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顿画传(1885-1945)
内容
编辑推荐

时影编著的这本《巴顿画传(1885-1945)》以最精炼的文字、最精彩的图片、最优化的内容组合,形象而凝练地展示“军神”巴顿丰富多彩的一生。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他、看见他、感受他,并从中收获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本书图文并茂地讲述了美国四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传奇、最伟大的战士之一,深受士兵爱戴的“军神”巴顿的传奇人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巴顿的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时影编著的这本《巴顿画传(1885-1945)》介绍了,“军神”巴顿,美国四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传奇、最伟大的战士之一,深受士兵爱戴。

他—生渴望战争,渴望胜利,但对政治却很幼稚。

他是为战争而降生的人。当和平来临时,他宁愿离去。

艾森豪威尔曾这样评价这位老朋友:“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就像传说中的大力神海格力斯,不会被战争重负压倒。在二战中,没有任何—位将领有像他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战绩。”

目录

引子:将星陨落

第一章 将门虎子

第二章 学校和军校

第三章 结婚和参加奥运会

第四章 初上战场

第五章 美国坦克第一兵

第六章 他是“大黄蜂”

第七章 在非洲和西西里

第八章 西西里岛登陆战与打人事件

第九章 解放法国

第十章 他不适应和平

巴顿将军讲话选录

《纽约时报》对巴顿将军的评价

巴顿生平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将门虎子

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圣加布利埃尔的外祖母家。这是一个富有的农场主家庭,从很小的时候起,保姆就带着巴顿看守农场,家人希望他成为他外公威尔逊先生那样的百万富翁。后来巴顿一天天长大,性格果然极像他从来没见过的外公——暴躁、忠诚,且富有责任感。

巴顿家族是真正的将门,他的祖父巴顿上校是弗吉尼亚军校的毕业生,在1864年9月内战中的温切斯特战役中受了伤,不久他就死了。随后,联盟军队授予他准将军衔。

荣耀不能当饭吃,巴顿的父亲很快陷入穷困的境地。他努力工作,补贴家用,帮母亲拉扯没成年的弟弟、妹妹。

根据当时的规定,弗吉尼亚州有权指定有资格的学员进入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其中有一些名额是留给那些在内战中死去的联盟军官的子嗣们的。于是,巴顿的父亲进入了弗吉尼亚军校学习。

不过由于没仗打,毕业后他没有从军,而是做了一名律师。但是他心里有一个念头,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以继承巴顿家族的荣耀。

和父亲同名的乔治·史密斯·巴顿,就是在这样的期望之下成长起来的。

他的玩具从小就是农场里的马、爸爸的军刀,后来还多了步枪,他很爱家里的那匹马。他曾经在1927年的一篇文章《我的父亲》中写道:“爸爸常告诉我,为了让家里的日子富裕一点,他操心得要死。我说我也想操心。他问我为什么,我说我怕他会卖掉布洛克——他的一匹纯种马。”

巴顿先生时常会带着儿子在房后比剑,父亲用爷爷的军刀,儿子则用父亲的军刀。父亲还给儿子朗读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读完之后他告诉儿子,要做个古希腊英雄阿基里斯那样的人。

巴顿从小就是被当作英雄培养的,十岁左右的时候,父亲买了一支步枪送给他,他到屋后试枪。父亲把橘子放在篱笆上,他一枪就把它打掉了,父亲激动地拥抱了他,母亲也为他欢呼。父亲在枪柄上刻下“乔治·史密斯·小巴顿”,以说明该枪属于巴顿。可是儿子却把中间的那个“小”去掉了,然后他告诉父亲说:“这下咱们俩都可以用它了!”

那时候,巴顿最大的愿望不是做将军,而是做一个上等兵,他觉得上等兵这个名字好像更霸气一些。他有一个专门做木匠活的小屋,在那里父亲和他一起动手,两人合力做了一艘玩具船。

一天,父亲说要给他做一把刀,他们从鸡圈的栅栏上抽了一根板条,用它做了一把带十字护手的军刀,后来小巴顿自己又做了许多类似的武器。木匠活提高了他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精神,对他日后的行事风格有了很大的影响。

他很希望成为一名骑兵军官,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有一次我带着我的枪,和爸爸骑着马爬上桃花岭,我给枪装子弹的时候,马鞍翻了,我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但没怎么着。当时我用的马鞍,是爷爷临死前还在用的那个。鞍头上有一小块暗红,我想大概是他的血。爸爸也是用这个马鞍学会骑马的。”

不过他也对机器着迷,他得到过两个机器的生日礼物——蒸汽机车的模型和引擎模型,这两样东西让他爱不释手。他仔细研究了它们的构造,然后异想天开地想,如果开着火车去打仗,不知道感觉会如何。不料,这个幻想变成了现实,日后他的坦克部队横扫了整个西欧。

巴顿父亲的事业并不算太成功,他参加了国会议员选举,但是没选上,孩子们很高兴。因为这样,他们的父亲不会离他们太远而不能回家。父亲开始确实郁闷了一阵,他更加坚定了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想法。

1895年9月,小巴顿十岁那年,爸爸妈妈决定让他去男子古典中学去念书,这个学校是由斯蒂芬·卡特·克拉克兄弟主办的。报名那天,一家人乘着那辆旧四轮马车去了学校。

回家的路上,爸爸扭过头伤感地对他说:“孩子,从今以后我们的路就要分开了。”

