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鉴赏美学(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探讨文学鉴赏、文本解读和作家作品,重在诠释“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美学理论与实践。其主体内容构成有四个部分:一是“文学鉴赏要素论”,包括意象与诗境、文境与意蕴、文序与节奏、文色与文法等。二是“文本解读特质论”,包括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解读的反应交流与敞开活动、文本解读中的“视野融合”、主体阅读的心理图式,以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不同解读等。三是“作家文品透视论”,包括营创新艺术散文的老一代散文作家、别具个性审美风范的新时期散文作家、拓开学者散文新境域的中青年散文作家等。四是“作品艺术赏读论”,包括“经典名作导读”和“港台名作赏析”。
目录
文学鉴赏:理解与建构的美学活动
第一编 文学鉴赏要素
拓开内隐外秀的艺术奥区——文学鉴赏中的意象分析
昭示诗境营造的吁情结构——文学鉴赏中的诗境分析
探入艺术构筑的深层世界——文学鉴赏中的文境分析
透过体势捕捉内燃的火光——文学鉴赏中的意蕴分析
理清文体营构的艺术秩序——文学鉴赏中的文序分析
探寻艺术构思的内在律动——文学鉴赏中的节奏分析
发掘色彩世界里的审美宝藏——文学鉴赏中的着色艺术分析
细究整体性营构的艺术精微——文学鉴赏中的文法分析
第二编 文本解读特质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
文学解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
文本解读:读者的建构活动
主体解读的心理反应过程
主体阅读心理图式理论智慧
文本的构成体制与信息系统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经典阅读
阅读生活是最为美丽的
散文解读中的品类审识
散文文体特征与解读探究
诗歌“载情”与“造言”二维解读
小说的形象构成与叙述视角解读
巧运虚实尽得风流——鲁迅小说虚实艺术分析
第三编 作家文品透视
依然瞥见灿灿的希望——散文现象透视与散文艺术本色
朴素见真情平淡见精神——吴伯箫散文论
在感悟中弹拨“自己的声音”——林非散文论
心灵与世界对话——马瑞芳散文论
学者散文拓开的文学新境域——李宗刚散文论
激情、沉思与诗——石英散文论
给时代和历史刻画永恒的美——许评散文论
创新并突破散文的华严世界——郭保林散文论
投射着心灵光华的理思品格——丁建元散文论
对自然生命形态的美学透视——许评写景散文论
散文美学观的多向拓展——郭保林散文论
清澈人生:持守纯净理想与追求——唐乐群杂文论
第四编 作品艺术赏读
追寻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读朱自清的《匆匆》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冰心的《往事(七)》
寻味清净中的寂寞心绪——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凝聚抑郁的情感和民族的风神——读陆蠡的《囚绿记》
一幅用光声色味绘出的雨景图——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冰清剔透的“第二自然”——人化的荷塘妙境——读颜元叔的《荷塘风起》
一首阴沉冷峻的生命悲怆曲——读洛夫的《诠释》
妙绪纷披的爱的“心画”——读张晓风的《地毯的那一端》
超世拔俗的心灵的“楼阁”幻境——读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妙思翩飞、灵心独绝的“情歌”——读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妙悟——读王鼎钧的《夏歌》
深沉而激越回荡的旋律——读许达然的《远方》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鉴赏美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明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63759
开本 32开
页数 5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24-05-01
首版时间 2024-05-01
印刷时间 202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92
CIP核字 2023198534
中图分类号 I06
丛书名
印张 1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57
3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