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聚沙成塔:天封塔口述史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t本书是大学生国创创新训练项目的项目成果。天封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宁波城历史和现代文明交汇的见证。书稿在遵循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现场勘查、查阅文献,走访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采访考古发掘、保护重建、展示开放、陈列设计、社会公众及相关行业的研究员,记录并整理天封塔口述史,还原天封塔的保护和修缮过程以及宁波人与天封塔朝夕共处的生活状态,梳理天封塔建筑的组成、演进、保护现状和利用空间,深度挖掘天封塔地官的考古信忌和出土文物内涵。 目录 \t第一章 稽古揆今:考古发掘者 \t一、林士民:曾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t二、丁友甫:曾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t第二章 飞阁流丹:古建修复者 \t黄大树: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 \t第三章 高屋建瓴:遗产管理者 \t一、徐炯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书记 \t二、黄浙苏: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t三、许超: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t四、章国庆:曾任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 \t第四章 博物洽闻:博物院工作人员 \t一、陈超:宁波博物院陈列展览部策展人 \t二、陈明良:宁波博物院典藏研究部副研究员 \t三、何毓峰:宁波博物院陈列展览部策展人 \t第五章 春风化雨:高校教授 \t一、刘恒武: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 \t二、项隆元: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t第六章 各抒己见:文史研究者 \t一、李本侹:宁波市鄞州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文保员 \t二、周东旭:宁波文化研究会理事 \t三、黎毓馨: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研究部主任 \t第七章 各有所长:文史爱好者 \t一、周光磊:公众号“宁波人物”联合创始人兼市场总监 \t二、水银:宁波地方文史爱好者 宁波老照片、老地图收藏者 \t三、孟祥宁:视频号“DEEPIN宁波”创建人 \t第八章 自出心裁:艺术设计者 \t一、钱永杰:宁波市江北智高无尚模型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t二、应杭川:宁波应先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t第九章 众说纷纭:相差七十岁的声音 \t一、陈韬羽: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实验小学小学生 \t二、徐哲霄:宁波文史与摄影爱好者 \t三、宁波博物院志愿者讲解员 \t四、天封塔游客 \t五、天封社区小卖部老板和老板娘 \t六、天封塔景区售票员 \t七、天封社区居民 \t书末推荐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聚沙成塔:天封塔口述史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真珍,吴馨怡,张颖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7281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50000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7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