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真实记录了这位盲聋女性丰富、生动而伟大的一生,是一本自传体作品。在海伦一岁多的时候,一场高烧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继而她也丧失了语言能力。后来,海伦在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之后,战胜了学习中的障碍,学会了说话,并且成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图书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内容 | 编辑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真实记录了这位盲聋女性丰富、生动而伟大的一生,是一本自传体作品。在海伦一岁多的时候,一场高烧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继而她也丧失了语言能力。后来,海伦在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之后,战胜了学习中的障碍,学会了说话,并且成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内容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这本书不但记录了海伦的生活,更充满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女性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勇敢地面对生活。 这本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励志读物,是一本让千百万人重获信心与希望的书。 试读章节 想必大家都读过许多震撼的故事。有些故事里,主人公生存的时间非常有限。有的长达一年,有的则短到只有24个小时。我们这些平常人都有兴趣探究一下马上要离世的人会怎样度过他最后的时光?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有权利选择自由的人,并不包括那些活动范围受限的罪犯。 读过这些故事,我们会思考并探寻,要是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要做何选择。作为一个生命有限的人,到了人生最后几个小时,我们会选择做什么样的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想象呢?当我们回首过往时,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是感到幸福还是感到遗憾? 有时候,我就在思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视作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多好。保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便可以大大地提高生命的价值。这样,我们就能心怀感恩、淡定从容、生机勃勃地度过每一天。可是,随着时光流逝、岁月流转,这些美好的品质常常会随着时间一起消逝。当然,也有些人,衣食无忧,也碌碌无为,他们的信条就是及时行乐。不过,大多数人却会生活在死亡即将到来的折磨之中。 大多数故事的结尾都是,时日不多的主人公在最后一分钟遇到奇迹而免于一死,自此之后,他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重生让他更加深刻地领悟了生命和生命不朽的精神价值与意义。经常能看到,那些笼罩在死亡或者曾经濒临死亡阴影的人会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赋予一种恒久的美感。 然而,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仅仅视活着的权利为理所当然,认为那是上帝应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我们必然清楚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去,不过我们总认为那一天极其遥远,死亡对我们来说简直遥不可及,难以想象。生活可以无限制地延伸,我们手头的时间还有一大把,所以我们总是在做一些没有价值的工作,也从未在意过我们对生活那种懒散的态度。 可能面对自己拥有的全部天赋感官,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懒惰。只有那些听不到声音的人才会更加爱惜倾听的机会,只有无法看到阳光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光明的宝贵。尤其是那些成年后才变盲聋的人更有这样的体会。然而,那些能听到、看到的人,却很少能够充分地发挥这些宝贵的天赋感官。他们匆匆忙忙、马马虎虎地接收了一切景色和声音,却常常心不在焉,很少有人懂得去珍惜。我们这样不珍视拥有的财富,非等到哪一天我们真正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们不注意身体健康,直到生病后,才能记起健康有多幸福。从古至今,无不如此。 我常思考,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能够失明或者失聪几天,那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体会过黑暗,会更加懂得光明的可贵;感受过无声的世界,会更懂得声音的价值。我经常试探性地向那些正常的朋友提问,想知道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最近有位朋友刚从树林远足回来,我去拜访他并问他看到了什么,他回复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听到他的回复,我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后来我对这样的答复就不感到奇怪了,因为很久之前我就确定他们真的什么也没有看到。 我也时常自问,在树林中散步了近一个小时,却没有发现任何引人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就连我这个什么都看不见的人,也能凭借触觉,感受到成百上千个有趣的事物。我喜欢用双手去亲切地触摸桦树光滑的树皮,或松树那粗糙不平的树皮。春天来临之时,我抚摸着树枝,充满希望地试图寻找蓓蕾,发现大自然冬眠初醒后的第一个迹象。有时,我能感觉到鲜花的肌理可爱得像天鹅绒一般顺滑,抚摸它,感受着那奇妙的缠绕。偶尔,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将手轻放在小树上,能感受到小鸟嘹亮的歌声和欢乐地跳跃。我也非常钟情小溪清凉的溪水流过张开的指缝的感觉。对我而言,松针,或像海绵一样柔软的草铺,就像地毯一样,甚至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更具吸引力。我认为,四季的美景就好比一场极其动人却永无剧终的戏剧,它的情节美好动人,从我指尖一幕幕地滑过。 有时候,我在心里大声地呼唤,让我看看所有美好的一切吧!仅靠触觉我就已经能获得那么多快乐了,要是凭借视觉还会有多少美好的事物啊!可是,那些有视力的人显然看到的没那么多。他们始终认为这绚烂多姿、五光十色的世界都是理所当然的。或许人类总是这样,很少珍惜此刻拥有的东西,却反而竭尽全力去追逐自己没有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光明的世界中,视觉对他们来说,只不过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便利而已。多么可惜,他们从不视其为丰富生活的方式! 如果我能成为一所大学的校长,我一定要开设一门必修课程——“怎样运用你的眼睛”。在这堂课中,教授会向学生讲授如何真正地去观察那些近在眼前,却从未引起他们注意的事物,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有乐趣。这堂课也会唤醒他们沉睡着的散漫的天赋。P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海伦·凯勒 |
译者 | 侯烨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7087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2014107556 |
中图分类号 | K837.127=533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6 |
宽 | 15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