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条钟(中英对照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英国卫报小说奖、卡内基奖、林格伦儿童文学奖、惠特布里德文学奖得主畅销全球的《黑质三部曲》作者普尔曼又一超越时空的魔幻巨作《发条钟》。篇幅短小精悍,架构繁复紧扣,内涵精巧深重,读来恰如把玩一只静工雕琢的钟表,耐人回味;美国著名插画家戈尔的插画也令此书弥漫着魔幻般的神秘情调。本书荣获1997年史玛提斯童书奖银奖,1998年学校图书馆周刊年度最佳图书奖,1998年纽约公共图书馆年度最佳图书奖。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用“很久很久以前”开头的故事。

在德国小镇的一家小酒馆里,受人尊敬的小说家准备为大家朗诵他最新的作品,不料故事竟然成真……钟表学徒即将学成出师,只欠完成教堂大钟发条娃娃的制作,却在最后一项考验面前濒临崩溃……

没有完成分内工作而害怕责难与羞辱的小说家和钟表学徒,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谎言和逃避,在诱惑和贪念里再无招架之力。

而在故事的“另一时空”——也就是小说家笔下的世界里,人见人爱的小王子命在旦夕,酒馆老板的小女儿能否拯救他,披着黑斗篷、目光如灼的神秘博士永远能在人类欲望最迫切的当空适时出现吗?

滴、答、滴、答,命运的时钟已经上紧发条!

以《黑质三部曲》享誉全球的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此次再以“时间”和“命运”两大主题,贯串浮士德、科学怪人、棉绒兔、木偶皮诺曹等经典寓意,在这个如同发条装置般层层推进的故事里,巧妙地揉合了神奇与现实,比喻人生,直击人性。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译后记

A PREFACE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试读章节

陌生人欠了欠身子。

“萨兹山的卡曼尼兹博士,请多指教。”他以粗嗄的声音说道,“今天赶了好一段路,可把我冻的。给我来杯白兰地!”

酒店老板很快地奉上了,陌生客一饮而尽,随即递出空酒杯,还要加点。直到此刻,仍旧没有人妄动。

“这么安静?”卡曼尼兹博士说着还故作姿态地四下环顾一番。“不明就里的话,还以为走进了死人堆呢!”

镇长吃力地咽了咽口水,站了起来。

“不好意思,卡曼尼兹——呃——博士,事实上……”

说着他看了佛瑞兹一眼。佛瑞兹骇异地瞪着卡曼尼兹,这位年轻人的脸色就像握在他手里的纸那样苍白。他眼睛瞪得老大,寒毛直竖,恐惧的汗珠子从额头上冒了出来。

“有什么事吗,这位先生?”卡曼尼兹博士说道。

“我——我——”佛瑞兹说道,并颤抖地吞了吞口水。

这时镇长插嘴了:“事实上呢,我们这位年轻朋友是位作家,博士,你走进来的时候,他正在说故事给我们听。”

“噢!太好了!”卡曼尼兹博士说道,“我相信接下来的故事一定很精彩,年轻人,请别觉得不自在,您只管往下说,就当我不在场。”

佛瑞兹发出微弱的叫声,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把抓起稿纸往火炉里扔,火苗一下子蹿高起来。

“求求你,”他叫道,“跟这个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然后,他就像见到恶魔一样,飞也似地冲出酒馆。

卡曼尼兹博士爆发出一阵狂野而充满嘲弄的笑声,同时,在座有好几位老实家伙效法佛瑞兹,抓起外套拔腿就跑,烟斗也没来得及拿,啤酒也没喝完,更别提有人敢和那位陌生客打个照面了。

林格梅先生和镇长几乎是最后离开的人,老钟表匠总觉得该和同行说句话,但他的舌头像是打了结似的;而镇长心想自己要不就该欢迎这位远近驰名的卡曼尼兹博士,要不就该对他下逐客令,但他怎么也提不起勇气。两位老人家于是拾起拐杖,匆匆离开。

小葛芮蒂靠在她父亲酒店老板身边,睁大了眼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好吧!”卡曼尼兹博士说道,“你们镇上的人倒休息得早。我还想要一杯白兰地。”

酒店老板以颤抖的手为客人斟酒,并示意葛芮蒂离开,毕竟这是个儿童不宜的场合。

卡曼尼兹博士立刻一饮而尽,接着又点了一杯。

“那么,或许这位先生愿意与我共饮。”说着,他转身面对吧台角落。

卡尔静静地坐在那儿。其他人都相继匆匆离开时,他却一动也不动。他回过头,怒视着陌生客,愤怒的脸庞由于酒精、郁闷和自我厌弃的缘故而涨得通红,他却无法迎视对方嘲弄的眼神,只得转移视线,望向地板。

