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我误解你了吗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个“80后”高大帅气的大男孩,却已是未来中日关系的一个大人物。

他在学习、游历与教学,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与阵痛。中日关系、“80后”、博客的力量、记者的红包……

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却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内容推荐

他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走来,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又能写出一手让许多中国专业记者都嫉妒的好文章。

他不过是个“80后”的大男孩儿,却已是未来中日关系的一个大人物。

中日关系、“80后”、博客的力量、记者的红包……他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和阵痛,有人称他是“可怕的中国通”……

目录

第一部分 我看中国人

 第1章 中国人到底是保守还是开放

 第2章 中国的女性为什么强势

 第3章 中国的“80后”是否能“30而立”

 第4章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砍价”

 第5章 中国人为什么爱闯红灯

 第6章 中国大学生真的爱国吗

第二部分 我看中国社会

 第7章 中国为什么要让日本反省历史

 第8章 中国到底是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第9章 中国已经是一个稳定的经济大国了吗

 第10章 中国社会为什么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11章 中国的“当官”和“从政”是一回事吗

 第12章 中国的网络环境是否已经成熟

 第13章 中日友好关系为什么很难建立

试读章节

艰难的高考过去了,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生们欢欢喜喜地走进了北大校园。他们表情灿烂,心情舒畅,对大学生活充满着好奇和期待。他们从小学、初中、高中走向了大学这一青春阶段。“青春”这两个字是大学生活的代名词,新生们终于感到“解放”了,离开父母身边,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而在新的青春生活里最令人激动的,无疑是谈恋爱。

中国人的恋爱表达方式

在我眼里,北大学生们在恋爱上的激情绝不亚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总是以校园为中心,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解决,住在学校收费低廉的宿舍里,这是中国大学生的典型生活方式。对于像我一样的日本人来说,这非常新鲜。我的同学一般在晚上九点以后回到宿舍与同屋聊天,晚上十一点熄灯后就睡觉了。北大的本科生一般住在四人一间的宿舍里,在这里已经谈不上私生活了,更像是相互监督。而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最大的“私”应该是谈恋爱,就只好找别的办法了。

睡觉的地方原本是私密空间,爱情这样私密的事情原本应该发生在私密空间里。于是,学生们只能在校园的某些角落营造双方的浪漫空间,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达爱情的高调姿态着实令人钦佩。恋人们会尽量选修同一门课,然后一起上课,一起下课。在没课的时候,两个人会找个空教室一起看书,而且基本上每顿饭都在一起吃。在公共场所,两个人会始终自在地牵着手,甚至拥抱亲吻。青春的灿烂,美好的时光……

中国人开放的爱情表达方式不仅发生在北大校园里,在北京的街头、公交车、地铁、商店、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也很常见。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过着忙碌有序生活的人们毫不隐藏,看不出任何害羞之情,他们会大胆地拉手、拥抱和亲吻。作为一个日本人,因为害羞和内向的民族性格,让我实在无法模仿中国人的行为。

除了恋爱和感情之外,北京居民也在公共场所扮演着大胆开放的角色,有着近乎毫不客气的姿态,最吸引眼球的还是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表现。地铁对我来说已经成了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文明的最佳场所之一。每次在地铁上,我都积极观察周围的乘客,每次都有新发现。在北京的地铁里,有些乘客会抢占座位,大声喧哗,甚至毫无顾忌地吃东西和打电话,似乎这一切都很正常。我曾经在10号线里看到一位年轻女士很不高兴地坐着,突然又打开手机开始播放音乐,她也不戴耳机,毫不顾忌会不会干扰到身边的乘客。周围乘客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应,可能他们觉得这无所谓吧。不时会有一些母亲带着小孩子上车,放任小孩在车厢中自由活动,甚至调皮捣蛋。有的小孩会大嚷大叫,甚至站在位子上跳来跳去。在这些母亲眼里,也许因为小孩子太可爱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溺爱他们,小孩几乎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

日本人的恋爱表达方式

我们再把注意力转到日本那边看看。日本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跟中国学生有着巨大差异。在东京、大阪、京都、仙台等大城市,除了本地籍的大学生可以住在自己家中外,大部分外地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在校外租房住。因为,大部分大学在校园内并不为学生提供宿舍,即使提供少量宿舍也不能满足数量巨大的外来大学生。这些宿舍一般只会提供给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以及一些体育特招生。据我所知,住在学校宿舍的外地学生应该不到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那些住在校外的学生,除了上课、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咖啡厅与同学聊天、在食堂吃个便饭外,活动地点都在校外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里。日本大学生的私人生活环境相对宽松自由,私密空间不会受到室友的干扰,他们在爱情表达方式上不会有中国大学生近乎急切的心态。跟居住在学校宿舍的中国大学生不同,日本学生能随时享有私人空间,这一客观环境的差异产生了不少影响。

