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波利村探险记(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哈代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德意志军团中忧郁的轻骑兵

朱炯强 徐人望译

这一带草原,丘陵起伏,地势高爽,草木葱茏;自从那些多事之秋以来,这里景物依旧,没有变化。草地从来不曾翻耕过,原来是上层的泥块现在仍在原地不动。这里曾经驻扎过一支轻骑兵,而今不但马厩的土墙历历在目,连堆积马粪和垃圾的场所也还依稀可辨。每当我夜晚走过这片荒野时,阵风低荡,草梗呼啸;身临其境,要想不听到军号的嘀哒声和缰绳的窸窣声,要想不看到鬼影幢幢的帐篷和辎重,那是不可能的。帐篷中,不时还会传出喉音浓重的外国声腔和断断续续的异域小调。当时睡在这一带帐篷中的主要是英国皇家德意志军团的部队。

那已经是将近九十年以前的往事了。当时英军的制服,连同那巨大的肩章、滑稽的三角帽、长及膝盖的短裤、绑腿套、沉重的子弹盒、满是环扣的靴子等等,今天看来,颇称得上怪诞不经。现在,人们的观念变了,不断创新;可当时,士兵是令人羡慕的,国王依旧神圣不可侵犯,而战事也被视为光辉的业绩。

在这些深山幽谷之中,散落着一些古老的庄园和寥落的村庄,它们与世隔绝。在国王看中它们南面几英里以外的海滨浴场、年年驾临之前,几乎见不到陌生人的足迹。随着国王的驾临,附近一带旷野上,军队云集。从那个戏剧性的时期流传下来的许多有声有色的故事,即使多少有点支离破碎,细心的察访者不难或有所闻,这难道还容质疑吗?这些故事,有的我已经讲过了,大多数已经遗忘了,可还有一个却不曾说过,也永远不会遗忘。

这个故事是菲莉斯亲口告诉我的。那时她已经是七十五岁的老太太了,而听她讲故事的我却还是个十五岁的小伙子。她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在她“就木入土、被人遗忘之前”别声张她在这个故事中承担的角色。十二年后,她弃世而去,至今已近二十年了。她谦卑的不求闻达的要求仅仅部分地达到了目的,不幸的是,由于当时传播开去,而且至今还在流传的那些一鳞半爪的细节恰恰是那些有损其人格的部分,以致使她在人们的记忆中蒙受了不白之冤。

故事完全是由上文中的外籍军团即约克轻骑兵团的到达而引起的。那天以前,她父亲的房屋周围,一连好几个星期简直不见人影。如果听到门前台阶上有客人衣裙的寒率声,那可是一片随风飘落的枯叶;如果听到大门附近似乎有辘辘的车马声,那是她父亲在庭园中一块石头上磨刀霍霍;如果听到有如行李从马车上扔下来的声音,那可是海边的枪响;如果黄昏时看到门外仿佛有个高大的身影,那可是一丛精心修剪得细细长长的紫杉。当时乡村中的这种寥落孤寂的情景,当今已经是不复可寻的了。

然而,乔治国王及其满朝文武始终都在他心爱的海滨胜地盘桓;两地相去不过五英里。

女儿的孤独寂寞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唯一的消遣就是修剪黄杨木树篱,但父亲却更有甚之。如果把女儿的社交情况比作黄昏,那父亲的乃是黑夜。不过,父亲欣赏这样的黑夜,而女儿却深感黄昏的无聊。格罗夫医生原本从医,只因沉湎于探究玄奥的哲理,以致荒废正业,无法赖以谋生,不得不放弃行医,以极其低廉的租金,在这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租赁了这所破败不堪、半是农合半是住宅的庄园,靠一笔在城镇中无法糊口的收入过日子。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院子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感到自己在虚无的探求中虚度了一生,因而越来越烦躁不安,与朋友的交往也越来越少。结果,菲莉斯也变得非常胆怯,每当她在短短的散步中遇见了什么陌生人,只要对方向她瞧上一眼,就羞得无地自容,连肩膀也臊得绯红,步履也不自在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个人发现了菲莉斯,对她产生了爱慕,并且出乎意料地向她求婚。

上面提到,国王就在附近镇上,住在格劳雪斯特行宫里,他的御驾光临自然使该郡的许多乡绅名流蜂拥而至。在那些闲汉里面,许多人自称与朝廷有各色各样的瓜葛或利益关系;其中有一个叫汉弗莱.古尔德的独身汉子,乃是一位既不太年轻也不太苍老、既不太漂亮也不太丑陋的角色。他为人过于自负,但殊非“公鹿”(当时对放荡的未婚男子的称呼),大概与程度适中的时髦男子相当。这位三十岁的单身汉无意中闯进了这个草原上的村子,发现了菲莉斯,为结识她而巴结上了她的父亲。不知怎的,她竟使他心头火燎燎的,差不多天天往她家的方向跑,最后终于与她达成了婚约。

他出生于名门,家族成员中有几个在郡中颇享声望,菲莉斯使他拜倒在石榴裙下,简直是在禁锢之中完成了一桩光辉的大业。不过,究竟怎样完成这桩业绩的,她却一无所知。在那些日子里,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不光被视为有损习俗——这是比较现代化的观点——而竟被视作悖逆天理。因此,菲莉斯被如此一位绅士般的男子看中,简直无异于平步青云;虽然那些寡闻陋见的人们也许只看到古尔德分文莫名,便推断双方地位没有多大不同。

P1-3

书评(媒体评论)

托马斯·哈代之死使英国小说界失去了一位领袖。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没有任何其他作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能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似乎没有谁如此自然地适合于让人们顶礼膜拜。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

目录

德意志军团中忧郁的轻骑兵

两个野心家的悲剧

一个富于想象的女人

同乡朋友

一八○四年的传闻

枝凋花谢

西波利村探险记

序言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总序

柳鸣九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直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了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迥然不同于一般出版商的小家子气而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而且,有这么一个平台,把一个个经典作家作为一个个单元、一个个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创作的精华,也不失为社会文化积累的一桩盛举,众人合力的盛举。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3年元月

内容推荐

《西波利村探险记(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哈代集)(精)》是托马斯·哈代的中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了《德意志军团中忧郁的轻骑兵》《两个野心家的悲剧》《一个富于想象的女人》《同乡朋友》《一八四〇年的传闻》《枝凋花谢》《西波利村探险记》等七部中短篇小说。

编辑推荐

《西波利村探险记(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哈代集)(精)》是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故事”小说集。

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说,人与环境的诗意交融最合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

叩问人生的悲剧命运,哈代创作中后期成熟思想的产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波利村探险记(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哈代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托马斯·哈代
译者 朱炯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52225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5142837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5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