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美散文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周作人《乌篷船》、 夏丐尊《幽默的叫卖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本书精选了中国文坛众多名家散文名篇,让作家们悠静闲适的写意笔触下,体味不同的人生情趣。

目录

好的故事 鲁迅 /3

藤野先生 鲁迅 /6

乌篷船 周作人 /12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16

幽默的叫卖声 夏丐尊 /19

银杏 郭沫若 /22

上景山 许地山 /26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30

红叶 孙伏园 /33

故都的秋 郁达夫 /39

钓台的春昼 郁达夫 /40

雷雨前 茅盾 /50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53

想飞 徐志摩 /57

青纱帐 王统照 /62

蝉与纺织娘 郑振铎 /65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69

背景 朱自清 /77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81

异国秋思 庐隐 /86

一种云 瞿秋白 /90

五四断想 闻一多 /93

想北平 老舍 /96

大明湖之春 老舍 /100

秃的梧桐 苏雪林 /104

清贫 方志敏 /107

一日的春光 冰心 /110

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冰心 /114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平伯 /118

陶然亭的雪 俞平伯 /125

雅舍 梁实秋 /130

常德的船 钟敬文 /134

海上的日出 巴金 /148

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 /134

雨夜 靳以 /154

又是一年春草绿 梁遇春 /159

怀大金塔 艾芜 /163

憔悴的弦声 叶灵凤 /166

罗迦的乡村 冯至 /169

野店 臧克家 /174

爱晚亭 谢冰莹 /179

山之子 李广田 /183

山屋 吴伯箫 /190

灯 陆蠡 /194

鹰之歌 丽尼 /201

野渡 柯灵 /205

孩子的礼赞 李长之 /208

说笑 钱钟书 /213

黄昏 季羡林 /217

初冬 萧红 /222

桥 唐弢 /231

狮和龙 林默涵 /235

谈画 张爱玲 /24O

菜园小记 吴伯箫 /251

傅雷家书(节选) 傅雷 /200

幽径悲剧 季羡林 /259

风义兼师友 金克木 /263

雪浪花 杨朔 /267

长江三日 刘白羽 /272

花城 秦牧 /281

跑警报 汪曾祺 /288

井冈翠竹 袁鹰 /295

幽燕诗魂 丁宁 /300

中国在我墙上 王鼎均 /308

浩气长存(节选) 林非 /311

大弥撒之思 韩少华 /319

走向盛唐 李元洛 /326

拣麦穗 张洁 /331

等 马瑞芳 /336

种一片太阳花 李天芳 /342

为你自己高兴 刘心武 /346

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 /350

巩乃斯的马 周涛 /354

废墟 余秋雨 /360

苦涩的父爱 王景科 /365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376

小鸟,你飞向何方 赵丽宏 /380

想念地坛 史铁生 /385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390

月迹 贾平凹 /394

大唐的太阳,你沉沦了吗? 王英琦 /398

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402

感觉城市 刘元举 /408

法桐夜笔记 刘烨园 /412

弯人自述 陈村 /419

高原,我的中国色 乔良 /412

火焰或碎银 筱敏 /413

故居取灯 丁建元 /435

盼雪 张炜 /440

陪考一日 莫言 /444

喝酒和其他 池莉 /440

数字的图像 南帆 /4530

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 铁凝 /459

羊的样子 鲍尔吉·原野 /464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廖华歌 /468

体验爱 体验幸福 摩罗 /471

雪白 王开岭 /477

天鹅 余杰 /481

往事 王源 /486

后记 /489

试读章节

住在都市里,从蚤到晚,从晚到蚤,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巳不大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卖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我在这许多叫卖者中发见了两种幽默家。

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每日下午五六点钟,弄堂口常有臭豆腐干担歇着或是走着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油锅,油锅里现炸着臭豆腐干,气味臭得难闻,卖的人大叫:“臭豆腐干!臭豆腐干!”态度自若。

我以为这很有意思。“说真方,卖假药”,“挂羊头,卖狗肉”,是世间一般的毛病,以香相号召的东西,实际往往是臭的。卖臭豆腐干的居然不欺骗大众,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如此言行一致,名副其实,不欺骗别人的事情,恐怕世间再也找不出了吧了我想。

“臭豆腐干!”这呼声在欺诈横行的现世,俨然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激越的讽刺!

还有一种是五云日升楼卖报者的叫卖声。那里的卖报的和别处不同,没有十多岁的孩子,都是些三四十岁的老枪瘪三,身子瘦得像腊鸭,深深的乱头发,青屑屑的烟脸,看去活像是个鬼。早晨是不看见他们的,他们卖的总是夜报。傍晚坐电车打那儿经过,就会听到一片的发沙的卖报声。

他们所卖的似乎都是两个铜板的东西(如《新夜报》《时报》《号岁筋之类),叫卖的方法很特别,他们不叫“刚刚出版××报”,却把价目和重要新闻标题联在一起,叫起来的时候,老是用“两个铜板”打头,下面接着“要看到”三个字,再下去是当日的重要的国家大事的题目,再下去是一个“哪”字。“两个铜板要看到十九路军反抗中央哪!”在福建事变起来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两个铜板要看到剿匪胜利哪!”在剿匪消息胜利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两个铜板要看到日本副领事在南京失踪哪!”藏本事件开始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