“帮我的同伴拿个杯子来,”卡曼尼兹博士对酒店老板说道,“然后你就可以退下了。”

酒店老板将酒瓶和另一只杯子搁在吧台上,然后迅速离开。不过是五分钟以前,这房间里人声鼎沸,现在却只剩下卡曼尼兹博士和卡尔。酒店里静极了,卡尔能听见炉子里的火焰嗤嗤地燃烧,角落里那座老钟滴答作响,他甚至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卡曼尼兹博士倒了些白兰地在杯子里,然后把酒杯推向吧台另一端。卡尔没做声,在这位陌生客的注视下,约莫一分钟后,他猛地一拳打在柜台上,大声吼道:  “该死的,你到底想怎样?”

“对你吗?我对你一无所求。”

“你是专程来看我笑话!”

“看你笑话?得了吧,我们萨兹山有的是比你好笑的小丑,我怎么会大老远到这儿来嘲笑一位满脸写着不快乐的年轻人呢?来吧,喝了它!高兴点!明天可是你扬眉吐气的日子呢!”

卡尔长叹一声,把头别开,但卡曼尼兹博士嘲弄的声音继续说道:

“是啊,为有名的葛洛克罕钟塔的新雕像揭幕可是件大事呢。你知道吗?来这里之前,我问了五家旅店,想找个房间过夜,结果全都客满了。从德国各地涌进的访客——男男女女都有——工匠、钟表师傅、各类机械专家,全都赶来看你的发条娃娃,你的大作!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我的朋友,喝吧!”

卡尔一把抓起杯子,大口吞下那红色的烈酒。

“不会有什么发条娃娃了。”他喃喃自语道。

“什么意思?”

“我说,根本没有什么新雕像。我压根没做出来。我做不出来,我根本就是成天干耗着,等发现自己做不出来的时候,已经太迟了。好啦,就这么回事,现在你可以嘲笑我了,请便。”

“噢,天啊,天啊。”卡曼尼兹博士严肃地说道,“嘲笑?我想都没想过。我是来这儿帮你的。”

“什么?你吗?怎么个帮法?”

卡曼尼兹博士笑了。这就像一段覆满灰烬的木头突然冒出火花,卡尔不由得退缩了,他觉得害怕。老人则向前逼近。

“你知道,”他说道,“我想你是忽略了我们这份工艺的哲学意蕴了。你懂得怎么调整手表、修理教堂大钟,但你可曾想过,人生其实也是发条装置呢?”

“我不懂。”卡尔说。

“孩子,我们可以掌握未来,就像我们可以设定时钟里的机械组件一样。你得对自己说:我将赢得这场比赛——我会首先抵达终点——然后就像上紧发条那样,你设定了未来。世间万物并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切都得照章行事!角落里那座老钟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停止走动吗?你手表里的弹簧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该上紧或倒着转吗?门儿都没有!它们根本没得选择。未来也是这样,一旦设定,那就是起手无回了。”

P27-32

序言

许久以前,约莫就在这则故事开始的时代,光阴的流逝是靠发条装置来计算的,我说的是真正的发条装置,像是弹簧、齿轮、钟摆之类,如果把发条装置拆开,就能看出那些零件设备是怎么运转,又该如何重组。时至今日,光阴的流逝则靠电力和振动的石英晶体来记录;天知道还用了别的什么玩意儿。你甚至能买到太阳能动力的手表,并且能接收无线讯号,一日里自行对时数次,竟能做到分秒不差,在我看来,这若说是巫术魔法也不为过吧。

其实,真正的发条装置也够神秘的了,就拿弹簧来说吧,闹钟里那根主弹簧是由精钢铸造,锋利的边缘足以轻易致人流血,如果把弄时掉以轻心,它可是会像蛇一般弹跳而起发动攻击,伤了你的眼睛。又或者拿摆锤来说吧,如果一只趋动教堂尖塔大钟的铁摆锤往下掉落,无巧不巧砸在你的头上,那肯定是会脑浆进裂。

然而,只要靠着几只齿轮、几把栓钉、一个小平衡轮的前后振动,或者一只钟摆的左右摆荡,弹簧的弹力和摆锤的重量就能顺利驱使指针走动,安全无虞。

一旦时钟上了发条,那股勇往直前、轻易不停止的狠劲,着实透着一点恐怖。长短指针仿佛拥有自己的意志般,绕着刻度盘打转。滴,答,滴,答!它们一寸一寸往前移;一步一步催人老,催人亡。

