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江南东段新元古代至中生代构造演化 盆地物源分析和区域构造解析的制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沉积盆地物源分析与区域褶皱和断裂带的构造解析,并结合岩浆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和云母40Ar/39Ar年代学工作,厘定了江南东段新元古代至中生代不同期次造山作用的构造变形样式与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来源。新元古代晋宁期造山作用是扬子板块和华夏陆块之间洋-陆俯冲作用和陆-陆碰撞作用的产物,经历了1000~820Ma大洋俯冲与弧后盆地的形成、820~810Ma陆-陆碰撞和江南造山带的形成、810~780Ma造山带垮塌和后造山伸展盆地的形成以及780~750Ma大陆裂谷作用;广西期造山作用在江南东段表现为新元古代早期变质基底中断裂的构造活化、前陆盆地的形成以及新元古代晚期至早古生代盖层的褶皱作用,是南北向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印支期造山作用在江南东段主要表现为沿萍乡-江山-绍兴断裂发育前陆褶皱冲断带和山间小盆地,其后造山伸展作用发生于235~230Ma;江南东段燕山期造山作用是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之下俯冲的产物,其间由于俯冲板片角度、方向的变化与俯冲板片的断离和后撤等作用,江南东段地区发育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期火山活动与六期不同的构造变形场。 目录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1 第一节地层序列2 第二节岩浆活动10 第二章工作方法和测试技术17 第一节盆地物源分析17 第二节区域构造解析19 第三节构造年代学分析21 第三章江南东段新元古代弧后盆地物源分析23 第一节赣东北婺源县溪口群24 第二节浙西北建德市平水群30 第三节解释与讨论31 第四章江南东段新元古代后造山盆地的物源分析37 第一节浙西北盆地东缘河上镇群38 第二节浙西北盆地西缘河上镇群41 第三节解释与讨论45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南东段新元古代至中生代构造演化 盆地物源分析和区域构造解析的制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先兵,汤帅,梁承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5485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矿业工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535.2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