日本大学生离开高中,走进大学校园后,就终于离开父母,获得了自由身份,在恋爱上同样有激情。他们大多住在校外,跟其他大学的学生之间交往相当普遍,跨校发生的恋情也相当普遍。不过,由于所处的客观生活环境,他们的爱情表达方式比较低调。恋爱中的人,手牵手往来于校园、商店、游乐园之间的情景,十分常见。不过,拥抱和亲吻在公共场所比较少见,除非是晚上在公园的角落里。不仅是大学生,普通日本人一般也不太可能在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拥抱或亲吻。对大部分的日本人来说,在公共场所拥抱与亲吻是一种低素质的行为,也会有损个人在公共场合的形象。

除了刻意回避拥抱和亲吻之外,日本人在商店、交通工具、超市等公共场所,也往往会主动避免那些干扰周围人的无礼行为。东京的地铁安静而有序,即使上下班高峰期,乘客们也会规规矩矩地上下车,不会大声喧哗,也不会发生抢占座位的事情。当然,偶尔也会有不良少年坐在地铁车厢的地板上大声喧哗,一些年轻女性偶尔也会坐在地上化妆,不过这的确只是偶然现象。这样的人随着日本社会封闭性的加深而增加,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但是,整体而言,日本人在公共交通工具里一般不会大声说话,不会吃东西,也不会接电话。大家一般都在安静地看书、看报或者睡觉。假设自己的孩子在地铁里任意胡为的话,家长就会当场教训他们,有的甚至会痛骂或者动手教训(比如我父亲),还会向周围的乘客们鞠躬、道歉。在公共场合,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以最简单的方式明白是非对错,这样孩子下一次自然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大部分日本人在公共场所扮演着非常礼貌的角色,对周围的环境也密切关注。在他们看来,公共利益高于一切,良好秩序压倒一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注重培养国民的让步精神,换个角度说,它是每一个国民放弃个人自由而形成的产物。

有一位大学毕业刚进人日本某家大企业不到一年的新员工铃木隆行(24岁),他一天的生活基本上是这样的:

早上7点起床,走路到附近的地铁站,在车站前面的便利店买一杯咖啡边走边喝。坐地铁大约1个小时,下车再走10分钟,9点钟准时到公司开始上班;12点与同事去附近的快餐店吃午饭;l点钟继续上班,到了6点钟依然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完,旁边的上司也还没走,就毫不迟疑地加班;加班到晚上10点钟,上司说:“我要走了,要不要去喝酒?”铃木回答:“好,我去!”听着上司的抱怨,一直喝到半夜1点钟,坐出租车回家,2点钟睡觉……

铃木从早到晚都匆匆忙忙,循规蹈矩地遵循社会公共秩序,在公司里扮演称职的员工,下班后还得陪上司去喝酒,跟他搞好关系,为今后的加薪和升职铺好路,这是日本男子的传统生活模式。他们都把这一生活模式当做理所当然,对此不抱有任何怀疑的态度。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和等级意识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过,在公共场所表现良好的日本男人回到家里,却表现得乱七八糟:乱扔垃圾,电视和音乐的声音开得很大,屋子里又脏又乱,几乎连下脚的空间都没有。年轻日本男人普遍有邀请朋友到家喝酒聊天的习惯,互相抱怨,顺便发泄不满情绪,有时甚至会喝到第二天凌晨。

女人的私人空间也好不到哪里去,照样是乱七八糟的。她们会大嚷大叫,跟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她们在街头、公司里呈现出的温柔可爱的面孔,那些常常受到中国男人夸奖的美德,全都消失了。一回到家,她们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就会彻底解放出来。我相信,许多中国人只了解日本女人在外面的样子,而不了解她们在家里的样子。我想说的是,她们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差异,就好像带着双重面孔和双重标准过日子。这是对的,否则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上将无法混下去。

跟日本人相比,中国人的屋子总是干净整洁,让人觉得很舒适,不像日本男人的房间那样乱得连下脚的空间都没有。我曾到中国朋友的家中做过客,跟外面的环境差距非常大,让我感到很吃惊。当然,也有某些中国男人的房间同样乱七八糟。整体而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中国人普遍看重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像在公共场所那样大胆,回到家后反而变得很平静,甚至很文明。我很少看到中国人会在屋子里大声喧哗,喝得一塌糊涂的情景,中国人只有在外面餐厅里才会这样。在家里,中国人通常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或者红酒,一边欣赏浪漫电影,享受安静高雅的氛围。在自己的私人空间,男性表现得很绅士,女性也非常有礼貌。我还发现,中国人在家具和家电上投入的金钱数目一般比较大,很少有日本家庭会买高清液晶电视。中国人在公共场所和私人空间呈现出不同的面孔,这一点跟日本人一样,只是他们的行为刚好反过来了。

