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韦正翔著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根据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线教授韦正翔的课堂讲稿整理而成的。此讲稿的视频在优选优选的中文视频网站排行榜的哲学类排靠前名。作为从事多年马克思主义公共课的教学的老师,本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坐得住、听得进。 目录 序 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术化――共家学派的倡立 导论 做好思想工作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追求崇高?――我的人生经历 一 老师的基本特征 二 关于人生的大幸福 三 从庸俗到脱俗的转向 庸俗的好人/开始脱俗/追求崇高/绝地逢生 第二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用? 一 社会发展目标的设定 二 领导力的培养 三 心灵的进化 四 如何修身、平天下 第三节 考核和公正无私课堂的建立 一 相对评分制 二 公正无私的课堂 三 关于串写能力 四 关于阅读书目 第一章 马克思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第一节 中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 一 中国崛起的精神领袖 二 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和中国哲学的超越 三 共家学派的倡立 第二节 是什么让人变得伟大? 一 马克思17岁时的抱负 二 清华精神是什么? 第三节 马克思的人民情结 一 为什么他会钟爱自由和平等? 二 为什么他会同情人民? 三 怎么他会有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志向? 四 为什么他是一个特级愤青? 第四节 马克思的本事是怎样炼成的? 一 组织能力的展现 二 串写能力的形成 三 想象力的开发 四 学以致用的方法 五 严谨的推理能力的培养 第五节 马克思的理论何以能够在中国扎根? 一 辩证法――踏上中国领土的第一只脚 二 无神论――踏上中国领土的第二只脚 第六节 马克思这个共产主义者的诞生 一 关注经济问题 二 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三 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四 较为的爱恋 五 对资本主义的失望 六 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 七 与过去决裂 八 组建共产党的必要性 九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一块整钢 一 《资本论》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 第二章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是什么? 第三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到底在讲什么?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有什么用? 第五章 人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第六章 为什么我们无法选择想要的社会? 第七章 用《资本论》解析当代美国社会结构 第八章 《资本论》的严整逻辑 第九章 人所追求的一切最终都与他的幸福相关――共产主义的诞生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性历史使命――在全球范围内捍卫共产主义信仰 后记 相爱的人能够燃烧自己的生命成全对方的梦想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韦正翔 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0403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82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2-0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8-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A8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4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