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陵/钟晶晶汉代历史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李陵特殊的经历使其成为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本书以娴熟的文学笔法重叙李陵的人生经历,它穿越史实,穿越李陵丰富的内心世界,直抵人性深处。重返(或体验)那一截历史中的人的灵魂世界。小说营造的心理和情节氛围令人手不释卷,荡气回肠,叹息不已。李陵作为史上最复杂的“叛徒”,正谓辛弃疾所词:”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内容推荐

李陵,汉代名将。李广之孙,英勇善骑射。李陵曾率步卒五千出击匈奴,被单于八万骑兵包围,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救兵不至,投降匈奴。司马迁为其”投降”行为辩护惨受宫刑;被匈奴长年流放的苏武与他有特别的友谊……

李陵特殊的经历使其成为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本书以娴熟的文学笔法重叙李陵的人生经历,它穿越史实,穿越李陵丰富的内心世界,直抵人性深处。小说营造的心理和情节氛围令人手不释卷,荡气回肠,叹息不已。李陵作为史上最复杂的”叛徒”,正谓辛弃疾所词:“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目录

第一章 绝地

第二章 井石

第三章 谜境

第四章 大漠

第八章 巫蛊

第九章 远方

尾声

试读章节

作为兴起于北方蒙古高原的一支游牧民族,匈奴与中原华夏各族的恩怨纠葛也许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一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那些在史书中频频出现的、由于好战而给中原许多政权造成动荡和麻烦的北方部族,如殷商时的“鬼方”,西周中期以后的“猃狁”,东周时的“戎”和“狄”,很可能和匈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匈奴”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当时的秦、赵、燕诸国在其北方边境先后修筑了长城,其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止这支游牧部族的入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那个“亡秦者胡”的谶语给他带来的某种不安(匈奴有“胡人”之称),曾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攻取河南(今宁夏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将匈奴的势力赶到了黄河以北,沿黄河置县三十四个,在河套设九原郡,并将秦赵燕等国各自修筑的长城联结起来,这条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长城,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

秦未大乱及其随后的楚汉战争给了匈奴一个机会。抓住这一机会并使匈奴真正成为一个军事大国的人是冒顿单于。据史书记载,在他统治时期匈奴的国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他趁中原大乱任何一个政权都无力北顾之际,东灭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并越过了秦始皇时期所修的沿河长城,重新占领秦将蒙恬所收复的黄河以南地区。此时的匈奴疆域,东自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并拥有一支达三十万人的能征善战的骑兵军队,成为刚刚建立的汉政府在北方最具威胁、最强有力的对手。

历史注定,汉朝政府(包括后来的东汉政府)在今后的近三百年间,必须花很大的力量与这个来自北方的强大对手周旋。

汉朝与匈奴的第一次交锋发生于高祖刘邦即位的第七年(公元前200年)。这一年,被大举人侵的匈奴军队包围的代王韩王信,由于刘邦的猜忌和责难,投降了匈奴,并引导匈奴大军占领了太原等地。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铜韆等地后,又想乘胜攻取冒顿驻在代谷附近的主力,不料却在乎城(今山西大同)的白登山陷入事先埋伏在那里的四十万匈奴骑兵的包围。整整七天七夜,刘邦与汉军主力失去联系,被围得水泄不通,弹尽粮绝,十分危急。最后,靠着谋臣陈平的建议,用重礼贿赂单于宠妃阏氏为之说情,加上原先与单于约定的汉军叛将失约,单于起了疑虑,才答应放刘邦一条生路。

在那个大雾弥漫的冬天的早晨,刘邦在两名剑拔弩张的勇士的护卫下走出白登山的重围时,心中的惶恐可想而知。这位曾腰斩白蛇平定天下的一代天子竟然忍不住要撒腿狂逃,还是他手下的一个名叫滕公的太仆劝阻了他。

之后是近七十年的和亲阶段。刘邦在那个屈辱的平城之晨很快领悟了一个事实:经过多年的战乱之后,中原已元气大伤,以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央政府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当时国內诸侯割据、政局不稳的状况,汉朝似乎不是匈奴的对手。他采纳了当时的主和派大臣娄敬的建议,把汉帝室的公主嫁给单子,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的金银、丝织品、粮食、酒等丰厚礼物,以换取匈奴不进攻的承诺。这一政策建立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推理上:如果汉朝天子把公主嫁给了匈奴单于,单于就成了汉天子的女婿,女婿是不会打丈人的;单于死了,他的儿子就是汉天子的外孙,外孙打外祖父更是有悖天伦,因此,与匈奴和亲无疑可使匈奴“不战而臣”。不管这一推理具有多少合理性,建立在这一推理上的政策都被采纳了,并被刘邦以后的几届统治者所延续下来,包括刘邦的妻子吕后,以及随后的文帝、景帝。

