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言(漂族)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格言杂志社编著的《格言(漂族)》是一份以“开启语言智慧”为主题的全彩版文摘杂志,创刊于2003年底,其宗旨是把自己办成青春语言的家园,从而提高读者语言智慧,提升语言修养。该刊所摘作品,内容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语言风格个性鲜明,特别是以“颠覆”传统认知的手法撰写的《格言新说》常常能给人一种有益的启发。

内容推荐

当今国内文摘类期刊大有泛滥之趋势,这样就必然会鱼龙混杂。在众多的文摘类期刊当中,由格言杂志社编著的《格言(漂族)》(月刊,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虽然是一个后起之秀,但却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原因很简单,就是定位准确,同时《格言(漂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目录

工笔·万象

 带着村庄上路

 地下的美好生活

 土耳其奇遇记

 美给自己看

 故乡的炒米

 小清新的世界地图

 行者无疆

 都市“钟摆族”

 80后留美学生日记

 流浪汉的“微”力量

 穷游天下

 不靠谱的驴友

 火车火车慢慢跑

 异乡记

 北漂小妹

 超越自我

 一个白领的一天

 歌典:现实如蚁,梦想成蝶

 最好的夏天

 坐公交车去旅行

 在西贡

 骑自行车环游世界

 台词:为了相遇的奇迹

 138天的生死漂流

 待烧浪子

 只做特殊的旅客

 来北京的第一天

 热帖子:一把吉他闯江湖

 东坡的旅游线路图

 不买房,去买梦想

 走,边工作边旅行

写意·浮光

 谁人黄河青山外

 假如你相信爱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故乡的麦子

 蝴蝶曾经飞过沧海

 漂泊

 一个听众的演奏会

 流浪人生的N张面孔

 与你偶遇在孤单的旅程

 小偷与乞丐

 云的南方

 我们去江南吧

 老去的故乡

 影子旅行

 远方

 选段:火车承载的诗与记忆

 月圆之夜

 只是想说一声谢谢

 没有故乡的人

 台词: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睡在大地上的兄弟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何人煎出春意长

 家在途中

 超市里的中国老人

 歌典:边走边唱

 谁来陪护我们的感情

 原乡

 哪个城市可以安放我们的爱情

 旅游的实质

 亲情的河流

 回家或者打个电话

泼墨·豪情

 世上没有走不完的路

 周云蓬:卖唱是一种交流

 背上厨具走天下

 说不尽的万水千山

 中关村男孩的梦想

 她们。一直在路上

 借个背包就出发

 有脚不怕山高水长

 骑行者的选择

 大泽的航海梦

 在漫长的旅途中

 孔子的“求职简历”

 面具下的悲喜人生

 在流浪中寻找自我

 我在流浪

 出逃

 请问,西藏怎么走

 台词:漂洋过海来爱你

 我要从云缝中跳过去

 有一种人生没有为什么

 奇迹源自激情

 民国时期的“北漂”

 以温柔敦厚的胸襟去实现梦想

 足迹遍天涯

 按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日本鬼子”北漂记

 是的,还是要旅行的

 没有归程的南极之旅

 与梦想相遇

 书屋:背包客的背包圣经

 一个人的毕业仪式

 美国打工记

 酥油女孩

白描·微语

 行走的仪式

 年轻的旅行者

 朝圣西藏

 晚安,所有孤独的旁听生

 台词:找自己。去远方

 那些流于香醇的时光

 巴黎街头的阅读

 老家

 选段:温一壶乡愁下酒

 大地无乡

 麦穗留给流浪人

 火车上的时光

 远在他乡的故乡

 看看大海,看看浪花

 忘记目的地

 带着玩偶去旅行

 在路上

 旅途的终点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舌尖上的家乡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逃

 热帖子:打城里来了个土老帽

 一壶漂泊

 尺八

 游荡的人最富有

 很远很近的地方

 流浪的艺术

 背包客行动指南

 独自旅行

 流浪的小屋

 幸福就在缓慢里

 故乡在远方

 21世纪10年代

活力人生十大印记之八:拽

试读章节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认为离开村庄才有出息。我只能让自己有出息点儿。

我选择在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为了不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要走得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在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拥有的东西就无法舍弃。

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鲊辣椒。这几道菜都是干的,耐放,很下饭。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先炒米,炒黄豆,炒芝麻,炒熟后,用石磨磨成粉。用开水一冲,加点儿红糖,很香。在我陶醉于母亲说的营养时,喝着麦乳精的同学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

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却又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我既说不好普通话,也说不好省城的方言。说普通话,边音和鼻音、卷舌音和翘舌音分不清;说省城话,走在大街小巷,别人一听,都嗤之以鼻。我为企图抬高自己而装腔作势感到难受。我开始很少说话,我怀疑自己是否能够上品位地交谈,只有上厕所时,会冷不丁骂出一句家乡的脏话。

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走路还没学会挺胸亮脖子,说话还没学会慢条斯理,办事还没学会大刀阔斧,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老乡来时,我打肿脸充胖子招待他们,我怕他们说我小气,说我忘恩负义,我瞧不惯他们的心眼儿,同时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感到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着我,照看着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许多人。

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得感谢利叔。利叔和我是同村人,出来许多年了,混出了一点儿名堂,他常常为帮不了村庄而揪心。给我办事使他找到了寄托,他说他不是在帮我,只是在帮村庄。

在城里我单身了许久,和乡下女子相处惯了,和城里的姑娘总有点儿格格不入。后来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我身上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

后来,父亲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贴补我的家用,曾经令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在了大桌上。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别有一番滋味。母亲喜上眉梢地来回奔忙,有时为了应急,母亲会拿假土鸡冒充,算账时偷偷打点儿折。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儿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这种感觉很亲切、很贴心、也很自得。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在一起聚会,在街道、在集市、在公园旁若无人地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人微言轻时,我们害怕提到村庄,怕由此引起人们的歧视;当功名趋盛时,又总期待他人提到村庄,让人知道我们付出的努力;当我们贫穷时,总为村庄感到羞涩;当我们富有时,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做铺垫,当做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地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把名利修炼成淡、成轻,这时,我的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希望回一趟村庄,回一趟家,干点儿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

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曾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然而,正当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却又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在那里久久徘徊,似乎还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是因为过去我们带走太多,所以总认为取之不尽,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了一把铁锹、一把斧子,那些东西对我们没有用,我们带走的是别的东西,尽管两手空空,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这似乎只有我才知道,而我又只有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它上路。P8-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言(漂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格言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6906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60
18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