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连接之道 我与世界对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不是不怕,只因习惯,愿每个角落都被光照亮。 内容推荐 2018年,我在北京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读初三……那时,我决定未来学商科……每天都从朝阳区往返两个小时,坐地铁到海淀区的培训机构学习,准备英语托福考试。我以为,这就是我的学生时代。然而,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三年后,在北大附中的讲台上,我竟然在千余名学生家长面前,讲起了自己在中东与难民相处的故事,讲起了自己结识的来自国外的中外学生所拥有的独特气质——“对世界、社会和身边他人的关爱与关注”。这三年,时间照旧中规中矩地流逝,而我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契机引出一段段经历,一段段经历带来一次次探索。在这三年的巨变之中,我见到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学会了拥抱恐惧,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目录 自序/III 前言/VII 第一章我眼中的难民 第一节救我一命的叙利亚翻译/02 第二节大市场里的父亲/08 第二节难民的定义/12 第三节难民如何生活/14 第四节探访难民营/17 第五节我的任务与使命/20 第六节难民们的生存危机/25 第七节难民的教育问题/30 第八节难民访谈实录/35 第九节横跨五国的“世界难民”/42 第十一节难民危机的解决之道/52 第十二节当非政府组织成为一个行业/56 第十三节拜访中国驻约旦大使馆及欧盟建设的难民工厂/63 第十四节贫穷远比病毒对我们的威胁更大/67 第二章我为难民做公益第一节我的前两场难民危机分享会/72 第二节18岁,我为自己而骄傲/75 第三节种一颗关爱的种子/83 第四节总有一次要面对零位听众/87 第五节唱出自己的旋律,舞出独特的节奏/91 第六节结识“先锋”:把难民公益带入乡村/95 第七节大爱无疆,传递无限/104 第八节根植于心,永不磨灭/107 第三章寻找真正的自我 第一节初到异乡的见闻/112 第二节一个人的旅行/117 第三节来自“新朋友”的教训/120 第四节惊喜不断的访校/124 第五节不是所有旅程都有美好回忆/129 第六节少年心中的睡狮已觉醒/134 第七节尽己所能感知这个世界/138 第八节旅行中的实用技巧/143 第九节三年,一个人的50城/146 第十节终于找到真正的自我/148 第四章我们能否改变难民的教育状况 第一节一个好汉三个帮/154 第二节从四个人到一个团队/158 第三节从一个团队到一个社群/163 第四节一份学习物料/169 第五节公益项目的风险/173 第六节从一个社群,到一个印迹/178 第七节从一个印迹,到一种传承/181 第五章非功利教育 第一节教育是人生的基石/190 第二节心理与人生/198 第三节“梁斯乔,该干活了”/202 第四节从未出现在成绩单上的课程——自治/206 第五节一个学期的教师生涯——用失败砌成的一门课/211 第六节“我希望,我被世界记住的方式是曾经帮助过许多人”/218 第七节父亲带大的男孩/225 第八节父母的教育/22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连接之道 我与世界对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斯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4711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4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7000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