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心之所向——《论语》与《杂阿含经》比较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以浅白的文字解释深奥的义理,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带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内容推荐
本书关注到儒、佛两家对于「感官欲望」的了解,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洞见,遂依据两家根源的经典──《论语》与《杂阿含经》,分析感官欲望的意义,以及如何对于感官欲望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由传统经典的记载,挖掘深刻的道理,以浅白的文字解释深奥的义理,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带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除了提供读者实践上的思考与判断之外,也让往后的研究者能够从更多的经典中,找到丰富的材料来研究这个课题,展现出传统思想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目录
目录第一章绪论/1一、研究主题/3二、文献依据/4三、研究背景/7四、学界研究概况/8五、研究进路与方法/15六、论述架构/17七、研究目标/21第二章关键概念的界说与厘清/23第一节关键概念的界说/24一、感官欲望/24二、实践/26三、道德修养/28第二节感官欲望与修学的关联/31第三节感官欲望何以成为值得关切的重大课题/34第三章《论语》论述道德修养引导感官欲望在实践上的伦理反思/39第一节《论语》着眼于世间生活情态而考察感官欲望/40第二节《论语》对于感官欲望所采取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对策/43一、道德修养对于感官欲望所采取的伦理原则/43二、道德修养对于感官欲望所引发的过失而采取的伦理对策/46第三节《论语》对于感官欲望的探讨未曾涉及的面向/53一、《论语》并未论及感官欲望的构成与运作的条件/54二、《论语》探讨的感官欲望运作的生命形态主要是“人”/55第四章《杂阿含经》以解脱道的修行驾驭感官欲望的运作/59第一节《杂阿含经》说明感官欲望的来源与构成的条件/60一、以“缘起法”说明感官欲望的来源/61二、构成感官欲望的条件/64第二节《杂阿含经》以解脱道世界观对感官欲望提出见解/67一、解脱道的世界观/67二、以解脱道的世界观对感官欲望提出关联的论题/77第三节以解脱道的修行驾驭感官欲望的运作/78一、感官欲望对生命历程所造成的影响/78二、感官欲望的运作为条件具足所形成/81三、解开感官欲望运作的前因后果/86四、以解脱道的修行面对感官欲望所应生起的心态/88五、驾驭感官欲望的多样修行法门/92六、“安那般那念”、“四正断”、“七觉支”、“八正道”和感官欲望的关系/98七、以“四念处”对治感官欲望/106八、经由修行而达成的果位与后续的导向/116第五章《论语》与《杂阿含经》对于感官欲望在实践上的比较/123第一节《论语》与《杂阿含经》的修学方法之差异/124一、《论语》采取把握原则的方式引导感官欲望的表现/124二、《杂阿含经》提出多样的修行法门对治感官欲望的运作/128第二节《论语》与《杂阿含经》不同层次的修学道路/129第三节《论语》与《杂阿含经》的世界观之差异/132一、《论语》与《杂阿含经》的世界观在纵贯面的差异/132二、《论语》与《杂阿含经》的世界观在横切面的差异/134第四节《论语》与《杂阿含经》如何观察感官欲望的流程/136一、《论语》观察感官欲望之表现的发展/136二、《杂阿含经》看进感官欲望对于生命历程与心路历程的影响/142第六章结论与展望/147参考文献/153后记/15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心之所向——《论语》与《杂阿含经》比较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明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71536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0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