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系列之一,本书向您介绍的是苏东坡先生,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人多如满天繁星,但能点亮夜空成为最耀眼的可就屈指可数了。苏东坡,这个生活在11世纪的读书人,失败的理想型政治家、杰出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哲学家、史学家……他天分卓异,学养深厚,人格坦诚,心性高远,但却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这一切赋予他毕生的作品以恒定久远的光辉。使他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图书 | 苏东坡/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系列之一,本书向您介绍的是苏东坡先生,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人多如满天繁星,但能点亮夜空成为最耀眼的可就屈指可数了。苏东坡,这个生活在11世纪的读书人,失败的理想型政治家、杰出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哲学家、史学家……他天分卓异,学养深厚,人格坦诚,心性高远,但却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这一切赋予他毕生的作品以恒定久远的光辉。使他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内容推荐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人多如满天繁星,但能点亮夜空成为最耀眼的可就屈指可数了。苏东坡,这个生活在11世纪的读书人,失败的理想型政治家、杰出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哲学家、史学家……他天分卓异,学养深厚,人格坦诚,心性高远,但却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这一切赋予他毕生的作品以恒定久远的光辉。使他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眉山苏氏声名远 第二章 雏风一鸣苏子瞻 第三章 致君尧舜初涉仕 第四章 纵笔高歌语■禅 第五章 乌台谗毁达者命 第六章 社稷危亡老臣肩 第七章 归去来兮成永诀 第八章 诗文天赋遗人间 附录一 苏东坡丰谱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造物弄人的结果总是难以预料。一场灾难带给人生的影响既有难堪负荷的,也有积极意义上的。抛开对心灵的伤害来看,苏轼在被动的命运格局中被迫主动选择自我升华的道路,也由此实现了书法艺术的变革与风格的成熟。元丰三年(1080)元月,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生死拷问之后,苏轼勉强保全性命,被流放荒僻的黄州。如此重大的冤屈和惨厉的迫害,使苏轼被一种莫名的苦难意识裹胁,无论怎样调整内心,那道创伤都始终留在心底看得见的地方,提醒他抗争命运的不公,刺激他生命的激情一次次无端爆发。因此,黄州既是苏轼书法创作风格突变的标志,也成为他一生书法创作的“尚意”书风成熟前后的一道分水岭。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有:《梅花诗帖》、《京酒帖》、《啜茶帖》(元丰三年),《新岁展庆帖》、《杜甫桤木诗》(元丰四年),《黄州寒食诗帖》、《获见帖》(元丰五年),《一夜帖》、《覆盆子帖》、《人来得书帖》(约元丰五年前后),《前赤壁赋卷》、《扫地帖》、《职事帖》(元丰六年)等。其中《黄州寒食诗帖》被公认为是这个分水岭的峰巅之作。 经过黄州时期的磨砺与突变后,随着内心修为力量的强大和处变不惊的人生阅历支撑,苏书开始进入了由绚烂归于平淡的天真曼妙期。命运起起落落,人生沉浮轮回,置身世事的苏轼已能做到心灵游弋于大化之外,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他常常与友人和苏门弟子一道,沉湎于诗酒文章,纵情于书画艺术,并提出了“士人画”(文人画)理论,为中国画一大主流画派的开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书法方面,波澜不惊的他渐渐渴望回归晋人的清旷萧散,只是表现出来的多少有些“不平则鸣”的底蕴,甚至偶尔还会有类似杨凝式草书作品的愤厉情绪流露笔端;不过大多时候,都以平稳深厚的姿态出现,挥洒间可见散淡高迈的意趣。在书体上,他仍以行书居多,楷书以书碑为主,也有极大的进展,留下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阳羡帖》(兀丰八年),《遗过子尺牍》、《归安丘园帖》(元祐元年),《司马温公碑赞词》、《祭黄几道文》(元祐二年),《司马温公碑》、(元裙三年),《赵清献公碑》(元祐四年),《次辩才韵诗帖》、《游虎跑泉诗帖》,《都厅题壁二首诗帖》(元祐五年),《宸奎阁碑》、《群玉堂上清储样宫碑》、《颍州听琴帖》、《祷雨帖》、《醉翁亭记碑》、《丰乐亭记碑》(元祐六年),《李太白仙诗卷》(元祐八年),《临王右军讲望帖》(元枯年问),《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绍圣元年),《罗池庙诗睥》(约绍圣元年以后),《归去来兮辞卷》(绍圣三年),《渡海帖》、《答谢民师论文帖》(元符三年),《江上帖》(建中靖国元年)等等。 之前一阶段,苏轼的正楷书体也取得了宋代以来楷书瞩目的成就。