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莎士比亚故事集》译自兰姆所改写的Tales from Shakespeare。本系列丛书内容丰富多元,除故事英汉对照外,并包括<推荐序>、<莎士比亚简介>、<编撰简介>、<导读>及<练习>等等,详列中英文注释、音标,并附有精美插图,是最佳的英语学习读物。
原书共收录20则莎士比亚的故事,本书系撷取其中16则,共分16册。
本书另一亮点是附赠的音乐效果原声CD,经过台湾美语专家的经典诠释,让你有穿越时空隧道,与莎翁共享剧作之感。
图书 | 冬天的故事(附光盘)/莎士比亚故事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丛书《莎士比亚故事集》译自兰姆所改写的Tales from Shakespeare。本系列丛书内容丰富多元,除故事英汉对照外,并包括<推荐序>、<莎士比亚简介>、<编撰简介>、<导读>及<练习>等等,详列中英文注释、音标,并附有精美插图,是最佳的英语学习读物。 原书共收录20则莎士比亚的故事,本书系撷取其中16则,共分16册。 本书另一亮点是附赠的音乐效果原声CD,经过台湾美语专家的经典诠释,让你有穿越时空隧道,与莎翁共享剧作之感。 内容推荐 《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亚全集初版第一对开本的最后一出喜剧。本剧一般被视为“浪漫剧”(romance),除爱情故事外,并有热闹的节庆气氛,充满通俗的欢乐成分,往往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演出效果。 全剧可以依时空划分为两大段,前半段讲述国王雷提斯因嫉妒而酿成悲剧。雷提斯内心的复杂纠葛,几乎可与莎翁的悲剧角色相提并论。后半段的故事发生于十六年之后,雷提斯遗失的女儿初长成,在因缘际会下,最后回到雷提斯的宫廷,终将一场悲剧化成喜剧收场。 本剧触及了自然天性(nature)与人为教养(nurture)的主题。现代的批评焦点则常放在本剧的象征性上,甚至倾向于将此剧视为寓言。另外,剧中人犯下大错后获得宽恕的架构,也使得许多人认为本剧带有基督教的训示意味。 目录 推荐序 莎士比亚简介 编撰简介 导读 The Winter'S Tale Quotable Quotes Exercises Answers to the Exercises 冬天的故事 试读章节 “啊!陛下!那不成啊!”宝琳娜说:“雕像嘴唇上的红漆还没干呢,您的唇会沾上油彩的。我可以把帷幕放下了吗?” “不行,二十年之内都不准放下。”雷提斯说。 始终跪在一旁的蓓儿,静静仰望着完美无瑕的母亲雕像。她说:“我也可以在这里待上二十年,一直望着我亲爱的母亲。” “你们两个都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宝琳娜对雷提斯说:“让我把帷幕放下吧,免得您还会更吃惊!我真的可以叫雕像移动,叫它从座台上走下来,牵您的手。不过您一定会以为是什么妖术在帮我,我先声明我可没有。” 国王惊讶地说:“不管你叫它做什么,我都很想看。如果你让她说话,我也都很想听。你要是能让她动,也就能让她讲话吧。” 宝琳娜命人奏起预先就准备好的庄严慢乐。只但见众人惊讶不已,因为雕像竟从座台上走了下来。它用手臂搂住雷提斯的脖子,并说话来为丈夫和刚刚找回的孩子蓓儿祈愿祝福。 难怪雕像会搂着雷提斯的脖子,会保佑丈夫和孩子。也难怪呀,因为这座雕像就是荷麦妮本人,是如假包换、活生生的皇后。 宝琳娜向国王谎报荷麦妮的死讯,是因为心想只有这个办法可以保住皇后的性命。此后,荷麦妮就住在好心的宝琳娜那里。要不是听说已经找到蓓儿,荷麦妮也不会让雷提斯知道她还活着。虽然她早就原谅雷提斯给她的伤害,却无法原谅他那样狠心对待襁褓中的女儿。 死去的皇后复活,被弃的女儿寻回,悲伤已久的雷提斯欣喜欲狂。 各方无不捎来祝贺和热切的问候。这对父母开心地感谢弗罗瑞王子对女儿的爱,她一度只是出身卑微的女孩。他们也祝福好心的老牧羊人,他搭救抚养了他们的孩子。卡密罗和宝琳娜也好不欢喜,可以亲眼看到自己的尽忠效力得到了这样的好结局。 这时,像是为了使这奇异意外的喜悦更加圆满似的,波利兹国王也来到了皇宫。 卡密罗早渴望归乡,当初儿子和卡密罗失踪时,波利兹就料想可以在西西里找到这两人。他全速追赶两人,刚好在这雷提斯一生最快乐的时刻里赶到。 波利兹与大家同乐,他原谅好友雷提斯对他乱吃飞醋,两人再度重修旧好,就像小时候那样相亲相爱。