巴顿后来说,他从来没有忘记这句话:“尽管我们离得越来越远了,我们的心却从来没有分开过。”

第二章 学校和军校

巴顿在克拉克博士的学校学习了六年,他的语音和拼写成绩平平,但操行在班里堪称楷模。其中最吸引他的是历史课,这是他学得最好的一科。

学校的历史课用丰富的战争实例加以充实,老师们把历史演示成一个由真实的人所构成的故事。他们与世上不同的困难搏击着,斗争着,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如果一个人要多负担一些工作和获取名望,必须要更加努力。

老师们强调,爱国和献身是公民应有的品质,人的成败不可避免地由人的性格决定。

在这所学校里,巴顿学会了运用逻辑思维,学会了简明扼要地写文章。不过最主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做出合乎道义的选择,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负责而勤奋的大男人。

巴顿的作文写得很好,他的文章通常有几个不变的主题:对荣誉和认可的渴望。他幻想着通过英勇的事迹获得成功和名气,同时享受物质生活的安逸和舒适。

他也一直在文章中表明了这样一个思想,即:生命中的荣誉只会属于那些渴望荣誉并竭尽全力去追求的人,坚韧不拔是成功的重要品质。

他的作文因为他的直率和幽默而显得十分出色,他也开始对一些战略战术和战场军事布局有了比较成形的想法。

他越来越渴望到军队去服役。中学毕业之后,他告诉父亲,自己要进军校,战斗是他生活的目的。

1902年夏末秋初,巴顿十七岁了,他希望成为一名正规的美国军官。巴顿父亲也认为,这能够发挥小巴顿的潜能。

美国最好的军校是西点军校,学员从那里毕业后,立刻就能被授予少尉军衔。但是要取得西点军校的入学资格很不容易,西点当时每年只招收一百五十个新学员。

西点的入学考试非常苛刻,小巴顿虽然强壮有力,但是文化课程的考试很难及格。父亲只好给儿子奔走求人,希望有参议员能够为他推荐,这样就可以免试入学(这是符合规定的,因为他是将门后裔),但是这很难办到。于是,他把儿子送到了母校弗吉尼亚军校先学习,同时继续找关系。

巴顿在弗吉尼亚军校刻苦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时,父亲也取得了成功。在弗吉尼亚军校毕业之前,小巴顿接到了西点军校的录取通知。

巴顿转校过去之后直接读二年级,军衔是一等下士,这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所能授予的最高军衔了。在去西点军校前,父亲带着他在里士满逗留了两天,去了七天战役的战场,瞻仰了华盛顿的雕塑,鼓励他向前人看齐。

在他入学的前一天,老巴顿陪儿子去西点军校。下午他们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所有军校的学生都向巴顿的父亲敬礼致意,他的气质让他们以为他是军官。

巴顿越发敬佩自己的父亲,也更加珍惜学习机会了,在西点军校里他努力学习,认真训练。

他给父母写的信里,总是以是否努力、是否勤奋来品评自己身边的人,他敬佩努力的人,对那些只知道混日子的学生则表示出一种轻蔑的态度。他也时常反省自己,一旦觉得自己懒惰,他就会骂自己,深刻反省。他努力和他的同学不一样,希望做得更好。

他也写信给家乡的女友比阿特丽丝,告诉她自己的一切情况。他近乎吹牛般地告诉她,自己跳舞“把老师的眼都看直了”。他还告诉她,为了她,他愿意去参加炮兵部队,这样“活下来的概率会大一些”。

在军校里,他参加了一位将军的葬礼,他深受震撼。他看到的不是死亡,而是英雄史诗的圆满句号。那些鸣枪的卫队,那些军号,简直棒极了。

他也深深地渴望以后在一场战争胜利之后死去,然后灵魂回到世界上,听别人议论他的伟大成就(后来他也真的死在胜利之后,也有了隆重的葬礼)。P5-22

序言

引子:将星陨落

1945年冬天的一天,许多美国军人聚集在卢森堡的哈姆美军公墓,安慰着一位新守寡的妇人。在他们身后,一座新坟刚刚安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战士——乔治·史密斯·巴顿将军。

在胜利半年多后,这位战争英雄在去打猎的途中死于车祸。

跟随他多年的勤务兵把灵柩上覆盖的国旗交到巴顿夫人手中,人们眼中流下了热泪。一位军士走过来对巴顿夫人说:“请您节哀!我认识您的丈夫。一次,我开的车陷入了深泥,恰巧一辆吉普车驶近,开车的人随即喊道:‘你们这帮混蛋,把车推上去。’我们按着他说的做了。我在推车时才发现,和我一样推车的这位将军正是您的丈夫。是的,夫人,我们佩服他。”

这位满嘴粗话但是爱兵如子的铁汉,是军中最受人爱戴也最富有争议的将军。谁也不会忘记他对别人表达爱的方式,他往往在一个人的名字前面加上“狗娘养的”。

巴顿的死虽然令人惋惜,但是和平已经来临。在普通美国人的记忆中,他渐渐远去。只有很多年后美国在越南惨败,大家才想起军神巴顿,银幕上也出现了他的影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了这位“士兵领袖”的传奇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顿画传(1885-194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时影编
译者
编者 时影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3912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5241183
中图分类号 K837.125.2=53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