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广泛收录龙江中医诊余随笔之医话335篇。书中内容包括对经典研习的心悟发微,临证治验的记录、体悟,辨证论治的真知灼见,遣方用药的心得体会等,这些精彩鲜活的医话分为医理、治法、方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类别,展现出龙江医派医家的个人学术思想,反映出黑龙江地域中医药学术争鸣的氛围,从一个侧面展示出龙江医派的风貌,体现了寒地医学学术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图书 | 龙江医派医话撷菁/龙江医派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广泛收录龙江中医诊余随笔之医话335篇。书中内容包括对经典研习的心悟发微,临证治验的记录、体悟,辨证论治的真知灼见,遣方用药的心得体会等,这些精彩鲜活的医话分为医理、治法、方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类别,展现出龙江医派医家的个人学术思想,反映出黑龙江地域中医药学术争鸣的氛围,从一个侧面展示出龙江医派的风貌,体现了寒地医学学术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总序 总前言 前言 医理 半半斋导游录 论“谨守病机” 谈“医者,意也” 寒凝血瘀小议 本事黄芪汤治疗暴盲 胆识方守,医之良箴 寒凉可除热,甘温有奇功 医易同源话阴阳 漫谈舌象与中风预后 软坚散结法小议 “病在阴者命曰痹”刍议 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 针药并用疗效可观 古病今见同一治药有加减俱收功 同病异治当辨明 黄苔非尽热证 “纯阳”刍议 土壅亦令木郁 “至虚有盛候”当须详辨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我见 不要被西医的病名所吓退 养正御邪需建立合宜的饮食意识 场复刍议 气化湿宜化 《伤寒论》阳微结试析 久泻机杂阴阳偏 岁运时气天人解 疑难杂病须重“养正” 中医治病并不慢 《三元延寿参赞书》“三元”健康养生思想探赜 谨守病机浅悟 效不更方小悟 咳嗽辨证心得 哮喘诊治心悟 《脉经》医经启悟 治鼻鼽医经启悟 “食性”刍议 《黄帝内经》作者漫谈 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寒地养生的智慧 “冬吃萝卜夏吃姜”小议 “春捂秋冻”小议 饮茶的学问 经典活用感悟 龙江舌辨 中医思维之取类比象 取类比象愈顽疾 浊毒刍议 脉证启悟 从临床释“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寒地龙药”名议 为医亦须读“杂”书 医家“字”病可不戒哉 漫谈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治法 方药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眼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骨伤科 奇症 针灸 推拿 康复 护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龙江医派医话撷菁/龙江医派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姜德友//张佩青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7859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7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2024-06-01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88 |
CIP核字 | 2024106196 |
中图分类号 | R249.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