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返璞归真:考古纠错的中国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100年来,中国考古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有很多发现都推翻了国人原有的历史概念和认知,成为学界的共识,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这些考古发现并未能得到普及,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还在用他们固有的伪历史认知在看待中国历史,并以此教育下一代,可谓贻害无穷。本书通过对考古史料的解读,讲述了史料背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书稿史料丰富,论述严谨,论之有据,语言流畅,对于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丰富读者对我国历史的认知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播意义。 内容推荐 通过对考古学推翻的诸多中国历史知识系统的梳理,用确凿的考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对其中的每个历史事件都做了详尽的叙述和说明,并分析了其中各个历史事件在文献记载中出错,以及为什么会出错等情况,将考古学成果转化成普通读者容易接受的通俗读物的形式,还原了历史的本真面目。 目录 中华文明起源并非“一元中心” 南方文明起源进程不迟于北方 距今五千年前后不是黄帝时代 良渚古国改写中华文明史 石峁古国改写“西戎”文明史 石家河古国改写“苗蛮”文明史 商周两代应该是“封建社会” 三代大同社会遭遇尴尬 商周时期不止一个郑国 圣王治理下的西周也施行人殉制度 咸阳周陵张冠李戴两千年 息国不止息夫人夫国一个 召公才是北京城的最早建造者 两处遗址改写芮国史 晋侯墓地:早期晋国与太原无关 出土金文显示:周厉王是一代枭雄 “共和行政”并非周召共同执政 西周金文中没有“厉王” “烽火戏诸侯”名不副实 战国早期就有了二十八星宿图 秦始祖非子的发达和雍都废丘的错记 秦朝的法律没有那么严苛 陈胜、吴广起义“失期当斩”是托词 秦阿房宫根本没有建起来 多件出土文物纠错秦代史 是赵眛而非赵胡:南越国的朦胧史 汉文帝霸陵被误拜千年后终归正 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孔末之乱”是子虚乌有 说最会玩的皇帝“恭俭”是笑话 郑和碑纠正《明史》多处错误 鲁王朱以海不是郑成功所杀 注释 参考古籍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返璞归真:考古纠错的中国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琳之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研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916794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5-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