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罪与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学思想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探索人性的奥秘,其小说中频频出现的毒蜘蛛之类的神秘形象都是罪恶的隐喻,各类“恶人”、思想者、圣徒(准圣徒)身上,也都打上了罪的印记。而人一旦陷入罪中,就会造成自我的封闭、与他者的疏离,导致个体自由的丧失以及无尽的惩罚和磨难。对此,陀翁在创作中表达了回归信仰传统、回返“根基”和遵循“诚爱”法则的“三位一体”式的救赎观。但所有人物只是走在救赎的途中,救赎终不能止步或完结。陀翁在人的实存与灵魂面向的尖锐冲突中驱散了怀疑和绝望的阴影,给不幸的灵魂带来了希望之光。本书全面考察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最为重要的两大命题:罪与救赎,揭示了作家独特的人学思想,凸显了陀翁在思想目前的重要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章"黑暗蒙在心头":罪的普遍性 第一节罪的实质 第二节罪的隐喻——从毒蜘蛛到嫩叶 第三节小说中的罪人群像 第四节"已经没有罪孽"? 第二章原初的自由:罪之根源 第一节罪与人的自由 第二节罪与"上帝之死" 第三章"孩子的眼泪":罪的恶果 第一节心灵的痛苦 第二节自由的丧失 第三节与他者的疏离 第四节"孩子的眼泪" 第四章从罪到救赎的灵魂转向 第一节罪性意识的双重可能 第二节精神复活之可能——以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例 第五章救赎者的多重面相 第一节超越死亡法则的救赎者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罪与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学思想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朝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306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27000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