P4-10

序言

很荣幸,我在给未来中日关系的一个大人物写序。

我断言,未来某一天,我们看中日关系的格局时,很多线索就在加藤嘉一的这本书里。

严格地说,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不应该是“历史问题”,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改变不了的,我们面临的是“历史认识问题”,即我们如何认识当年发生的历史事件。这一点必须弄清楚,否则我们无法展开讨论。假设我们依然停留在“历史问题”本身,我们的未来就没戏了。

这是一个对自身、对本民族、对日本与中国及世界关系有着极大阅读能力的年轻人。事实上,他对时局的洞察和发言早已是中日两国决策层的重要参考。令人惊讶的不是加藤嘉一的政治天赋本身,而是他对这种天赋及能量的自觉和自我开发。

我从小就爱看世界地图,大概五六岁的时候,世界各国的首都名称就都记住了。我不是勉强对自己的大脑进行知识灌输,因为喜欢每天不断看,就自然而然地背下来了。我抱着想象力和期待心,对于国际关系的真实现状与发展方向胡思乱想,一直以来是我唯一的爱好,至今没有改变。

年仅26岁的加藤嘉一来中国已6年,他以走近中国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祖国。

请允许我表白这样一个事实。我来中国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爱国”一词的内涵,甚至可以说完全不知道“爱国”这一词汇。有一天,我突然开始怀念祖国,在忙碌、混乱、泡沫的北京生活中,逐渐萌生出关于“爱国”的意识。那个时候,我忽然领悟到“爱国”一词的概念,可以说“爱国”是我到中国之后才学会的一个词汇。

我把加藤嘉一引为“令人赞赏的年轻人”、“亲切的朋友”和“可敬畏的未来政治家”。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常常让我和身边的人感到羞愧。

在北京,包括中国其他城市,至少我是看不到西方意义上的上帝,或者日本人所说的“世间样”。这一事实意味着,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应该有一个能够给他们树立行为规范的价值领袖。

所以,我不是在推荐一本书,而是在推荐一个人,一个值得中国人关注的、正一天天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日本人。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不是中日文化论的对比,而是一个深入中国的日本年轻人独到的理解。加藤嘉一见证的价值就在于他的经验的独一无二和思考的恳挚和真切。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加藤君出身贫寒之家,这对于他微政治家的志向来说,既可能是不利条件,也可能是有利条件。正如日本N剥K电视台的一项舆论调查表明,在20世纪的日本首相当中,最受国民尊重的政治家恰恰是平民出身的田中角荣。

——冯昭奎 著名日本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前副所长

我断言,未来某一天,我们看中日关系的格局时,很多线索就在加藤嘉一的这本书里。事实上,他对时局的洞察和发言早已是中日两国决策层的重要参考。

——封新城 《新周刊》执行总编

我可以确定的是,加藤嘉一极具成为中国问题专家的潜质,甚至有人已经把他当做中国问题专家了,而他其实只是一位“80后”日本男孩儿。再过几十年,他很可能会戴上一顶帽子,上面写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林楚方 《Vista看天下》执行主编

我的兄弟朋友众多,唯一的异国兄弟就是加藤嘉一。加藤为人仗义,做事严谨、认真。有头脑,有原则,识大局。为日本有这样优秀的“80后”青年人,中国有这样的外国留学生,我有这样的好兄弟感到自豪。

——张光北 著名演员、《东京生死恋》制片人

加藤称自己为“遣唐使”,因此,他的学识他的才情不仅仅体现在文字表达上,他的本意应该是将他所经历的、他所看到的,借助于文字搭建起一条加深中日文化乃至情感相融相交的桥梁。

——陈思思 “中国友好文化活动周”文化大使、著名青年女歌唱家

加藤君是未来中日关系的“最佳导游”。“当代人该思考什么,行动什么,传播什么?”他冷静、客观,并大胆地把答案告诉我们。他是目前我最关注的日本人……

——矢野浩二 日本演员、《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

第一次和加藤接触是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舞台上。当时就惊叹其汉语表达水平:从容,思路清晰,有分寸,有修养。同为中国观众眼里的“中国通”,当时感觉自己说话相比显得啰嗦许多。我钦佩加藤的上进精神,也珍惜每次接触时我们深刻的思想交流所带来的愉悦。

——朱力安 著名主持人、法国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我误解你了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加藤嘉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32203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5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