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谈论治史的学术著作,是作者应众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子的要求而写。
全书主体为治史方法论,但所述观点与方法并没有流于说教,而是一如作者之前的著作,文风朴实真诚,理论与事例相结合,活泼生动,夹叙夹议,令人既读来轻松,又深受启发。书中关于治学基本功、问题意识、如何写传记人物等见解,对于想投身于学术的人,会有深刻的指导作用。书中还有两篇作者新近撰写的专题研究文章,呼应了书中对治史方法的阐述,可谓最好的示例。
此书亦可视为作者的治学小传,从中可窥一代史学大家对学术传承的殷切期望。
图书 | 漫谈治史/金冲及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谈论治史的学术著作,是作者应众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子的要求而写。 全书主体为治史方法论,但所述观点与方法并没有流于说教,而是一如作者之前的著作,文风朴实真诚,理论与事例相结合,活泼生动,夹叙夹议,令人既读来轻松,又深受启发。书中关于治学基本功、问题意识、如何写传记人物等见解,对于想投身于学术的人,会有深刻的指导作用。书中还有两篇作者新近撰写的专题研究文章,呼应了书中对治史方法的阐述,可谓最好的示例。 此书亦可视为作者的治学小传,从中可窥一代史学大家对学术传承的殷切期望。 作者简介 金冲及,1930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目录 漫谈治史 谈谈治学的基本功 谈谈问题意识 谈谈写文章 学风问题至关重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传统文化三题 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 当代人应该写当代史 人物传记中的几个关系 对毛泽东传记多维写作方法的几点认识 和60岁左右同行谈谈心 干部要学一点历史 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作用 以求真的态度,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研究它 行万里路 历史、历史学家与人民共和国的六十年——金冲及访谈录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金冲及治学访谈录 外二篇 论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谈苏中七战七捷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漫谈治史/金冲及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冲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783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9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2024-06-01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6 |
CIP核字 | 2024081679 |
中图分类号 | K25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5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