现在再也不用担心波利兹会反对儿子娶蓓儿了,蓓儿也不再是什么羊钩子,而是西西里的皇位继承人了。 我们看到具有坚忍德性的荷麦妮,长年受苦之后终于得到报偿。这个完美的女性和雷提斯及蓓儿一起过了好些年,这下她可是最幸福的母亲和皇后了。 P127-129 序言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戏剧是西方文学的瑰宝。同一时期的英国著名文人班·强生(Ben Johnson)就曾赞美莎翁: 胜利,我的不列颠,你有一位 让全欧洲俯首敬拜的人。 他不属于一个世纪,而是永恒。 Triumph,my Britain,thou has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but for all time! 虽然我们对莎翁生平能确实掌握的不多,但这四百年来却也证明莎翁名剧魅力锐不可当。他的剧作不但拥有广大的读者,还不断地被搬上舞台及银幕。 综观莎士比亚戏剧伟大之处,可由四个层面来探讨:主题、剧情、人物及语言。莎翁作品的主题都在探讨人性。举凡悲剧及历史剧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喜剧作品中的人性光明面或可笑处都剖析在我们眼前。这些虽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莎翁却像阅尽人间冷暖似的,道尽人性的自私、阴险、野心、毅力、亲情、爱情等。莎翁38部剧作中涉及层面涵盖政治、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性、身体、家庭、医学、法律、历史、军事、战争、神话、巫术等,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莎翁对人性研究透澈也反映在他深谙观众喜好上。投观众所好,他在剧情安排上,常选择吸引观众的结构。例如,在许多悲剧作品中,他沿用希腊悲剧英雄失败的命运模式,来博取观众的叹息、怜悯及尊敬;在诸多喜剧中,他则安排一个接着一个的惊奇(surprise),虽然喜剧中充满不少不合理之处,但就是这些安排使我们大笑愉悦。本来莎翁名剧因其人性探讨及丰富题材,已使他的作品成为“人(性)的百科全书”,现在再加上引人入胜的剧情,更增加其超越时空的可看性。 在戏剧里多层面人性探讨的实际化身,即众多生动的人物。忧郁多虑的哈姆雷特、野心勃勃的麦克白、令人惋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泼妇凯瑟琳(Katherine)、慧黠的鲍希雅(Portia),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他们个个性格鲜明,无论在纸上或舞台上都令我们印象深刻。然而,让这些人永垂不朽的却是莎翁所赋予他们的语言。莎翁文字的洗炼无人能出其右。例如,前所提及的忧郁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四百年来屡获批评家及读者青睐,除了他本身原有之性格,另外他犀利的对白及独白更使他永垂青史。他的短语如“To be,or not to be,that isthe question”及“Frailty,thy name is woman”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 莎翁的长篇独白更将人物活生生地刻画在我们眼前。四百年前尚无心理分析理论,但借由他的语言,莎士比亚带领读者直人那不可测的心灵深处,透视他的人物。 除此之外,莎翁的双关语俏皮又似是而非,他的意象及譬喻新颖而富创造力,他对人生的咏叹深遂而富哲理,他戏剧中的语言文字使英国文学和英语语言都活了起来。 璀璨如莎翁名剧亦不免有瑕疵及美中不足处。首先是莎翁戏剧作品数量庞大。38部长篇巨著,除少数耳熟能详之剧目,常令读者在有限时间里不知应先选择哪几出来欣赏。第二是因年代差距及其当时文学环境影响,莎翁戏剧的语言有不少对现代英语读者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对中国读者来说更是艰涩。第三则是剧情的繁杂,人物的众多,亦容易使读者无法立即掌握名著精髓。 寂天出版社所出版之《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对台湾读者而言,实在是一大福音。