有些故事也是这样。一旦起了头,再也无法中止;它们一路铺陈,直达命定的结局,不论故事中人多么希望改变自身的命运,终究还是做不到。以下就是一则这样的故事。发条已经转紧,故事就要开始。

后记

时间与命运的大哉问

人生中有许多事情可能一时又或永远“未了”。比如说情缘未了,心愿未了,乃至前债未了。不管怎样,种种“未完成”的状态往往能牵动心情微妙的变化;春风起兮,心池便一阵余波荡漾。

普尔曼的《发条钟》便由两件“未完成”的工作揭开序幕,却一发不可收拾,触动了欲望与命运生克的机关,那是欲罢不能,死而后已。

钟表学徒卡尔“应该”完成教堂大钟发条娃娃的制作,一一则延续传统,同时也宣示自己足堪出师,独当一面;小说家佛瑞兹身负听众的期待,“应该”在朗读惊悚故事之前构思出结局发展。这两个人非但没有完成分内的工作,又因为恐惧随之而来的责难与羞辱,不约而同选择谎言与逃避的态度,从此软弱战胜意志,对诱惑与贪念再无招架之力,终至视生命与灵魂如敝屣。

这本有趣的小书以时间与命运两大主题贯穿全局,以小寓大,当然不能长篇大论细说从头,普曼先点出“逝者如斯,不可逆转”,继而抛出一则则大哉问:命运之为物,究竟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抑或应个人召唤而来?又或者,这两者根本是同一件事?

以卡尔的遭遇为例。当他决定放弃“亲手”完成自己的工作,却又奢望着名利双收时,“命运”就此接手;所有“未了”之事终将画下旬点,只是代价何其太高。

普曼除了探索人性底限毫不手软,对处理一个以上的时空场景也情有独钟。

全书有两条故事线平行发展,却又环结相扣,一如发条装置。

当卡尔为了做不出发条娃娃坐在酒馆里喝闷酒,他的小说家朋友佛瑞兹同时也在酒馆一隅为人说故事,这对个性软弱的难兄难弟,在他们所处的“现世”中,各怀愁肠。至于“第二场景”,也就是本书的“异时空”,便是佛瑞兹笔下的小说世界了。

两条故事线问的交集与碰撞,正是阅渎的趣味所在,而游走两个时空场景的卡曼尼兹博士更是全书关键人物。

这位披着黑斗蓬,目光灼灼如火似焚的神秘客,永远在人欲望最迫切的当口,适时出现,他的知识与能力似乎深不可测,凡有所求,必有所应,对人既无悲悯也不加批判,仿佛天地的“不仁”,都应对在此君的人格特喷上。

吉卜林的《丛林故事》中,有一头具催眠魔力的巨蟒,它温吞吞懒洋洋盘踞终日,一旦盯上猎物,竞能让猎物手舞足蹈,脸上挂着笑,眼底盈满恐惧,蠕动着将自己送进血盆大口。

不管是骄傲的亲王或者恶向胆边的卡尔,他们在卡曼尼兹博士面前,不由自主流露出人性中愚昧贪婪的部分,不惜牺牲一切,也要成全自己的执念,在我看来,就像被盯上的猎物在巨蟒跟前跳着恐惧之舞,其景骇异,其情堪怜。

其实,和卡曼尼兹博士呼应的不仅仅是天道命运,还有全书的叙事手法。

普尔曼以全知观点铺陈故事,本来就容易营造置身事外的距离与掌控全局的力量;一贯冷冽精确的笔调,加上始终洞悉世隋的嘲谑姿态,越发使得全书洋溢着“卡曼尼兹风”。

一本由“很久以前”起头的书,情节却不落俗套;一则有公主与王子的故事,日子谈不上幸福,更与快乐无缘;一本穿插着出卖灵魂、血腥谋杀的小说,爱与希望却也始终不灭。

书评(媒体评论)

激动人心、惊悚有味、浪漫传奇、可读性超强。

一《卫报》

对于任何想在冬夜火光闪烁的壁炉前讲故事的人来说,没有比这个故事更好的选择了。

——《独立报》

非常好读,完全可以成为一部经典。

——TES

如同一块宝石。一个令人颤抖的哥特士寓言……对于叙事的艺术米说也是一次机智的沉思。

——《新政治蒙》

令人馋涎的氛围。每一处都恰到好处,无论如何都别错过任何一个字。

——Carousel

一个有趣、惊恐、功人的故事。

——Books for Keeps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条钟(中英对照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普尔曼
译者 察宜容
编者
绘者 (美)里欧尼·戈尔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0146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6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7-0364号
版权提供者 Transworld Publishers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