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觅瑞士/文化欧洲丛书/精典人文旅游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科学家优美的笔触书写旅欧十年的经历,竟成了影响文学殿堂之作!

比旅游书有更画意的无限风景,比人文书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视角感受欧洲的美景、历史、文化……

如果说,阿尔卑斯是一位美丽高贵的女神,那么,千湖之国瑞士就是女神最美的裙摆,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在这里集聚,闪耀如阿尔卑斯上空的星辰,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在这里彰显,璀璨如女神裙摆上的钻石,如此梦幻又如此真实。如此遥远却义如此近红眼前,瑞士,就是那个等着你来的地方……

内容推荐

《文化欧洲丛书》是一部介绍欧洲文化的散文集。它汇集了作者的112篇纪实性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多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德国、意大利、梵蒂冈、法国、摩纳哥、英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欧洲国家的艺术文化,涉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河宗教,有选择地描述了上述欧洲国家的著名城市和自然风光。如果说书中的纪实性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欧洲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欧洲艺术文化。

这部书分作八卷,依次为《寻觅德国》、《寻觅意大利》、《寻觅法国》、《寻觅英国》、《寻觅奥地利》、《寻觅北欧》、《寻觅荷比卢》、《寻觅瑞士》。每卷几乎都涉及四项内容: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与风光。

目录

文化瑞士

名人在瑞士

 瑞士德语作家

 文学名家旅居瑞士

 瓦格纳流亡苏黎世

 爱因斯坦瑞士奇迹

建筑艺术

 传统风格建筑

 民用寻找印象

艺术景观

 瑞士艺术景观

 洛桑国际奥委会

自然风光

 山村瑞士友人

 三顾蒙特勒

 瑞士天然魅力

试读章节

笔者在瑞士游历见到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化设施,火车站、商店等公共建筑物以及诸多民宅,多数建筑具有独自的特点,玲珑精美,简洁朴实,不追求豪华,不显示富贵。这与瑞士人文、历史、和平环境、城市建筑格局长期保持不变、建筑及设施维护完好不无关系。

抵达伯尔尼,沿火车总站向东走,经过熊广场和市场街,就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居住过的克拉姆街。正值假日,卵石路上见不到行人,人们离开城市去郊游了,游人可以方便欣赏街道两旁的商店和住宅建筑。建筑物多为3层或4层,每栋楼房都不大,鳞次栉比依次排列,但建筑风貌并不相同。街道两旁的楼房底层建有拱廊,为行人遮阳避雨;建筑物的外正立面装潢讲究,或有浮雕,或有壁画;窗户式样不尽相同,窗前的鲜花和飘扬的旗帜格外醒目。街心坐落着一个喷泉水池,调节环境湿度和温度,克拉姆尽头坐落着一座古风犹存的报时钟楼。

阿勒河(Aaure)蜿蜒流经伯尔尼市区,它弧形的河道像臂膀挽住伯尔尼市中心区域,人们在阿勒河盖起许多小别墅一样的房子,玲珑精美,简洁朴实,只为居住。而在市中心区,就像克拉姆街那样,3层或4层楼房居多,路面一层开设商店,高层用于居住,一些商店的主人就住在商店楼上,更多的房间用于出租,就像爱因斯坦租住的房间那样。

莱蒙湖畔有许多旅游名城,日内瓦是其中之一。日内瓦城市中心区的莱蒙湖畔沿湖滨建有许多高级饭店、高级商店、高级娱乐场所、高级赌场。这些高级场所的外正立面和建筑物内部装潢精美、华丽,各有特色。这些建筑的风貌大多显现出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艺术风格或者法国巴洛克和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响。巴洛克艺术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激情,它着意表现由曲线、斜线和自然景物所显现的华丽和惊奇。有的建筑显露出洛可可建筑艺术风格的印记,譬如,对自然界的模仿,绘画和雕塑极广泛地应用到建筑装饰上,以至于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本身也被建筑装饰所掩盖,甚至只见华丽的建筑装饰,全然不见其建筑结构风格。

日内瓦人更喜欢住在莱蒙湖畔的山坡上,市区莱蒙湖畔的山坡上建有许多别墅。从湖上了望,山坡上的别墅不高不大,格调各异,错落有序。一位友人告诉我,那山坡上的地价高得惊人!在远离市区的莱蒙湖畔的山坡上,也建有许多别墅,只是不像市区山坡上那么密集罢了。人们在那里享有安宁、新鲜空气,还可远眺宽阔的湖面上穿梭的快艇和往来的游船。

尼奥(Nyon)小城濒临莱蒙湖,与日内瓦仅几十公里之遥。日内瓦风光固然美好,但如今游人如织,商业气息渐长,地价高得惊人,人们想到:何不在尼奥求得住处,留住风光兼得宁静?笔者在游历日内瓦时就选择了在尼奥的旅馆过夜。清晨在湖边码头附近散步,湖边只有寥寥几人,连码头栏杆上集聚的海鸥都表现出旁若无人的样子,让人深深感受到瑞士的平和与安宁。尼奥临湖建有许多高级别墅,确也如同日内瓦临湖别墅一样风光。

莱蒙湖畔蒙特勒(Motreux)是瑞士名城,有许多文化名人,如拜伦、罗曼·罗兰、海明威等等曾在那里或附近居住。笔者曾三顾蒙特勒,感受过那里的天然美,然而经常选择在其附近的小城过夜,譬如在距其十公里的莱蒙湖畔小城维威(Vevey)的旅馆居住。维威的天然风光几乎和蒙特勒一样美,只是城市小了许多,旅馆也是小巧玲珑。清晨在湖边漫步,看见水中插着一把硕大无比的金属餐叉雕塑模型,让人感受到维威人的幽默,也感悟到为什么喜剧大师卓别林选择在维威度过其晚年。

