得很有才子用以惊吓众人,用修养自己的办法来突出他人的污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在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你得以保全形体和身躯,具备了九窍,没有中道上夭折于聋、瞎、跛、瘸而处于寻常人的行列,也真是万幸了,又有什么闲暇抱怨上天呢!你还是走吧!”

孙休走出屋子,扁子回到房里。不多一会儿,扁子仰天长叹,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长叹呢?”扁子说:“刚才孙休进来,我把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德行告诉给他,我真担心他会吃惊以至迷惑更深。”弟子说:“不会吧。如果孙休说得对,先生错了,错误的本来就不可能迷惑正确的。如果孙休不对,先生是正确的,他本来就是迷惑的,先生又有什么过错呀!”

扁子说:“不是这样的。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太牢’来宴请它,奏‘九韶’乐来让它快乐,海鸟竟忧愁悲伤,眼花缭乱,不敢吃喝。这叫做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假若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浮游于大江大湖,让它吃泥鳅和小鱼,这本是极为普通的道理而已。如今的孙休,乃是管窥之见、孤陋寡闻的人,我告诉给他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德行,就好像用马车来托载小老鼠,用钟鼓的乐声来取悦小鸽雀一样。他又怎么会不感到吃惊啊!”

——译自《达生》

真正认同庄子学说的人,从不反对不喜欢庄子的人,也不反对以其他方式理解庄子的人。他们不会用剑和火枪推广庄子的思想,不会把持不同意见的人送上火刑柱,不会为捍卫庄子的思想发动自杀式袭击。

庄子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不是所有人的,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你不喜欢尽可以转身走开,甚至骂一句“神经病”。庄子绝不会对你表示愤怒,他只会自责:用你不能理解的思想把你的心灵扰乱了。门外。小偷一无所获,出门遇见禅师。禅师说:“让你空手而归,实在不好意思”,于是脱下身上的衣服披在小偷身上,“这个送给你吧”。

后面的事情我的记忆是:小偷走后,禅师裸身沐浴在月光下说:“可惜我不能把这一轮明月送他。”于丹老师的说法是:禅师望着小偷的背影说:“愿我能送你一轮明月”。第二天一旱,禅师在门前发现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

在我的记忆中,禅师没有教化小偷,他给了小偷需要的东西,留下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而子丹老师教化了小偷。

但我不禁要想:

明月是小偷需要的吗?如果他能安身于沐浴月光的幸福,为什么他要选择这样一个风险极高的职业?如果他真的放弃这个职业,那么他将靠什么生活?禅师能帮他找一个工作吗?

庄子不教化別人。他对世界最大的千涉,也不过是——让人认清自己罢了。

所以我还是重复开篇时的那句话:不要妄图从庄子这里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除非你能作出以下选择:

假如有一个职位,有两个人候选,一个人品德高尚,一个人品德卑劣,那么就把它给卑劣的人吧。因为高尚的人一无所有,也知道坚守道德,卑劣的人没有了名利的牵挂和约束,就只能巧取豪夺了。

写这本小书的时候,总听见细切的笑声穿越历史的回廊远远而来。

庄子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所以最后我不得不说:无论是我以上说的一切,还是《庄子》中记载的一切,都并不是庄子的思想本身——“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说庄子/话说国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珺
译者
编者
绘者 刘庸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74387
开本 24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4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1: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