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素面朝天的中国/房宁世界观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房宁倡导“向实求学”,用脚底板做学问。2017年他曾徒步全程考察京杭大运河,2021年开始实地考察“瑷珲腾冲线”。本书收录了作者考察京杭大运河、“瑷珲腾冲线”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平时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更有在世界各国游历时的一些思考和感想,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笔来记述时代,记述人民的情感和生活。 作者简介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2006年加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007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起担任监察部特约监察员。长期从事政治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要调研和理论文章写作工作。2005年参加起草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10年9月,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讲解《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2013年4月,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5次集体学习讲解《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主要著述有《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成长的中国—一当代中国青少年国家民族意识研究》《论民族主义思潮》《民主的中国经验》《亚洲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等。 目录 走读运河 通州启程 武清读史 大邱庄回眸 东西双塘两重天 蜿蜒曲折南运河 一人上路 生命之思 拄着拐杖把地种 华北平原上的半自然经济 穿越中国的时间隧道 我和公务员聊了聊收入 城市边缘两弟兄 探访华西村 求医记 淘宝记 大运河的悲歌 丁宝桢杀奸臣——天下第一菜的来历 吴棠治奢——淮扬菜的来历 江村三日 瑷珲腾冲行 四川阿坝纪行 重走红军路 包头行:稀土之都印象——“瑷珲腾冲线”内蒙古西段考察纪行 生活记忆 冰棍队 翻译生活 平时与难时 “七七”夜骑访卢沟 清晨4点的北京街道 人大对面有盏灯 人生第一节政治课 我的贵人 乡愁是一种励志 学问三部曲 游三山五园绿道 世界观 风雨凄迷十年路——匈牙利纪事 三次“文化震撼” 百闻一见话朝鲜 韩国民主运动的“主题性”与“主体性” 了不起的“岩仓考察团” 朗姆酒、海明威及其他 访谈:美丽岛上的两个世界 从特朗普看美国 夜走红场 俄罗斯的阶级与革命 序言 行万里路,读三本书 回顾我的过往,似乎总 是在路上。就像那首歌里唱 的:“曾经以为我的家,是 一张张票根”。为什么会这 样?这与我的工作有关。我 是个专业社会科学工作者, 我工作的主要方式就是社会 调查,这是一切社会科学研 究的基础。搞调查自然就要 行走四方,或日在路上、在 会上、在现场。 有部研究东南亚政商关 系的名著——《亚洲教父》 ,这本书的作者说过:“随 着出差的里程和采访笔记越 积越多,我才清楚地了解到 东南亚的经济政治状况。” 我以为,这句话道出了社会 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中国 有句老话:行万里路,读万 卷书。现在一些年轻人爱说 :先要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任正非也 说过:如果你没有去过世界 ,你是不能够感知世界的。 上述所言,其实讲的都是一 个认识论上的道理:理性认 识源于感性认识。如果再加 上一句就是:没有感性认识 便无法达至理性认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对于获得感性社会认知是 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行 万里路是在读什么“书”呢? 在我看来是在读三本“书”: 大地之书、社会之书、人性 之书。 我常年奔波于国内外搞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我最 喜欢或日最好的方式是我们 所称的“地面调研”,即在翻 山越岭,走街过镇,千里跋 涉中,“走读大地”。朱可夫 是苏联著名军事家,他出身 骑兵。他回忆当年他曾专门 骑行数千公里进行野营拉练 。他说,这对他了解苏联、 提高军事素质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有一次我们在国 外做考察,接待方特意安排 了驾车陆路旅行。途中,陪 同人员特意驶离高速公路, 走普通公路。他对我说,我 们走村过镇才能近距离地感 受到本国面貌和人民的日常 生活。的确是这样,改革开 放初年,中国有句话:“要 致富先修路”。道路是一个 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最重要 的基础设施,它可以透视出 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和水平。那年去越南调研, 我们特意安排了从河内到胡 志明市沿越南一号公路的地 面考察,总行程超过2000 公里。通过地面旅行,我们 把越南经济发展水平概括为 “50公里时速”和“二桥时代” ,即在越南公路上做长途旅 行的平均时速不超过50公里 ,地处水网地带的越南地方 城市大多正在建设“二桥”。 由此,我们对越南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出了 不同于各种经济社会统计资 料的更为直观和具象的认识 。这便是读“大地之书”。 2017年春天,我们沿京 杭大运河徒步1600公里, 做了一次贯彻中国南北的地 面考察。这次行走途径北京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等六省市,走过数十 个城市和数以百计的乡镇。 沿途既有发达繁华的城市, 也有萧条老旧的城镇,更多 的是走过了“十八亿亩红线” 之内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 。