就庞大的剧目而言,这套丛书已将38出筛选减至16出。其中包括众人皆知的悲剧5出(《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瑟罗》及《罗密欧与朱丽叶》);浪漫剧2出(《暴风雨》及《冬天的故事》);其余9出均为喜剧。虽无法完全阅读莎翁戏剧,这16出精选出来的剧码却能让我们一窥堂奥。 本丛书第二个优点是它采用兰姆(CharlesLamb,1775—1834)的改写版本《莎士比亚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原来兰姆的版本即是针对英国的儿童所写的,因此,艰难的语言及复杂的情节都变得简单多了。这对一般台湾的读者来说是十分适合的。除此,台湾的读者还可学到简单但精湛的散文,因为兰姆本身也是英国文学浪漫时期最优秀的三位散文家之一。他的抒情文及评论文读来平易近人又不失优雅。在1807年改写版问世后,英美学童对莎翁戏剧接触,亦多从兰姆版本入门。 同时,寂天出版的《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又将兰姆版中19世纪时期的英语词汇予以标出解释,适度调整段落,并保留原用法、语法、标点符号,以符合现代情况及国内英语学习者的需要。这对国内读者来说,真是十分方便。 这套丛书的第三个优点是它在编排上的精心设计。为了让读者能学到英文,欣赏文学典律,丛书的编辑组仿照国外文学名著参考书作法,增加中文的剧作家简介、兰姆版本的编撰简介及导读。 在<莎士比亚简介>中,读者可了解莎翁的家世概况,他受到古典或前辈之影响。他早期的童年及婚姻,在伦敦时演艺及创作事业、晚年退休生活,以及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在<编撰简介>中,读者可借此了解兰姆姐弟二人独特的生平及改写莎翁名剧的情况。 最能引领读者赏析莎翁作品的<导读>不但有简单的故事大纲、写作背景或题材来源的介绍,更有主题、人物、意象、写作技巧的评析。<导读>并将每一单独剧本与其它相关剧本比较,让莎翁剧本间脉络更紧密。同时还加上后世批评家对该剧的看法,使读者置身在四百年来的莎翁戏剧研究中。以《暴风雨》为例,读者不难发现其<导读>亦提到莎剧批评推陈出新,我们亦可用后殖民主义观点将《暴风雨》老戏新读一番。 因为剧本改写后的文本简单有趣,稍难之单词又有英汉意义注释,读者在阅读时会觉得读来十分顺畅。之后,亦可透过书中(Quotable Quotes>部分,进一步欣赏原文中隽永的对白,优美的词句。 本丛书的第四个优点即是接下来的<Exercises>。这其中包括读后问答题、词汇选择填充、同义词、人物选择问答、故事内容问答、阅读测验、问题讨论,及活动。对台湾的高中生、大学生的英文阅读、词汇的增进都非常有帮助。同时,也可在课堂上做英文的讨论及活动,作为英语口语或甚至写作的训练。 本书最后中文部分则可让无法完全了解剧情的读者,也能有机会尽其可能的欣赏莎翁舞台剧之美。 《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的编撰认真、负责、严谨。例如从其年代新近的参考书目及方便读者的网络资料来看,就可知其编撰的用心,另外再搭配英文版本的有声书,真是阅听者的福音。就现有英语书籍来看,《莎士比亚故事集》不但可让读者学习英文,还可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一举两得,非常值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冬天的故事(附光盘)/莎士比亚故事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莎士比亚 |
译者 | 陈敬旻//沈漠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50348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4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19.4:I |
丛书名 | |
印张 | 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