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鹤舞少年/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鹤舞少年/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辑录了汪曾祺先生小说和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分为四个板块,一是“水流云常在”,收录了《受戒》等著名作品,是充满了中国风情的现实主义佳作;二是“天地有大美”,赞颂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质;三是“月是故乡明”,是作者离乡几十年,却始终难以忘怀的故乡记忆;四是“客中情亦痴”,是作者在昆明和北京的生活经历。

内容推荐

《鹤舞少年/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是汪曾祺的小说集。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有一种隽永的美。他年少离家、历经沧桑之后,回顾似水流年,家乡的小城、旧村、河淖、沙洲,绿的茅草,白的芦荻,还有那些在路上看过的风景,都在他的心中活泼泼地挥之不去,最终蔚然升华,凝成文字。这些文字充满着对世间那些自然、活泼的生命的无限眷爱,充满着对往事的怀念与追思。这一点不朽的真情让他的文字超脱于时间。

目录

水流云常在

受戒

侯银匠

晚饭花(其一)

昙花、鹤和鬼火

黄油烙饼

羊舍一夕

天地有大美

岁寒三友

鉴赏家

鸡鸭名家

故里三陈

月是故乡明

故里杂记

故乡人

花园

端午的鸭蛋

故乡的元宵

客中情亦痴

钓人的孩子

昆明的雨

七载云烟

跑警报

北京人的遛鸟

胡同文化

试读章节

受戒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作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儿,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上海静安寺的、镇江金山寺的、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格当听导——”,说是“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约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带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领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点,给明子穿上。明子穿了这件和尚短衫,下身还是在家穿的紫花裤子,赤脚穿了一双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个头,就随舅舅走了。

他上学时起了个学名,叫明海。舅舅说,不用改了。于是“明海”就从学名变成了法名。

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穿过一个县城。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劲地推他:~陕走!’快走!”  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P3-5

序言

优秀的少儿文学应该具备什么品质?我问过很多人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说,就是专门写给孩子看的文学;有的人说,轻松有趣的或者温暖诗意的文学;也有的人说,肯定是想象力充沛的,有游戏精神的文学……这些都对,但又不全对。少儿文学并非一种简单幼稚的文学,优秀的少儿文学,大人和孩子都应该读得津津有味——安徒生的童话如此,新美南吉的童话如此,宫崎骏的电影亦如此。同样,那些写给成人的作品,即所谓的成人文学,对少年读者而言,也不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其作品的主题还是风格,都和少儿文学一脉相承,都是作家独特人生况味的体现,都有能够打动我们内心的精神力量,都有追求真善美的共同品质。

“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便是以此为理论基石和选文标准,由作家本人或其后人为少年读者精心编选的一套文学从书。

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它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并居首位。它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神兽。从其外部形态上看,麒麟有鹿角、麋身、牛尾、鱼鳞皮。这个造型是鹿、牛、鱼等吉祥动物的集美组合体。所谓“集美”,通俗地说,是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在某一个体上。人们把几种动物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的神兽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它的喜爱。

在民间传说中,麒麟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孔子降生的那天晚上,有麒麟降临孔家,口吐玉书三卷,上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征在贤明”的字样。意思是说孔子非凡人,乃龙之子孙,降生在周朝末年,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贤明的帝王之德,堪称“素王”。孔子长大后精读此书,果然成为“至圣先师”。至今,在文庙、学宫中还以“麟吐玉书”的图案为装饰,以示有祥瑞降临,有圣贤诞生。

“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便取传说中“麒麟送书”的美好意愿,将中国新文学著名作家的那些最适合少年阅读的经典作品,结集呈献给祖国的少年读者们。这些作家,既有德高望重的耄耋长者,也有当代文坛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作品或简练传神,或淡雅深邃,或热烈奔放,风格迥异,异彩纷呈;他们的写作,以匍匐于生活的姿态,编织着属于自己,更属于广大少年读者的梦想。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个年头了。在汪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推出《鹤舞少年》一书,既是对先生最好的怀念,也是对其文化情怀的一次薪传。

“诚乃诗之本,雅为诗之品”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诗句,后来郭绍虞先生将之总结为“诚”和“雅”,这一点成为宗璞创作的一贯追求。她的作品,细腻生动地展现了其纯真的内心世界。她的散文作品,文字简洁凝练,学养厚实,既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又流淌着诗意的想象。

作家刘庆邦写小说,给自己定下四个标准:看了还想看;愿意带在路上看;愿意送给朋友看;不论从哪里看起,都看得进去,并有所得。他的小说,被王安忆拿到讲堂或论文中条分缕析,当作范本;评论家李敬泽在刘庆邦的小说中看到了小说悠远的文脉、自我审视及对古老乡土的回望;学者李洁非注意到了刘庆邦的笔墨情趣和庖丁解牛般的神技。

似乎很难用一段简洁准确的文字全面地概括肖复兴。他的散文朴实隽永,有三十多篇作品入选各大、中、小学教材。他曾当选“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十大当代作家”,其作品还入选加拿大大学中文教材。

写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追求时髦、与时俱进的事业,而赵丽宏却始终认为,这应该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赵丽宏这几年写的一些跟古典诗词有关的短文,其中有不少是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阅读记忆,是他欣赏古诗的心得和联想。因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他感到幸运,这是做一个中国人的幸运。

作家黄蓓佳曾在不同场合说过自己喜欢孩子,喜欢那些小读者的眼神,甚至陶醉于孩子身上带奶香的汗味。她的小说不仅仅是为孩子而写,也是为孩子的父母而写,她用流淌在笔尖的爱,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恋、悲伤、铭心刻骨的追思和温柔的批判。

对一套卷帙浩繁的文学读本而言,我们很难如数家珍般在此将其一一陈述,但其却以不同于少儿文学的文化视角,给予少年读者以更厚重的关怀,更丰富的文学滋养。真诚地希望少年读者朋友们能喜爱这套丛书,并因此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位读书人。

我们坚信:不管在什么时代,读书,特别是读好书,永远是一个人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简洁和最有效的方式与途径。

2017年5月12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鹤舞少年/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825364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7105684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