和亲政策不能说没有效果。匈奴在边境地区的劫掠时有发生,但除了文帝年间有一次小规模的出击外,双方没有大的战事。文帝时期朝廷曾先后与冒顿及其继任者老上单于通书和亲,约定:以汉塞为界,匈奴不入塞,汉不出塞,犯令者杀之。并开通了“关市”,使双方在边境地区得以贸易往来。当然,这种建立在忍让基础上的和亲政策必然伴随着某种屈辱,比如,虽有和亲之约,但匈奴骑兵仍偶尔侵入边塞地区掠夺财物甚至杀戮百姓;又比如,冒顿单于在得知刘邦去世只剩下吕后一人独自主政时,就给吕后去信说:陛下现在寡居,而我也在独居,两位君主都不快乐,无以自娱。我愿以我所有来换取你所无(意谓同居)。据说这封信差点儿导致汉政府对匈奴的开战,但深谋远虑的大臣们阻止了可能的报复行动。陈平说:匈奴是野蛮人,等于禽兽。他们恭敬我们也算不得光荣,骂我们也算不得耻辱,你就把这封信当驴鸣狗吠好了。正忙于与自己的儿孙们争夺权力的吕后自然无暇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野蛮“女婿”较真,她给冒顿回信道:我年老色衰,发齿尽落,走路都不稳,陛下所听到的那些误传,并不能伤害我自己。我和我的国家都没有罪过,希望能够得到宽赦!同时,又送了大量的礼物,终于打消了女婿想要探望岳母的念头。

情况到了武帝时代有了变化。公元前140年,景帝死,他的儿子刘彻即位。这位天子无论其性情才干还是国力背景都与他的前辈截然不同。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使诸侯割据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中央集权得以巩固,同时,在前辈们小心翼翼地操持维护下,汉初有了近七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强盛的国力,使他有了与匈奴清算老账的能力。在《汉书》中有一个被后人反复引用的段落形容了武帝初年的富庶状况:“……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雄心勃勃的青年天子把汉初七十年积累的国力搭在了手中的那柄复仇之箭上,时刻准备着给对手致命的一击。他所要等待的,无非是一个借口,一个时机。

这个时机在他二十三岁那年,即他即位的第六年,似乎来到了。地处北境的雁门郡马邑县一名叫聂壹的富豪,通过当时负责匈奴事务的大行令王恢向武帝建议,利用匈奴当时与汉朝处于和亲而不太提防的状态,用一些好处诱其深入,设伏袭击。武帝立即召大臣们廷议。尽管先帝的主和政策在大臣中仍然占据上风,但青年天子仿佛更倾向于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他决定冒破坏和约的风险首先开战。

一个严密的作战计划被制定和执行了。按照这一计划,聂壹利用平时和匈奴做生意的关系谒见了当时执政的匈奴军臣单于,说他可以在预定的日期杀死马邑的县令,把这座北部要塞献给匈奴,并同其约定了接收县城的日期。与此同时,汉政府在马邑城附近山谷埋伏了三十万士兵,打算等匈奴进入边塞时发动进攻。到了约定日期,聂壹故意把几个被杀死的死囚的头悬挂在马邑城上,表示他已将县令等杀死;同时又在马邑北面散布一些畜群,引诱匈奴掠夺。

一切几乎是无懈可击的。但当军臣单于率领十万骑兵如期向马邑推进时,那些散布在田野中无人看守的畜群却引起了他的怀疑;再往前进,正巧遇见一个奉命巡视的汉军尉正躲在瞭望哨中,军臣立即下令将军尉捕获。投降的军尉将全部作战计划招供出来,军臣大惊,急忙退却。遗憾的是在廷议中主战最力的王恢此时也失去了决断,本来就迟疑的各将领们更是未敢出击,于是眼看着军臣的十万大军全师返回,未损一兵一卒。

时过七十多年,汉政府再一次在对匈奴作战中无功而返,青年天子的恼怒可想而知。他怒责王恢,将其下狱,王恢于狱中自杀。

马邑之战的诱敌计划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长达七十年的汉匈和亲结束,从此,汉匈进入交战状态。P5-7

书评(媒体评论)

钟晶晶的《李陵》使我对历史小说有了一种特殊的尊敬。

——李一航《幸亏只有一个李陵》

钟晶晶的特殊力量在于,她证明我们犬儒式的精神状态来源于旧日的罪——一种弒逆;来源于对自身之罪的恐惧和刻意遗忘。

——李敬泽

她的小说更多地揭示了人的意识深层,蕴涵着较之故事的表层意义更为内在的价值,因此而独异于目前流行的、展露“女性欲望”和“私人生活”的那类作品。

——刘锡诚《艺术的独行者》

如果隐去署名来读钟晶晶的作品,你很难感觉到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一位女性。她的作品,直面现实之凛然,状写人生之惨烈,都让人为之惊叹;而那种大开大阖的叙事,如泣如诉的写法,又引人为之扼腕。放眼当下的文坛,如此这般“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小说,真是凤毛麟角。仅此,钟晶晶就把自己有力地凸现了出来。

——白烨(“美’从“悲”来)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不过,与其说是接近历史,实际上还不如说是重返(或体验)那一截历史中的人的灵魂世界。一旦当我们进入这些小说人物的情感领域,以及那种作为人的个性历程时,历史也就被显影了,至少是在各不相同的“人的过程”之中,让我们感觉到了历史的本相,特别是其中的沉重与荒诞。

——周政保《恍若隔世的历史记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陵/钟晶晶汉代历史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晶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2048
开本 其他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29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23:10