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精)/长城砖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军事问题、家族制度、元首体制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及重大政治问题进行了集中探索与透视,并以淝水之战和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文化第二周和第三周的起点,对抗战形势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展望,正如其在《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一文中所说:“兵可说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家族可说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元首可说是政治的基本问题。三个问题若都能圆满地解决,建国运动就必可成功,第三周文化就必可实现。” 作者简介 雷海宗(1902—1962),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先生硕学高德,学贯古今中外,其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曾发表《殷周年代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评汉译<世界史纲>》《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孔子以前的哲学》等重要论文,代表性著作有《中国通史》《西洋通史》《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等。 目录 自古忧虑无人和:时代之声中的雷海宗 江沛导读 有关版本问题的说明 序 上编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 中国的兵 中国的家族 中国的元首 无兵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两周 下编 总论——抗战建国中的中国 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 建国一在望的第三周文化 附录世袭以外的大位承继法 后记 序言 本书上编的几篇文字是 抗战前三年间在清华大学发 表的。最晚的《中国的家族 》一篇于二十六年七月一日 出版;一周后的夜间,著者 在宁静的清华园,就被卢沟 桥的炮声由睡梦中震醒。 《中国的元首》(原名 《皇帝制度之成立》)见于 《清华学报》。《中国的兵 》、《中国的家族》(原名 《中国的家族制度》)、《 世袭以外的大位承继法》、 《无兵的文化》、《中国文 化的两周》(原名《断代问 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 都先后见于清华大学的《社 会科学》。除一二字句的修 改外,此次合刊仍保留初刊 时的原像。 下编中,《此次抗战在 历史上的地位》一文,是二 十七年二月十三日在汉口《 扫荡报》的一篇专论。《在 望的第三周文化》西与上、 下两编前的总论,都是特为 此次合刊而作,前此未在他 处发表。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二 月,雷海宗于昆明国立西南 联合大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精)/长城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雷海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995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2024-05-01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6 |
CIP核字 | 2023233268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17 |
宽 | 154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