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执简驭繁: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逻辑和思维方法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人文与科学交叉融合的跨界之作。
内容推荐
本书采取了不同于以往从哲学角度出发来研究和理解系统观念的思路,选择了从自然科学的视角,通过复杂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认知和证明提出系统观念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全书大胆地运用跨学科研究,大量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语境和范式来解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系统观念,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式深化了对系统观念的认知性阐释,力图将人们理解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从以哲学方式入手转移到复杂系统科学中,进而能够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具体的自然科学现象来理解和阐释什么是系统观念以及为什么要坚持系统观念。全书大量运用了系统动力学、分形几何、规模法则等自然科学专业性概念,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的角度创新性地与系统观念的方法论进行了融合,并耐心地通过将这些专业性概念系统化地集成在一起,使读者能够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下反复观察系统观念背后的科学逻辑的同时洞察到坚持系统观念本身的科学性,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认识历史发展逻辑、把握治国理政规律,做到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目录
引\t言\t1

第一章\t复杂:万物普遍联系的作用机制\t
19
一、主体聚集:复杂系统构成单元的行为逻辑\t22
二、标识:主体聚集分类的引导机制\t25
三、非线性:主体之间复杂关系的数学描述\t27
四、流: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介质\t31
五、多样性:系统生态建构的基础条件\t34
六、内部模型:系统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认知框架\t37
七、积木:系统内部模型的变形组合\t42

第二章\t关楗:四两拨千斤的杠杆点\t
47
一、存量— 流量的数值与结构\t50
二、存量— 流量控制的缓冲器与稳定器\t54
三、联通存量与流量的反馈回路\t57
四、系统从输入到输出的时间延迟\t63
五、目标是一个有效的指挥棒\t69

第三章\t反馈:系统内外交互影响的路径\t
75
一、增长极限:增强回路作用受限\t78
\t
1

执简御繁: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逻辑与思维方法
Simplicity Strategies for Complexity Management
二、公地悲剧:局部与整体的反馈关联较弱\t82
三、竞争升级:两个调节回路的存量博弈\t86
四、富者愈富:增强回路之间存在竞争排斥\t89
五、政策阻力:目标相异的调节回路彼此掣肘\t93
六、规避规则:绕开调节回路的指向\t96
七、目标侵蚀:因状态感知出现偏差而致\t99
八、饮鸩止渴:调节回路效能渐趋衰弱\t101
第四章\t演化: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t107
一、蝴蝶效应反映了演化的复杂性\t109
二、混沌:演化过程的状态刻画\t116
三、从分形几何看系统演化的过程特点\t126
四、混沌世界里的复杂有序\t135
第五章\t秩序: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t141
一、秩序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t143
二、秩序是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t146
三、秩序不等于一成不变的稳态\t150
四、秩序在系统开放条件下可进化\t157
五、秩序在自组织过程中连续更迭\t167
第六章\t循环:系统如何向更高层次进化\t171
一、循环是系统结构的耦合方式\t174
二、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进化\t177
三、一旦建立就永远存在下去的选择\t182
四、信息是实现超循环的前提\t186
五、中医经络与脏腑的超循环结构\t191
2

目 录




六、循环理论蕴含的哲学思想\t197

第七章\t周期:系统重复出现的行为状态\t
203
一、从经济波动看周期的系统动力学\t206
二、较长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形态\t210
三、较短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形态\t214
四、主体之间非线性作用生成的群动效应\t220
五、主体与组群构成的互动元体模型\t223
六、应对周期波动需要科学规划\t227

第八章\t协同:系统组分之间怎样融合\t
233
一、晶体与激光:由序参量主导的协同\t236
二、黏菌和水螅:基于信息交互的协同行为\t244
三、共生:竞争环境演化出的协同\t248
四、涨落:酝酿协同的动力源\t251
五、社会系统中的协同作用\t257

第九章\t信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t
263
一、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辨析度\t265
二、通信过程与信息的动态属性\t271
三、高效可靠通信的基本方法\t275
四、信息在系统自组织中的作用\t281
五、信息流动是系统活力的源泉\t287

第十章\t网络:复杂系统的典型结构\t
293
一、网络由节点及其连线构成\t295
二、大千世界比我们想象的小\t30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执简驭繁: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逻辑和思维方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浩然,胡建涛,张冠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75365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52000
出版时间 2024-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9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