洛桑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以及火车站等公共建筑物,给予笔者的印象是其建筑风貌朴实、简洁、外立面装潢艺术品位高,并不刻意追求风格或者所谓的“气派”。P80-87

序言

“欧洲,它是怎样一块大陆?它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我能够认识它和理解它的文明吗?人们在怎样的文化氛围里呼吸?他们有怎样的欢乐和苦恼?我能融入其中和他们分享这份人生的苦乐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话语在脑际中萦绕。时值1980年秋,我作为访问学者乘坐德国汉莎航空客机首次飞往欧洲,飞往那个我陌生的西方大陆。

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逾十年的岁月里,有相当长的时间,我的家属没有可能前来德国团聚。“为了理想,饮尽那份孤独”的同时,我利用科学家的假期独自在欧洲旅行。每次出游前夕,打理行装,把相机胶卷还有几本导游和文学艺术书籍放到背包里时,总是让我十分兴奋。人在旅途中,边走边看,边读边想。旅途中,那个声音又在脑际中萦绕:欧洲,它是怎样一块大陆?它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正是在这漫漫旅途中积累了《文化欧洲丛书》的素材。

《文化欧洲丛书》是一部介绍欧洲文化的散文集。它汇集了我的112篇纪实性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多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德国、意大利、梵蒂冈、法国、摩纳哥、英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欧洲国家的艺术文化,涉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河宗教,有选择地描述了上述欧洲国家的著名城市和自然风光。如果说书中的纪实性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欧洲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欧洲艺术文化。

这部书分作八卷,依次为《寻觅德国》、《寻觅意大利》、《寻觅法国》、《寻觅英国》、《寻觅奥地利》、《寻觅北欧》、《寻觅荷比卢》、《寻觅瑞士》。每卷几乎都涉及四项内容: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与风光。

欧洲,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先驱。在欧洲的土地上出现过许爹文化巨人,譬如这部书中叙及到的文学家歌德、席勒、但丁、莎士比亚、拜伦、雨果、罗兰、卢梭、易卜生、安徒生、海涅、卡夫卡、梅特林克、施皮特勒、凯勒;音乐家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瓦格纳、威尔第、格里格、约翰·施特劳斯;画家达·芬奇、拉斐尔、丢勒、伦勃朗、凡·高、莫奈、克利姆特;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罗丹、摩尔、维格兰;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科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牛顿、伽利略等等。在欧洲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譬如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巴黎公社、德国宗教改革、俄国十月革命等等。诸多文化巨人和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和宗教等领域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在一个历史时期中主导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

建筑艺术是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简洁地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代表性建筑特点,结合著名建筑简洁地介绍了希腊艺术、罗马艺术、罗曼艺术、哥特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现代艺术等建筑艺术风格特征,以及建筑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

民俗文化或称大众文化,也是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有时显得不那么高雅和精深,但却十分贴近民众,因为它们直接来自于民众,为民众所熟知和喜爱。宗教是一种大众的信仰,也是一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归入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在欧洲丰富多彩,人们执着地投入,钟情其中。本书以某些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叙及欧洲民俗传统文化。

这部丛书凝结了我在欧洲逾十年的文化人生中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依据我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有选择地介绍欧洲艺术文化和旅游文化。它兼具三个特点:文化,新知,感悟。

在欧洲作为科学家工作和生活,得益于欧洲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创造人类文化和呵护人类文化在人生中的位置和价值,激发我去认识人类文化,呵护人类文化,创造人类文化,谱写文化人生。正如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826年为悼念挚友、大文豪席勒所写诗中所云:“人在一生中收获得再多,莫过于得到上天的启示:它如何使物质化为精神,它如何呵护精神之创造。”文化的内涵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学、艺术、科学、教育都隶属于文化范畴,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领域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对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是有益的。懂得创新文化,发掘文化,呵护文化的人,才堪称文化人;在欧洲并不乏这种文化人,他们正在与全世界的文化人一同开拓和创造着人类文化的未来。

诚挚地希望翻阅过这部丛书的读者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欧洲艺术文化的知识,增进对欧洲,尤其是对欧洲文化和欧洲人的了解,从而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往来。理解会带来宽容,友情会带来和谐;祝愿世界的明天,多一点鲜花、友情和爱。

后记

在《文化欧洲丛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刘家珊、卢迪、贺捷、贺友芄的热情关怀和持续鼓励,卢迪、贺捷、孙大为、宋迪民、A.&G.Heinrich夫妇还为本丛书提供了部分他们在欧洲拍摄的彩色图片,作者藉此机会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在《文化欧洲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新世界出版社领导房永明,编辑部主任陈黎明,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编辑张春春、张爱华、张美娜、王慧敏,以及美术编辑戴军的巨大支持和帮助。社领导和编辑部主任的支持是决定性的,有了这种支持,这部书现在才可能面世;各位编辑在陈黎明主任指导下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编辑这部8卷109篇逾50万字的丛书,还格外编写了几十则“小资料”,丰富了丛书内容和文化内涵;美术编辑为编辑、加工这部图文并茂丛书中高达1600幅的图片,付出了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以艺术审美视角处理图片,美化了插图和版面,提升了丛书的整体艺术品位。为他们的支持、辛劳和成果,作者藉此机会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卢因诚

2008.12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觅瑞士/文化欧洲丛书/精典人文旅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因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0902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2.2
丛书名 文化欧洲丛书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