其中代表作品主要有《司马温公碑》、《宸奎阁碑》、《群玉堂上清储祥宫碑》、《颍州听琴帖》、《醉翁亭记碑》、《丰乐亭记碑》、《罗池庙诗碑》等。《司马温公碑》是苏轼为司马光所书的神道碑,书于元祐三年任翰林学士时。这件字体端正硬朗的正楷书,与唐碑书法的风神一脉相承,受徐浩与李邕的影响较大,可以认为是继元丰元年《表忠观碑》十年之后,大楷之作的又一开端。《宸奎阁睥》、《群玉堂上清储祥宫碑》、《颍州听琴帖》、《醉翁亭记碑》、《丰乐亭记碑》均书于元祐六年,这个时期也是苏轼一生大楷书法成就的高峰。其中《宸奎阁碑》、《颍州听琴帖》、《醉翁亭记碑》、《丰乐亭记碑》字体雄劲,尤以《颍州听琴帖》最突出,其雄浑得自颜真卿,而其劲挺则得自欧阳询、柳公权。点画厚重、法度谨严,已得唐书精髓,明显表现出颜书的影响。而《群玉堂上清储祥宫碑》则用笔温厚圆融,字体扁方取势,与以上诸碑意趣有所不同。《罗池庙诗碑》约书于苏轼居惠州时期,碑文内容是韩愈为纪念柳宗元而撰《柳侯罗池庙》中的颂词部分,其书法则在颜柳书的影响中,字体颀长更显劲挺,具有了他自己的楷书风格,为晚年楷书碑铭最后时期的代表之作。P106-107 序言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人可谓是多如满天繁星,但是,能够成为夜空中耀眼亮点的,就屈指可数了。而能够为整个民族千百年来口耳相传、所仰望所怀念的,则更加稀少。这些耀眼的星辰,多是超越时空永远让人们感到亲切的、喜闻乐见的文化偶像、宗师或者天才。苏东坡,这个主要生活在公元11世纪的读书人、失败的理想型政治家,虽饱受仕途祸患却依然泰然自若,立德立功立言,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偶像中的翘楚、宗师中的宗师。潮起潮落的政治生涯一方面赐予了他悲剧的人生,另一方面却帮助锻造着他非凡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了能够为一种文化代言的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哲学家、史学家。可以说,他对后世士人心态及人生道路选择的影响之大,堪称有宋以来第一人。 卓异的天分,深厚的学养,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加上磊落坦诚的人格和旷达高远的心性,这一切赋予他毕生文艺作品以恒定久远的光辉。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书法艺术,我们便不难理解,何以人们会把他的《黄州寒食帖》看作是仅次于《兰亭序》、《祭侄稿》的“天下第三大行书”。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自己的独特风貌。清代书论家梁■曾以一个字高度凝练地总结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每个时代要超越前人已有的成就是很难的,尤其是面对让人高山仰止的晋韵与唐法。没有雄才英杰另辟蹊径,书法的艺术生命之花就只能在重复和模仿中萎谢凋零。有宋一代的书法艺术之所以能为后世留下浓重的一笔,并开创性地将表情达意的“文人书”推向时代书艺的主流,使书法从死守前人法度的桎梏里解放出来,而成为文人学者寄情遣兴的主要精神生活方式,其最大的功劳自然要归到苏东坡的名下。正是由于苏东坡站在时代的高度以超人的胆识振臂一呼,以及苏门高足黄庭坚与米芾等人的推波助澜,书法艺术才有了更宽博的审美视野与更自由的抒情功能。作为宋代尚意书凤的领袖,苏东坡的观念和追求不仅影响并改写了时代,而且泽被后世,为更多的书家和景仰者带来挥洒的激情与灵感。 与书法相比,他的文章成名更早,传唱更为广泛。当然,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也与他的父亲苏洵关系密切。因着苏老泉的悉心教诲,苏轼苏辙弟兄俩才能够少年立身,一鸣惊人。想当年,“三苏”文章独步天下,蛊况空前,天子庶民争相诵读,景象何等壮观!自此以后,眉山苏氏的故事便为人们代代相传,渐渐成为了民族文化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也因此,在宦游四海的一生里,尽管他自认为“雪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但所到之处,后人无不珍视有加,缅怀不尽,于是就址建屋,或者辟地为园,然后亭台楼阁,纷纷渐成规模。其中重要的,有他的出生地四川眉山三苏祠,终老地江苏常州舣舟亭,以及贬谪地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等处。在以旅游为时尚的今天,缅怀东坡的文化蛊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道新的人文景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东坡/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秦永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0301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4 |
出版时间 | 2006-02-01 |
首版时间 | 2006-02-01 |
印刷时间 | 200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64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16 |
宽 | 15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