在他们的叫声里任何国家大事都只要花两个铜板就可以看到,似乎任何国家大事都只值两个铜板的样子。我每次听到,总深深地感到冷酷的滑稽情味。

“臭豆腐干!”“两个铜板要看到××××哪!”这两种叫卖者颇有幽默家的风格。前者似乎富于热情,像个矫世的君子,后者似乎鄙夷一切,像个玩世的隐士。P19-20

序言

  精美散文好比一杯清茶,很淡很淡,然而,当你以一种特有的心情去品尝时,你会发现越品越香。精美的散文有时不是读它,而是靠读者去细细品味。

品味精美散文,首先要善于感悟作者创作散家时的灵性。有了那份灵性,作者以手中的笔指点江山,江山会“如此多娇”;作者以手中的笔点石画木,便会出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作者以手中的笔铺展心绪,便会民示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人境界……

品味精美散文,其次要善于体验作者创作散文时的心境。喜、怒、哀、乐、悲、恐、惧等七情六欲在散文中会得到充分的展示,由于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感不同,呈现在散文作品中的情感基调也大不一样。有时如铿锵的进行曲,让读者感到应奋然前行;有时如舒缓的小夜曲,让读者心旷神怡;有时恰似一江春水自然透亮,让读者为之精神一振;有时又好像是知己在话家常,令读者为之倾倒;有时像是饮了一杯醇厚觉浓香的白酒,使读者如痴如醉……只要你能走进作者情感的语境之中,便会不由自主地被散文作品中的情感所陶冶、所感化。

品味精美散文,再次要探究散文作者创作散文时的精神追求。有的作者在散文中追求一种人文情怀,通篇便以人文话题为表达方式,充满人文气息;有的作者在作品中追求一种精神质量,这种精神或是寂静空旷,或是唯美主义,或是理性的畅想,或是淡泊名利,境界的差异使得各自的精神追求绚丽多彩。而当下的散文创作中更被作者关注的、也更被读者喜爱的不是那些被认为有追求的“追求”,而是某些不是追求的“追求”,比如更闲适的、更随意的甚至是跟着感觉走的具有消费性的某些文本,笔者并不反对这一类散文,因为正是有了这些散文的存在,才能突出了那些有精神追求的精美散文的价值。

口味精美散文,还应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的视角。当今散文的创作可谓是古代散文、现代散文的发扬与光大,源与流的关系是不容切断的,中国是一个散文大国,中国又是一个散文作者居多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散文创作在发展中也不免受到西方的影响和浸染,然而,散文始终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读精美散文的同时,我们不妨从中解读一下传统文化在其中的积淀或消解已处在了什么程度上。这不仅是作者传播传统文化责任的具体体现,更是读者从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和方式。

在图书的海洋中,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着五光十色,这些光与色是任何人也遮挡不住的。尤其是那些精美的篇章,更如天上的灿烂群星,将文坛装扮得分外妖娆,令人目不暇接。

这不,摆在你面前的《精美散文读本》正期待着你将她切开,让你领略其中的光与色、情与景、人与事的描摹、诉说,或许你读某些篇章的时候会产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也可能是你正困惑时遇到了一位智者在对你进行劝说、开导,更可能像一杯泡好的清茶,正等待你的品味,等待你对她的评说。你不妨打开她,略读其中一二,看看有什么感想或是启发。

2004年8月28日

于山东师范大学

后记

这本《精美散文读本》是在做《中国散文百年史论》这一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重点课题时的一个相关成果。在给研究生讲课和共同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过程中,将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汇集后又作出解读、赏析或点评

本书的选编总的原则是忠实于原文;但,我们发现因为有的作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写成的作品,所以其中有个别字与当今不一样,我们便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以现在的汉语用法为依据,统一用现行说法,这样不但使作品读起来更流畅,而且更利于当代青年读者的理解。比如当年作者在行文中所用助词“底”,我们便一律改用现在通用的“的”,这样更明白易懂。

该书得以出版,还要感谢散文家谢烨园,是他几次向我提出应该做这样一件事,为读者出一本赏析、点评之类的散文读本,特别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他们极需要一本读物。遵照他的嘱咐和大力支持,特别是他主动向我推荐散文作者乃至散文佳作,令我非常感动。在研究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一桩心愿,在此,对散文家刘烨园表示衷心的谢意!

更值得感谢的是山东友谊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热情关照和鼎力相助。在此,对山东友谊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及朋友表示谢意。

我的学生张国钟、赵雪梅对该书也做了少工作,对他们的热情相助表示谢意。

有人曾指出:“选家辛苦何须问,淘尽黄沙始见金。”此话言之有理,没有大量的艰苦细致而又耐心踏实的工作,是极难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的,好在我们是站在新世纪去回望20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对于具有艺术性较强的散文佳作,尽量争取收到本书中,特别是作者的代表作,尽量能够照顾到。但是事情总不能完全遂人心愿,诸如有的名篇佳作有可能有可能漏选;有的选入的不是名篇或质量上也可能不是作家最高水平的篇什;有的名家的作品也可能遗漏,等等。将来有机会重印或修订时,我们一定补上。

我们每做成一件事,总会有不少人付出心血,本书的出版也是一样,凝聚着朋友、学生乃至家人的共同努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需要指出的,因我们的阅读面、信息量毕竟有限,再加上水平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书中可能还有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感激不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美散文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景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28276
开本 16开
页数 4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2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