历时两个月,从北方到南 方穿过中国腹地的考察,让 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看到 、感受到了当今的中国社会 的方方面面,甚至“犄角旮 旯”。一路走下来,最大收 获是所谓“穿越时光隧道”。 过去观念中的中国是共时态 的,即中国发展到了什么阶 段,如实现了小康社会等。 但千里运河走下来,我看到 了一个历时态的中国。中国 的发展并非齐步走,并非齐 刷刷的当下中国。我们看到 ,有些地方如鲁运河上的农 村地区仿佛停留在了1990 年,而苏北中运河上的农村 仿佛走到了2000年,而苏 南太湖边上的“江村”那应该 是2030年的中国.农村了 。行走,直接的观察和体验 ,使我们的社会观察和感受 变得直接而深刻、丰富而具 体。这便是读“社会之书”。 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后面,有人还加上一句“结 万人英”,意思是:行走世 间你会遇到和结交各色人物 。正如孑L夫子所言:“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时常有 人问我,你们到处调研,会 不会只是走马观花不得深入 ?当然,会有这样的情况。 但走多了,积累了经验和有 了更多比较,会在一定程度 上弥补“走马观花”的肤浅。 如果你长期做社会调查,就 会知道一个“窍门”——“结万 人英”。我们在长期社会调 查中总结出了一个重要方法 ——找对人,即找到“Gate man”,就是掌握关键信息 的知情人。这是社会调查方 法中的方法。须知,这世界 上没有秘密,只有你不知道 的事情。真相总有旁观者。 行万里路,结万人英,实际 上就是通过实地调研找到那 些知情人、那些Gate man 。走运河路上,在苏南我们 特意去走访了华西村。当时 ,社会上关于华西村的种种 传言不绝于耳。真相究竟如 何?我们想来个“眼见为实” 。可是,仅仅半天的参访能 看到多少真实呢?那天和我 同行的有一位全国知名的民 营企业家,他跟我们一道在 华西村走了一圈。回来路上 ,他谈了对华西村的看法。 结合华西村的历史、产业结 构、产权模式和管理方法等 ,他深入分析了华西村的行 为模式和心理结构以及由此 产生的各种问题。后来的情 况完全证实了他事先的分析 与判断。他的那种基于实践 经验和生活经历得出的对人 性、对人类集体行为模式的 认识,让我大开 导语 贯穿南北的走读运河,是一次零距离接触中国国情的考察与调研,是对中国社会运行细节的感受,是对社会治理终端状况的了解。 本书反映了理论性认识的经验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理论认识的采集和形成过程。 精彩页 通州启程 2017年3月2日晨9时许,赵乐强主任、白玛、小金、余立平和我5人与特意从北京城区赶来的正泰集团副总经理陈建克、黔生等4人抵达大运河左岸的漕运码头,为“走读运河”一行人送行,住在附近的朋友小年也特意赶来送行。 9时21分,一行5人从漕运码头出发,沿运河左岸运河新堤路南行,走约6公里至甘棠大桥转至右岸,因道路情况不明和运河改造扩建工程等原因,在甘棠大桥附近折返多走了3公里左右的“冤枉路”,后又返回左岸,沿步道至武窑桥转到右岸,因无堤岸道路不得不择103国道走8公里至都县镇午餐,上午实际行走约20公里。 午餐后,应北京通州西集镇沙古堆村党支部书记孔庆江之邀乘车赴沙古堆村考察。位于运河东岸的沙古堆村为北京樱桃第一村,种植3000余亩引自欧洲优质品种樱桃。每年举办樱桃节,亦为一盛事。据介绍,村中早熟优质品种樱桃每市斤价格均在200元以上,村中农户每年仅樱桃一项收入少则10余万元,多则20万一30万元。孔书记特意介绍,北运河整治工程即将全面开始,整治后运河河面平均宽度将达200米,两岸岸堤路和绿化带各加宽到100米。孔书记家坐落在运河岸上,亦属拆迁范围。孔书记陪同参观了村内樱桃种植大棚,时间虽刚刚进入3月,大棚里的樱桃树已是满树繁花似锦。参观村中大田樱桃园,可见多数树径已在20厘米以上,进人盛果期,樱桃树果期可达40年,看来前景美好。 与沙古堆村比邻的是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先生的故乡,大运河孕育了刘先生的清新质朴的小说。小时教中学语文的妈妈每每对我讲起刘绍棠的作品,赞赏有加。20世纪90年代初,曾与刘先生有过接触,他那时虽已患病半身不遂,但谈吐依然犀利又不乏诙谐,一派大师风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颇受教益。途经运河边上刘先生墓地,孔书记陪同我们祭拜,向刘先生三鞠躬,遥想当年,心中慨然。 经孔书记指点,走运河的北京段大致应在左岸行走。看来走运河要注意问询当地人士,仅靠图案作业不行。到下午我们才发现,从武窑桥始沿运河左岸,北京市修建了一条长达30.5公里的高质量的沿河绿道,可供人骑行、长跑和徒步。告别孔书记后,我们从儒林村沿绿道行走约13公里至觅西路。此时,天色渐晚,大运河蜿蜒曲折,白日挂在树梢,宽阔的河面波光粼粼。 至此,累计行走已逾33公里,考虑天色已晚和需要持续保持体力,我们不得不乘车前往天津武清区河西务住宿。因没有事先联系,到了河西务街上临时寻找旅店,抬头一看,居然有家假日酒店,便兴冲冲走进去投宿,进门才知道原来此假日酒店并非Holiday inn,乃国产地设的“假日酒店”,不过走读路上一切从简,大车店也得住下。同行的白玛师傅去年从玉树徒步赴拉萨朝圣,翻越唐古拉山,一路风餐露宿,行走1500公里,十分了得。进屋一看,房间相当宽敞,一天的行走,说实话已经感觉有些累了,真想马上躺上一会儿。 下午在左岸绿道行走时遇到一件“奇事”,特意记之。绿道位于沿河的222乡道之下,行走约两三公里后,我无意间注意到一辆白色代步车在高处的乡道上走走停停,一直不离我们前后,车中一中年男子吸烟等候,不时瞥我们一眼。我脑子一闪,他莫非跟着我们?再走几公里,白色代步车不见了,一位骑红色电动车的农场妇女跟随。忽然,那妇女停车走下来呼喊:你们是干什么的?!走近后又问是不是勘测评估的?我问评估什么?她答评估树木。经她一提示,我意识到刚才似乎觉得绿道下面新植的一排树木特别密集,有点像苗圃临时移栽过渡一下的那种情况,当然只是一闪念,并未在意。 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素面朝天的中国/房宁世界观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房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1354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2024-05-01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2 |
CIP核字 | 2024068448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