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卷一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①,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②。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③,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注释】

①衣冠之家:衣、冠在古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士大夫及以上的阶层才会注重,所以衣冠之家在这里是指官宦人家。

②天之……至矣:上天厚待我,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了。

③事如……无痕:苏轼的七言律诗《女王城和诗》,意思是往事就像春梦一样没有留下痕迹。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

【译文】

我出生在乾隆癸未年(1763)冬天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好赶上了太平盛世,自幼生活在官宦人家,家住苏州沧浪亭旁边,上天于我已是厚待之极。苏东坡说:“往事就像春梦一样没有留下痕迹”,如果我不把我的事迹用笔墨记录下来,未免有些辜负上天的厚待了。

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①,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②,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③矣。

【注释】

①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诗经的第一篇是《关雎》,所以本书把闺房之乐放在第一卷。

②稍识之无:据说白居易在六七个月的时候就认识了“之”字和“无”字,所以用“稍识之无”来表示识字不多。

③责明于垢鉴:想要从满是污垢的镜子上找到明净之处。鉴,镜子。

【译文】

因为想着《关雎》在《诗三百》中名列第一,所以我想把记录夫妻生活的故事也放在第一卷,剩下的就按照顺序写了。惭愧的是我年少时曾经辍学,认识的字不多,所写的不过是记录真实的事情罢了。如果要从我这里考订文法,那就好比想要从满是污垢的镜子里寻出一点明净之处一样可笑(镜子污了就无法把人映照得清楚,喻义白废力气,徒劳无功)。

余幼聘①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②,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③。芸既长,娴④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注释】

①聘:对……下聘,在这里是指定亲。  ②怙:依靠,在这里指的是父亲。

③家徒壁立:家徒四壁,家里穷得只有四面墙壁了,形容十分贫穷困苦。

④娴:娴熟,精通。

【译文】

我小的时候跟金沙的于氏定了亲,但是她八岁时就夭折了,所以我后来娶了陈氏。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的女儿,生得十分聪慧。小时候家里人教她学说话,她听人念了一遍《琵琶行》就会背诵了。芸四岁的时候,舅舅去世了,家中亲人只剩下舅母金氏、弟弟陈克昌两个至亲,家中一贫如洗。等到芸长大了,她十分擅长女红,家里的三口人都靠着她做针线活赚的钱过日子。克昌上学以后,学费从来没有短过。有一天,芸从书中看到《琵琶行》,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就这样开始学习认文。在刺绣闲暇的时候,她开始学习写诗,还写出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①,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②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③,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注释】

①归宁:古代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②窃:私底下,暗地里。

③释:释怀,放下。

【译文】

我十三岁时跟着母亲一起回外婆家,见到了芸,我们之间没有秘密,所以我得以拜读她写的诗篇,虽然感叹其文思优美,私底下却担心她福气太浅。我对芸的思念无法释怀,就对母亲说:“如果您要为我选媳妇的话,我非淑姊(即芸)不娶。”幸而母亲也喜爱她温柔和善,随即摘下金戒指作为我俩定亲的信物。这一天是乾隆乙未年(1775)七月十六日。

是年①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龄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②。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③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④,此已伏矣。

【注释】

①是年:这一年。

②消:通“销”。

③敲:指“推敲”,古人写诗的常用手段。

④夭寿之机:这里是指寿命不长的征兆。

【译文】  这一年的冬天,适逢芸的堂姐出嫁,我又跟着母亲前往。芸跟我同龄,只不过年长我十个月,自幼我们就以姐弟相称,所以我仍旧称她作芸姐。当时我看到满屋子的人都穿得十分光鲜,唯独芸身着素淡,只搭配了一双新鞋。鞋上的刺绣十分精美巧妙,我问了之后才知道是她自己做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她的聪慧不仅限于文思。她肩膀很窄,长长的颈子,身子瘦削却并非瘦骨嶙嶙之态,弯弯的眉毛,眼眸秀美,姿态万千,神采飞扬,只有两颗门牙微微露出,是唯一的缺点。芸的美自有一种缠绵之态,让人销魂。我要来她的诗稿翻阅,有的只有一联,有的有三四句,很多都是没有写完的。问她原因,她笑着回答:“这都是没有老师指导的作品,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可以作为老师,最终为我定稿。”我玩笑似的在她的作品上写下“锦囊佳句”,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她早夭的征兆。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①,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②老仆先归。

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③人笑也。

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④,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合卺⑤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谓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

【注释】

①漏三下:形容夜很深的样子。漏,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

②挈:通“携”,带着。

③贻:被。

④花烛之夕:作者与陈芸成亲的晚上。

⑤合卺(jǐn):卺,古代结婚时用来饮酒的瓢,所以结婚在古代也称为“合卺”。P2-6

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序言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小说。沈复是苏州人,字三白,生于1763年,做过幕僚,也经过商。他的《浮生六记》包含六卷,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其中前四卷广为人知,后两卷遗失,人们至今仍在不断地搜寻之中。

《浮生六记》的第一卷《闺房记乐》是描述沈复和妻子芸的感情生活的故事,作者笔下的芸贤惠可爱,词句之问流露着浓浓的眷恋之意,与古人含蓄内敛的描写风格完全不同。而第三卷《坎坷记愁》主要记载的是作者自己对于家族亲人之间的隐痛,作者率真抗拒的态度跃然纸上,其在家族的荣光和张扬个性的挣扎都表达出来,对于后人认识传统的中式家族都有益处。沈复这六卷都描写精彩,体现本我的率真,所以令人读之有畅快风趣之感,没有丝毫累赘繁复或厌倦,这是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

《浮生六记》无论哪一卷都有一个追寻本我的想法,不随大流的思想,所有的文章抒情皆是出自沈复内心,不喜欢的直接描述自己的不喜,喜欢的也直接表达自己的欣赏喜爱之情。该书整体的风格随意洒脱,文笔构思又精巧别致,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刻意的感觉。

这本书由杨引传、俞平伯和林语堂等推广开来,甚至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俞平伯赞其文笔“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林语堂赞其妻芸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在沈复的笔下,芸和沈复一起经历困苦不如意、欺诲,却都保持着一颗恬淡的心。芸爱美,美丽的事物都欣赏痴狂,丝毫不觉得爱美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见到美丽的歌伎心生喜爱而想要丈夫迎娶,甚至在被他人争夺走之后还生气得病。观“花照”的时候,还会脱去罗裙着上男子的衣帽。这样不流于纷繁世俗的女子,只凭借单纯天真的心去喜欢自己喜欢的一切,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和追求本我的沈复相知无猜。看了他们的《闺房记乐》,才能体会到两人的深情眷恋吧。

这样简洁动人的故事、精致入微的文笔和率真朴素的抒情一起构造的《浮生六记》,值得让更多的人来品味、欣赏。

内容推荐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今唯有残稿四卷。“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该书以沈氏夫妇生活为主线,盈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时光,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沈氏夫妇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编辑推荐

林语堂深爱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赞美它写活了“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而鲁迅也说,书中沈妻芸娘乃是“中国第一美人”。本版《浮生六记》是精装典藏本,不仅收录传世的四卷,也将另两卷佚文一并收录,文体斐然、字句卓绝,是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收藏的首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沈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39373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2015267449
中图分类号 I26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5
17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